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性理论作为人类哲学认识论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对美学、文学、媒介学、传播学、文化研究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主体间性是间性理论的重要基础,打破传统的主-客思维,
建立主-主思维,发现了主体在生成自我的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奥秘。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繁复多样,在开放交流谋发展的迫切要求下,间性理论所倡导的包容、平等、对话原则顺应时代潮流,为文化交流、媒介发展提供
2020年第1期(第4卷)批评理论No.12020(Vol.4)
内容提要: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下,
各国家、地区、民族,甚至个人都处在自我和他者的互动关系网中,间性理论描述并且推动各类互动关系网的状态和形成。中国作为活跃于国际交流中的发展中大国,为间性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中国语境。2019年12月23日,
由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高原学科和上海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
“中国与世界再阐释:间性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1位学者,
从间性的关键问题、西方理论中的间性问题、间性理论的中国话语三个方面展开学术对话与交流。DOI:
10.12184/wsppp/WSP2515-527X11.20200401
赵梦瑶(中国,1995-),上海大学文学
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中国与世界再阐释
赵梦瑶
·会议综述·
133··
All Rights Rerved.
了切实可行的理论立场和方法论指导。
2019年12月23日,由上海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高原学科和上海大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与世界再阐释:间性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顺利召开。此次工作坊邀请到了国内外的11位学者,从间性理论的关键问题、西方理论中的间性问题、间性理论的中国话语三个方面展
开学术对话与交流。
“间性”一词原本是生物学层面上的用法,在人文学科领域有了更加活跃的学术生命力。胡塞尔、巴赫金、拉康、萨特、哈贝马斯等理论家都曾关注过间性理论,并作出相应论述,其中主体间性作为间性理论的主要内容被重点关注。
(一)全球化的间性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谈到,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又一个轮回中,对话开始上升为政治、哲学、社会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这是间性理论兴起的现实基础。他简单梳理了对话理论发展的脉络,从谈论马丁·布伯的我你和我他关系开始,此后开始研讨海德格尔、哈贝马斯,到20世纪90年代谈论最多的是巴赫金。这个时期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话主义,解决冷战结束后的意识形态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对话开始上升为主义。
金元浦提到,当对话作为最主要的目标时,其要求的基础实际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作为整个理论的基础,即主主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主体间性,这种关系可以延伸至学科之间、共同体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由此产生了以平等、交流、对话、沟通的学科间性、共同体间性、国家间性、民族间性。主客关系认识论从西方传到中国后一直被认为是普遍的、规定的、科学的,因此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主主关系。现在我们看到,要解决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型关系,主主关系是实现平等、对话、交流的重要线索。引申到文学领域就是不简单将作品作为客体,而是将其作为双向、多向互动的结果。互联网时代的当下社会,多主体之间有着频繁、自由的交往,各种电商平台、社交软件使得社会关系由从前的固化转为多样化。
批评理论·会议综述
134
··
All Rights Rerved.
赵梦瑶:中国与世界再阐释
金元浦提到,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有两种内涵。一是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在全世界范围
内推广西方中心主义的观念、思路、经济等,表
现为全球本土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麦当劳,结合全世界各国本土的特点而
形成,这也是后殖民时代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二是中国积极参与进去的全
球化,大力倡导由发展中国家倡导的本土全球化发展方式,使得每个参与国
家和地区都实现利益最大化,实现本土全球化。他提出,未来的发展模式不
是摒弃哪一种,而是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二者之间的互动,使得两种模
式之间的间性发挥了重大作用,实现世界的和平对话、沟通交流。最后,金元
浦补充到,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要面临的是建立人类文明共同体,冷战时期
的意识形态斗争不适于现在,应开始更多转向文化层面上更为宽泛的交流、
对抗。
(二)外在性视域下的间性
理论的发展需要不断延伸至当下,解决新的问题。间性理论在适应世界发展过程中也要经历革新和扩充,此次工作坊发言的学者致力于在现有的
All Rights Rerved.
