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文学理论中的互文与互文性
论文摘要:汉语修辞格“互文〞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但已经不太为我们所重视,在现代生活中更缺乏普遍运用,所以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而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概念“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在我国却几乎是被简单地认作“互文〞。虽然两者在语言科学、思维认知、表达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某些联系或暗合之处,但“互文〞、“互文性〞两个概念应该只是一种字面上的巧合,没有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分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涵义与运用也大不一样,更不是一个概念。
论文关键词:修辞;互文;文学批评;互文性;后现代主义
作为汉语修辞格的“互文〞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但已经不太为我们所重视,在现代生活中更缺乏有意识的普遍运用,所以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而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个后现代主义的、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概念“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在我国却几乎是被约定俗成地翻译成“互文〞。笔者认为,虽然两者在语言科学、思维认知、表达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某些联系或暗合之处,但“互文〞、“互文性〞两个概念应该只是字面上的一种巧合,没有本质的内在联系,:二者属于不同的理论范畴,涵义与运用也大不一样。对莳者,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对后者,我们那么要敢于“拿来〞,更要善于“拿来〞。
一、互文
互文即所谓“互文见义〞,是基于文体限制或表达的特别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有关联或存在对应关系,能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或互相限制、互相说明的语言结构单位按一定顺序罗列在一起,以起到言简意深、委婉错杂等特定艺术效果的修辞手法。互文是古诗文中习见的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化中,这种表达方式在汉唐以前甚至在语言大开展的春秋时期就已经取得长足开展,臻于成熟。所以说,互文的传统或传统的互文,都该是有所本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百年前新文化运动兴起、白话文产生开展之后,互文这一表达方式运用渐少,似乎被我们束之高阁,日渐与我们隔膜、生疏,以至于现在我们大家包括各类大中小学校语文教师们淡到互文,每每也就是“古代诗词作家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最多也只不过是把互
文当作一种已经“死去的艺术〞来欣赏,这一现实应引起我们高度警觉。这种认识既
割裂了传统,又可能扼杀了互文生存、开展的生机。
实际上,在我们身边,日常生活、影视作品、书面表达诸方面,互文运用是屡见
不鲜的,却每每被我们轻易地放过;或被同时表达出来的排比等常见修辞手法所掩盖,不被我们读者、听众所关注,甚至是被作者自己所轻忽。
如我们熟知的“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有功必赏,无过不罚〞、“翻来覆去〞、“左一道沟,右一道坎〞、“风里来,雨里去〞、“东一榔头西一棒〞、“生
儿育女〞等等,哪一句不是互文表达,哪一句不是现代汉语?
二、互文性、互文本
“互文性〞是西方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强调文本间关系的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通常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文本之间发生的“交互〞关系。作为“对历史主义和新批
评的一次反拨〞,所谓“互文性〞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文本策略,渗透于多种
后现代文学中(包括元小说、元诗歌、反叙事、纯小说、戏仿、拼贴等等)。它是一种
价值自由的批评实践,是所谓“互文性革命〞——结构主义批评家在放弃历史主义和
进化论模式之后,尝试应用互文性理论,来看待和定位人文、社会乃至自然科学各学
科之间关系的批评实践。这种批评实践并不隶属于某个特定的批评团体,而是与20世纪欧洲好几场重要的知识运动相关,例如结构主义语言学、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俄国形式主义和解构主义。其代表人物包括巴赫金、哈罗德·布鲁姆、罗兰-巴特与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等。真正推动互文性革命并从理论上系统建构起文本与互文性观念的,当推巴黎的两位著名批评家——巴特和克里斯蒂娃。
(一)文本,以及巴赫金的对话概念、狂欢理论
我们知道,在布鲁姆“影响的焦虑〞理论中,互文性不过是两个个体诗人之间的
影响关系。而巴赫金那么提倡一种文本的互动理解。
从批评理论的角度看,对于文学文本的互动理解,其实在英美文学批评乃至文学
创作中并不鲜见。18世纪初,亚历山大·蒲伯曾在维吉尔的作品中发现了荷马,蒲伯
确信,一首诗在模仿自然方面的优劣,取决于它的互文性,或者说取决于它对前文本
的模仿;艾略特也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会融入过去与现在的系统,必然对过去和现在
的互文本发生作用。尤其在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乔伊斯利用荷马史诗的情节敷设
他的篇章,并在两个文本问确立了一种肯定的互文关系;又通过诸多的作者自我指涉,形成了一种内文本关系;还因对荷马人物的改造不能表现出一种否认的互文关系——
无论是吸收还是破坏、无论是肯定还是否认、无论是自我引用还是自我指涉,特定的
此文本总是与某个或某些前文本纠缠在一起;同时,读者或批评家总能在作品中识别
出这个特定文本与其特定先驱文本的交织关系。
巴赫金从对拉伯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研究、从小说中各种外文学文本存在
