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中的互文性研究

更新时间:2023-06-01 06:17:22 阅读: 评论:0

中国画中的互文性研究
作者:郑媛方
来源:《山东青年》2020年第04期
        摘 要:“互文性”狭义上是指文学上某个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互动关系,而在广义下的“互文性”是在文化大语境下所有文本的相互联系。绘画中也存在互文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的诗画交融与现代中国画中的“戏仿”现象出发,研究绘画中的互文性。
        关键词:中国画;互文性;诗画交融;戏仿
        一、 互文性的概念
        “互文性”最早是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她所著的《符号学》中提出,她认为各个文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也称“文本间性”或“互文本性”。“互文性”在我国文学中称“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简而言之,这种修辞形式是前后两句或一句中不同部分,看似说着不同事,实际上却是相互呼应补充,如《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互文性并不仅仅在文学中体现,在艺术作品中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不同艺术种类也有互文性,如诗画交融,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借鉴等。
        二、 传统中国画中的互文艺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六朝时期诗与画便有了相互联系,两者相辅相成。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在绘事后谈及诗歌与绘画时,并没有将两者做比较,而是放在一起说明,至此诗画关系开始被探究。经王充、张彦远等人的探究,到苏轼才真正开始了解诗与画的关系。而真正意义上的诗画交融,萌芽于汉代之后,人类觉醒与思想解放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后人皆认为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只有在那个自由的时期,画与诗才能脱离政治约束,得到真正的发展①。这个时期的画中已经出现了五言诗,但是诗与画的关系仅仅只是对对方的一种补充,没有做到真正的一体化。到唐朝时,这一形式开始流行开来,诗画也愈来愈丰富,整体境界有所上升。而到宋朝,诗画交融出现了一个顶峰。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6:1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71441208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画中的互文性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画中的互文性研究.pdf

标签:诗画   互文性   绘画   交融   文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爆笑的笑话
    绿豆荚-三帮车视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森林运动会)1幽默笑话大全爆笑经典短信幽默笑话大全爆笑1、口误伤不起呀:一次坐公交车,到某站台时,司机突然问到:有人下车么,没人我下啦!顿时车上笑做一团。2、听说你工作疯狂,难道是爱共产党,领导大家人人夸,能明白多么恨你,可否痴心改一改。(请看每句第三个字。)3、工作是苦是累,我们积极面对,干好职属分内,与同事友好相对,拿到工资问心无愧;花得自在,用得
  • 801℃幽默笑话段子
  • 795℃恋爱说说
  • 779℃五儿孝母
  • 747℃陈大惠老师
  • 419℃银行印鉴卡
  • 411℃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 367℃联想思维
  • 357℃分门别类
  • 353℃译林小学英语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