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中的互文性研究
作者:郑媛方
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4期
摘 要:“互文性”狭义上是指文学上某个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互动关系,而在广义下的“互文性”是在文化大语境下所有文本的相互联系。绘画中也存在互文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的诗画交融与现代中国画中的“戏仿”现象出发,研究绘画中的互文性。
关键词:中国画;互文性;诗画交融;戏仿
一、 互文性的概念
“互文性”最早是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她所著的《符号学》中提出,她认为各个文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也称“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互文性”在我国文学中称“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简而言之,这种修辞形式是前后两句或一句中不同部分,看似说着不同事,实际上却是相互呼应补充,如《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互文性并不仅仅在文学中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不同艺术种类也有互文性,如诗画交融,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借鉴等。
二、 传统中国画中的互文艺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六朝时期诗与画便有了相互联系,两者相辅相成。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在绘事后谈及诗歌与绘画时,并没有将两者做比较,而是放在一起说明,至此诗画关系开始被探究。经王充、张彦远等人的探究,到苏轼才真正开始了解诗与画的关系。而真正意义上的诗画交融,萌芽于汉代之后,人类觉醒与思想解放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后人皆认为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只有在那个自由的时期,画与诗才能脱离政治约束,得到真正的发展①。这个时期的画中已经出现了五言诗,但是诗与画的关系仅仅只是对对方的一种补充,没有做到真正的一体化。到唐朝时,这一形式开始流行开来,诗画也愈来愈丰富,整体境界有所上升。而到宋朝,诗画交融出现了一个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