
作为文本的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
作者:张颖
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7期
摘要:巴赫金讲到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时,强调可用文本一言以蔽之,意谓学术研究就是同文本打交道。语言文化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研究的基本单位就是处于对话关系之中的文本。人、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文本)、民族文化语义构成三位一体的对话空间,阐释的过程即是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作为文本的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扮演着对话媒介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文本;对话性
巴赫金通过对人的存在问题的思考,认为人类对自身存在的认识是在无限延绵的对话语境中不断深化的。对话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语言就是对话的中介,是认识世界,乃至真理的中介单位。语言是民族的灵魂,语言是人类的存在。文化首先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真正现实,语言将人类引领到文化中。“对话”被看做是开启新的人文科学方法论的钥匙。对话是表现的和说话的存在,即人的现实存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在本质上又是一种语
言学理论,这是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的超语言学理论。在巴赫金的所有著述里,语言是使人成为人的关键。
一、语言文化学的文本对话性
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作为语言与文化的两面实体,既不是单一的语言单位,也不是单一的文化单位,而是一种语言文化单位,具有语言与文化双重性质,是阐释(对话)的中介单位,是语言事实和文化现实之间的媒介。语言文化学研究秉持对话的思维,将语言文化各层级的基本单位视为对话媒介,挖掘潜藏的民族文化语义。我们以作为文本的语言文化表意单位为中介,以对话的思维形成创造性的、开放的阐释空间,在对话的接触点上产生新意。“每一个语言文化学表意单位都是一个文本,一个符号,它的使命就在于揭示深藏在文本内部或语义结构深层的作为知识存在的意义世界。”(彭文钊,2011)
语言文化学实质上就是对文本的分析、理解与阐释的过程,各个层级的语言文化学基本单位(如先例現象、语言文化单位、语言信息单位等)就是在对话中对语言的某种理解过程,目的都是对民族文化语义做出阐释,而这种理解与阐释就是解释者以文本为媒介与历史和现实进行对话,由此形成开放的、多义的、创造性的空间。语言与文化研究者正是
从基本单位入手,以基本单位这一文本为媒介与过去的和现在的历史文化知识实现时空对话,由此达到对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人类精神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