丰富的理论资源的基础上,让间性理论迸发出更大的学术生命力。
四川大学金惠敏教授提出“间在”这一新概念作为间性理论的重要补充。他从英国文化研究入手谈如何发现问题,迄今为止的英国文化研究忽略
日常生活本身的构成问题,因此研究不够彻底,他写了一本有关英国文化的
书,对现有的思路进行了深入探索。将叔本华的话语理论和生活冲动论结合
起来,化解英国文化研究遇到日常生活的瓶颈,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透析影响
信息接收的各类原因。在这个思路当中已经看到了“间在”的影子。
金慧敏选择“外在性”作为他重点谈论的问题,也将其作为展开深入探讨的引子。众所周知,“外在性”在不同的场域有不同的意义,中国的一般看
法是,要研究一物必须要了解有关的另外一物,比如要研究中国哲学必精通
西方哲学。他重点谈论了朱利安的外在性思想,朱利安提出只有对人与物保
持距离,才能更容易发现二者,更清楚地展现二者。朱利安早年为研究古希
腊专门学习中文,形成间距,从而迂回地靠近,中国之于西方就是纯粹的外
在性,这也是朱利安选择中文这条途径接近古希腊的原因所在。
朱利安的研究思路展现出的是另外一种比较的维度,金惠敏指出,朱利安本身却又是反对差异的,这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金慧敏从两个方面进行
了解读:一是差异之上存在的可比较性,即同一性;二是文化交流所依赖的
135
··
批评理论·会议综述
交往理性。从第一个层面上讲,差异是没有可生产性的,朱利安在研究老子、
庄子的思想时发现差异是一种概念,在《道德经》等传统著作中提纲挈领的
观点并不能将更多的内容引申出来。从第二个层面上来看,在交往理性的基
础上,胡塞尔提出“根本就不存在对另一个人完全的认识,这另一个人来自
他的个人历史性,来自他的生物起源学方面的自身构成,这是我们不可能真
正完全揭示出来的”。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只有我思的对象,我反思到有一
个思考的自我,第二个层级的我才是自我。
最后,金慧敏还谈了胡塞尔关于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胡塞尔所提到的主体间性和朱利安提到的差异一样是概念性,两人都是在概念性的框架下讨
论问题,如果将现象学的思路纳入进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即间在的效果。
但“间在”和海德格尔所说的“共在”不是一个意思,“间在”是认识论和本体
论意义上的,“共在”是现象学意义上的。间性的讨论常常忽略对话的来源,
现象学提醒间性理论没有无根的对话,我们植根于自身和外在性,进而在意
识和交往理性中产生对话,这里也验证了哈贝马斯所说得没有纯粹的理性。All Rights Rerved.
(三)构成生成的“间托邦”空间
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的学者张先广针对间性理论的关键词和核心命题发言,他借用怀特海的说法对间性理论作出评价作为整个发言的导语:“间
性论应该是一种未来哲学,一种实践哲学,也是一种观念的探险。”他认为选
择用关键词作为载体讨论间性既是出于国内关键词研究热,也是出于其开
放性之于间性的契合。
首先,张先广在摩尔的乌托邦和福柯的异托邦之后提出“间托邦”概念,“间托邦”是个阈限空间,是生成发生于其中的空间。间性这个概念要在“间
托邦”中经历生成、演变、变异的过程,在这样生成的空间中做间性的探讨、
探索和冒险,从而形成一种开放性、发散性和多元性的研究。接下来,他从文
本间性角度展开探讨。文本间性内涵丰富,每个文本之外都有一个虚拟的文
本或是虚拟的二重体。阅读的过程就是创造虚拟文本,这与法国思想家
Michel de Certeau的“阅读即偷猎”思想是完全一致的。阅读的创造过程既有
可能发生在文本内部的间性空间,也有可能发生在社会、历史之间的界面
上,因此有两种间性空间。文本内部的间隙、跳跃、留白、省略以及歧义性和
不确定性越多,文本的虚拟二重体就越大,用麦克卢汉的术语来说,这是一
种“冷媒介”,能吸引读者的参与以及对文本的完成。每个文本背后都有一个136
··
隐匿文本,这个隐匿文本和最终文本之间存在间性,间性在象征、双关等手法中被制造。另外,他从下面几个角度谈了文本应具有的特质。如果从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分裂分析来看,一个文本要有化整为零和化零为整的双重性,这也是制造间性的活力因子。从降低语言冗余度的角度来看,像便笺或电报这种书写方式,是一种打破语言常规进行的文学创作,是对语言背后隐含的世界观或者意识形态的批判或者抵抗。最后,张先广谈了廓落的概念,此概念源自柏拉图的《蒂迈欧篇》,字面意思是容器、子宫,也被德勒兹引申为“膜”和“过滤网”。柏拉图和德勒兹都认为廓落是生成的场所,不同的是,柏拉
图认为生成有目的,最终要形成一种理想形式,德勒兹认为生成是一种体验,没有目的。如果将人的大脑当做一个廓落,大脑中神经元和功能区之间也存在间性,各部分之间有着普遍联系,在间性关系中产生情感、
思想等等。
从古至今,大到各国各民族,小到团体个人都面临与外界和他者的交往交流。在世界多极化繁荣发展
的当下,主体与外界的交往需求更大。因而,交流互通的立场、方式、技巧显得更为关键。间性理论的逻辑基础和哲学思路逐渐向各领域延伸,展现出活跃的学术生命力。
(一)哲学美学中的间性问题
同济大学教授王鸿生围绕主体性做了相关发言,他认为,间性作为一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已认识到的所有领域。间性表示一种有联结同时有距离,既聚合又有分别的关系状态。间性理论的问题意识来自胡塞尔试图解决的不同意识之间如何实现沟通的命题,发展到现在已经比较复杂了。面对当前研究现状,王鸿生提出两条思路,一是不放大间性谈论的范围,在叙事层面上研究;二是重新思考主体性。德里达、克里斯蒂娃都表示过主体性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接下来他对之前提出过的“关于主体料理的六点识别系统”做了简单论述。这个系统旨在考虑主体不对称前提下,对“弱主体性”给予理论描述。主体彼此平等的状态是间性关系中最为理想的一种,但通常情况下,主体之间存在各类不对称性。因此,要克服或减弱不对称性,就要想象或是重新塑造一种具有伦理性和弱主体性的新主体。六点识别系统分别是:第一是主体移心。主体必须从意识的自我中心位置移开,也就是说,伦理主体
赵梦瑶:中国与世界再阐释
137
··
All Rights R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