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的互文:《米德尔马契》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3-06-01 05:37:53 阅读: 评论:0

广义的互文:《米德尔马契》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
作者:***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2期
        摘 ;要:本文从广义互文性的角度,探讨《米德尔马契》与1832年改革法案、工业革命以及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传统之间的互文关系,揭示了作品传达的时代讯息以及乔治·艾略特精湛的文学创作手法。
        关键词:《米德尔马契》;1832年改革法案;工业革命;文学传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01
        乔治·艾略特是维多利亚时期优秀的小说家,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她反对宗教形式及蔑视正统的叛逆行为,长期不能为英国上流社会所接受。但她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及对社会、人性的思考,使其作品大受欢迎,为英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上世纪六十年代,克里斯蒂娃根据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复调”理论,首次提出互文性理论。从广义互文性的角度出发,以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文本,文本与文本直接存在相互指涉的关系。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着重探讨《米德尔马契》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
        一、《米德尔马契》与1832年改革法案
        此时的英格兰正处于政治改革的动荡时期。在这种情形下,布鲁克先生买下《先锋》报纸,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并为竞选做准备。然而,由于高昂的租金和他的不作为,佃农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即便他制定改革举措也不能改变此种状况。此外,反对派也会对竞选活动进行游说,采取各种措施击败布鲁克。对于布鲁克本人而言,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总是以自己的观点为荣又容易变来变去,观点不固定。最终,他放弃了竞选议员的机会来支持另一位候选人。
        《米德尔马契》的时代背景是以1830年前后的英格兰政治局势为背景的。布鲁克竞选议员的行为是这一政治大变动的典型代表。许多有名无实的选区已经被历史所遗弃,在议会的席位却占有较大份额。与此同时,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城市,在
议会中的代表名额却只占少数。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5:37: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690731810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广义的互文:《米德尔马契》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广义的互文:《米德尔马契》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pdf

标签:政治   改革   竞选   文本   关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