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旧曾谙:明清《江南春》唱和主题的形成与演变

更新时间:2023-06-01 06:25:28 阅读: 评论:0

风景旧曾谙:明清《江南春》
唱和主题的形成与演变
汤志波∗∗ʌ内容提要ɔ㊀明清百余人追和倪瓒‘江南春“,将原唱中的家国之怀变为闺愁情怨㊂从互文性视角探讨其成因可以看出,‘江南春“唱和中的模拟或暗合了前代诗歌相关意象的典故,如写春之 春草 与 浮萍 所指涉的 王孙 与 浪子 ,写江南之 横塘 与 西施 所象征的离别与爱情,等等,共同影响促成了其闺怨主旨㊂‘江南春“唱和以步韵为主,固定的韵脚形成了固定的词组,从而引申出特定的意象群,进一步促使‘江南春“主题趋同㊂但在 影响的焦虑 下,唱和者对词组㊁意象有意偏离㊁修正, 误读 下的主旨不再整齐划一㊂作为 强者诗人 代表的赵琦美连和百阕‘江南春“,既创造性地将部分‘江南春“变成咏史诗,又受前代诗人㊁当代唱和者甚至自己写作惯性的影响,最终未能摆脱闺怨主旨,显示出传统影响的深远㊂
ʌ关键词ɔ㊀‘江南春“㊀互文性㊀影响的焦虑㊀江南意象㊀闺怨
元末明初,倪瓒作‘江南春“三首,全录如下:
汀洲夜雨生芦笋,日出曈昽帘幕静㊂惊禽蹴破杏花烟,陌上东风吹鬓影㊂
远江摇曙剑光冷,辘轳水咽青苔井㊂落花飞燕触衣巾,沉香火微萦绿尘㊂
春风颠,春雨急,清泪泓泓江竹湿㊂落花辞枝悔何及,丝桐哀鸣乱朱碧㊂嗟我胡4
70㊀㊀㊀中国诗歌研究(第二十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沈周与吴中文坛研究 (项目编号:15CZW036)和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青年跨学科创新团队项目 多元视域下的江南文化研究 (项目编号:2018ECNU-QKT008)阶段性成果㊂∗∗汤志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文学㊂
为去乡邑,相如家徒四壁立㊂柳花入水化绿萍,风波浩荡心怔营㊂①
这是典型的江南暮春之景,辘轳青井,落红满地,诗中既有青春已逝㊁去国怀远的感伤,也有抛家舍业㊁孤独落魄的惆怅㊂明弘治年间沈周㊁祝允明等人陆续步韵追和,至嘉靖年间文徵明㊁仇英㊁文嘉等又为之补‘江南春图“并引发群体唱和,遂为文坛盛事,至清末已有百余人参与㊂‘江南春“采用先写景后抒情的结构模式,借江南之春景抒发感慨,或历史兴亡,人事沧桑;或红颜易老,远人未归㊂袁袠‘江南春词序“已指出: 我吴先辈,追和厥词:或述宴游,或标风壤;或抒己志,或赋闺情㊂ 前两者即是写景,后两者则为抒情㊂具体来说, 述宴游 是书春景,多 赋闺情 ;而 标风壤 是写江南,易 抒己志 ㊂但文学史传统下的 江南 意象已多与女性尤其是爱情联系起来,加之步韵
唱和中的韵脚更易与春景搭配,所以 赋闺情 成为主流,‘江南春“也演变成为闺怨主题的唱和㊂一 模拟或暗合:《江南春》意象选择与主旨形成
有学者指出,互文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文本特征,也是古典诗歌作品最普遍的现象㊂互文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种,即 有心而相仿 的模拟与 无心而同思 的暗合②㊂‘江南春“在字词㊁意象㊁典故上同样存在对前代作品的模拟或暗合,如倪瓒 春风颠,春雨急 或是化用杜甫‘偪仄行“ 晓来急雨春风颠 ③,唐寅 江南山郭朝晖静 出自杜甫‘秋兴“ 千家山郭静朝晖 ④,文彭 手搓梅子中门立 借鉴了韩偓‘偶见“ 手搓梅子映中门 ⑤,黄姬水 柳条处处变鸣禽 显然源自谢灵运‘登池上楼“ 园柳变鸣
570风景旧曾谙:明清《江南春》唱和主题的形成与演变
②③④⑤(元)倪瓒等撰,汤志波校笺‘江南春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第1页㊂本文所引‘江南春“及相关
序跋均出于此,以下不再注明出处㊂参见蒋寅‘拟与避:古典诗歌文本的互文性问题“,‘文史哲“2012年第1期;焦亚东‘中国古典诗歌的互文性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9,第54页㊂ 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也译作 文本间性 ,由克里斯蒂娃在‘词语㊁对话和小说“一文中
提出: 任何文本的建构都是引言的镶嵌组合,任何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㊂  法 朱莉娅㊃克里斯蒂娃:‘词语㊁对话和小说“,祝克懿㊁黄姝锦译,‘当代修辞学“2012年第4期㊂互文性理论自产生至今不断被阐释,文学研究中更多使用狭义的互文性概念,即一个文学文本与其他文学文本之间可以论证的相互指涉关系,即通过引用㊁借用㊁拼贴㊁组合㊁仿写等借鉴㊁模仿甚至剽窃的手法所确立的或通过活动的记忆与联想所确认的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属性㊂
(唐)杜甫撰,萧涤非等校注‘杜甫全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第1095页㊂(唐)杜甫撰,萧涤非等校注‘杜甫全集校注“,第3789页㊂
(唐)韩偓撰,吴在庆校注‘韩偓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15,第843页㊂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6:25: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719281812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风景旧曾谙:明清《江南春》唱和主题的形成与演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风景旧曾谙:明清《江南春》唱和主题的形成与演变.pdf

标签:江南春   文本   江南   唱和   诗歌   互文性   意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