的现象考察出发,把文本中的每一种表达,都看作是众多声音交叉、渗透与对话的结果。巴赫金把这种共存互动称之为小说的“多声部〞或“复调〞现实,并用“文学狂
欢化〞概念来支持他的对话理论。他倾向于把世界和人生看作一种共时结构,偏爱把
文学置于文学之外的象征性语境之中,借以由此造就一个杂乱拥挤的互话语空间,创
造一个众声喧哗却又是内在和谐的弹性环境,从而赋予语言或意义某种不确定性。
巴赫金提出上述理论时,并未预见到文学符号学的开展趋势。可他的狂欢化概念
至少暗示或强调了在文学批评、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间建立一种互文性理论的可能性。所以克里斯蒂娃说:互文性概念虽不是由巴赫金直接提出,却可以在他的著作中
推导出来。
(二)巴特、克里斯蒂娃与“互文性革命〞
1973年,巴特几乎在发表?文本的快感?的同时,发表了著名论文?文本的理论?,
文中他试图答复“文本是什么〞。在他看来,文本不是作品,也不是客体,甚至不是
一个概念,文本产生于读者与文字间的关系空间,它是一个生产场所;文本作为生产
活动,它生产出来的不是产品,而是一个作者与读者相遇、上演戏剧、进行语言游戏
的场所。巴特进而又说,文本是意指,是一种意指实践,是读者参与的意指实践过程——其核心是以矛盾形式出现的多元性。
作为著名的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在其1966年的?语言·对话·小说?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了“intertextuality〞(互文性)概念。克里斯蒂娃在进行文学批评研究时,注意到进入先后文本空间的主体。她认为,一个文本片断、句子或段落,不单是直接
或间接话语中两个声音的交叉,它是无数声音交叉、无数文本介入的结果。而不同文
本在不同层面的参与,那么揭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她认为分析者应该明白,她所
分析的是一个特定话语的主体;而这个主体恰恰由于互文性而超越了她自己的身份,
超越了词源学意义上的个人。一个创造性主体的分解,一个新的多元主体的产生——
这便是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动力学。它不仅适于互文性作者,也适于互文性读者。
依据这一理论,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身份置于意指过程之中。他不仅
将与特定文本中的不同互文本相认同,而且还必须被化简为零,被置于一种哑然失语
的危机时刻。这是审美快感到来之前的准备阶段。然后,读者便可进入自由联想的过程、重构多元意义的过程、定义几乎无法定义的内涵的过程。所以结论是互文性自身
具有强烈反悖与戏仿特性,而对任何文本也都有一个再创造过程。
(三)结构与解构:互文性的双向作用
互文性就是写作与阅读共享的一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按照
乔纳森·卡勒的说法,互文性实指一个话语空间。首先,互文性关系到一个文本与其
它文本的对话,同时它也是一种吸收、戏仿和批评活动;其次,互文性说明文学所依
赖的特殊手法与阐释运作,都具有一定的人为性甚至欺骗性。它揭示出文学作品的特
殊指涉性:当一部作品外表上指涉一个世界时,它实际上是在评论其它文本并把实际
指涉推延到另一时刻或另一层面,因而造成了个无休止的意指过程。如此看来,这要
比布鲁姆在分析“强力诗人〞时所揭示的影响模式复杂得多:譬如它会涉及特定文类
的专用手法、涉及有关与未知事物的特殊假设、涉及比拟普遍的期待与阐释运作,乃
至有关特定话语的先入之见、目的思考等等。卡勒提议使用语言学研究中的预设方法(包括逻辑预设、修辞预设、语用预设等)对其进行定义、描述和使用——如卡勒所说,不管从哪种预设人手,对文学的解读终将是一种互文性解读。
结构与解构主义所展示的互文性双向作用,生动说明互文性理论所强调的对于一
切话语与思维的重要性。其惊人之处在于:一方面,结构主义者可以用互文性概念支
持符号科学,用它说明各种文本的结构功能,说明整体内的互文性关系,进而揭示其
中的交互性文化内涵,并在方法上替代线性影响和渊源研究;另一方面,后结构主义
或解构主义者利用互文性概念攻击符号科学,颠覆结构主义的中心关系网络,破解其
二元对立系统,揭示众多文本中能指的自由嬉戏现象,进而突出意义的不确定性。
三、正确认识互文、互文性
首先,从上面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只是一种偶然的字面雷同,相互间没有内在联系。互文是一种结构技巧,是表达特定意指的特殊手法,其取舍或扬弃的过程甚至结果都是偶然的;而互文性那么是文本确立时所受到的可能影响和文本解读过程中必然要受其它文本干扰的规律,在定程度上是不可防止的。
其次,互文仅仅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纯技巧,是中性的;而互文性那么是一种批评方法,在上升为理论后又推及到历史认知,抽象为认识论,所以本身就是争议的对象。作为“对历史主义和新批评的一次反拨〞,后现代主义表现形式之一的新历史主义的互文性理论,它从对文学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认识转移到对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认识以及强调文学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学性,已经与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规律、历史结构、历史条件、历史范围、历史过程对历史事实解释的有效性等客观规律相违背,同时又忽略了具体的时间、空间和内外部关系对历史事实存在、开展的制衡和影响,因而是违反历史科学的,是把客观历史与历史认知、把个体认识与社会认知相割裂、相对立的。
第三,可以肯定,文学与文学之间、文学与历史之间,是不可能完全概括为互文性关系的——不同形式的文本之间的关系除具有相似性和通约性外,还必然存在着差异性和矛盾性。那种把文学与历史确证为互文性关系的认识,掩盖和遮蔽了历史本身的客观存在,是存在相当程度上的想象性、虚构性的,
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是以混淆历史和文本的界限,用历史的文本形式来冒充、取代和偷换历史,把历史变成历史故事、变成文学文本、变成对历史存在的主观表达为前提的。换言之,所指涉的不是文学与客观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关系,而是文学与以文本形式呈现出来的历史认识之间的关系。
四、互文的创新与互文性的运用
毛泽东抒发胸怀的?卜算子·咏梅?词,从解构主义考察,应该是翻新陆游同题词作;而即或从结构主义出发去探察,大概作者也可能确实是要借陆游?卜算子·咏梅?这个隐性文本来强化自己这个显性文本的意义、深化其意指的。所以可以说这两个文本间有一定的互文性,也可以说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是翻新陆游旧作进行互文性运用的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