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理论与翻译实践
作者:张君
来源:《群文天地》2010年第02期
一、什么是互文性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指文本间发生的相互关系,也有人译作“文本间性”,作为一种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文本理论,它自确立起至今不到四十年,但是“互文性”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
互文性这一术语最早由法国著名的符号学家、女权主义批评家克里斯蒂娃(Julia Krinsteva ),在一篇名为《词,对话,小说》的文章中首先提出,而后又在《符号学,语意分析研究》等著作中反复论证。用她的话说,互文性是:“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其基本内涵是,没有单独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文本间性”的,一个文本指涉另一个文本,文本与文本永远处于交叉、重
复、吸收和转化之中,它们构成了绵延不绝的文本群体。要想解读一部作品,首先得对在作品中出现的与以前的其他文学与非文学文本有关的典故套用等进行发掘与研究,从而获得对该作品的正确释义。
二、互文性与翻译的关系
互文性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借用,而是思想的互相碰撞,它涉及到人类的历史、文化、知识、语言等各方面的交融。互文性与翻译紧密相关,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性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译者、读者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和交流,形成一个选择与吸收、创造与变异的互动过程。因此把互文理论应用于文学翻译研究是有益而可行的。
互文性理论包含三层含义:1)对文本的改写。即任何作者在写作时都是对别的文本进行有意或无意的改写。再独特的作品也是对其它作品进行改写的结果。一个作家以前读过的文本会影响到他的想象、观点和技巧等,而他在写作过程中又会反过来对这些文本进
行修正和改写,这就体现了一种互文关系;2)对文本的完成。这是从读者角度出发,认为没有任何文本可以脱离其它文本而被阅读。任何读者在阅读时,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等背景的影响,以其自身的互文阅读能力完成对文本的阅读;3)对文本的阐释。文本的阐释要求阐释者运用互文性的知识对文本进行理解和解释,具体包括说出作者未尽之意,将复杂简单化,将暗示明示话,以及从具体细节中抽象出普遍意义、原则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