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东研究·2016年第1期(总第2期)
《金字塔文本》:苏菲叙事与互文性的契合
张旭敏*
【内容提要】杰马勒·黑塔尼是当代埃及著名的小说家,以具有鲜明苏菲主义色彩的小说创作为个人特色。本文以他的作品《金字塔文本》为对
象,重点考察文本结构与内容表现的互文性叙事特征,厘清“金字塔”
这一空间意象在文本形式与内容上的互文运用及其与苏菲主题的配合
关系,解读小说复杂表象下真正蕴含的苏菲内涵,进而揭示作者宣扬
积极探索的苏菲经验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极强普世价值的创作目的。【关键词】杰马勒·黑塔尼 苏菲主义 互文性 金字塔文本
杰马勒·黑塔尼(يناطيغلا لامج)1945年出生于上埃及南部的农村,是当代阿拉伯文坛“六十年代辈作家群”A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上深受大文豪纳吉布·马哈福兹的指点。创作上,他不仅主动追求西方现代主义
文学各流派的前沿方法,更善于借鉴阿拉伯本土的文化遗产,结合伊斯兰苏菲神秘主义的思想与哲学进行小说创作的尝试和创新。自1969年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一千年前的青年手札》开始,他的作品一直充满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迄今为止他已出版小说、散文、随笔等各类作品40余部,
* 张旭敏,浙江美术馆馆员,主要研究阿拉伯文学。
A 主要指20世纪60年代跻身阿拉伯文坛的一批作家,他们大多出生于二三十年代且家境贫
寒,对国家、民族、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及忧患意识,多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新时期国家、
民族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传承民族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手法
进行大胆创新。详见仲跻昆《阿拉伯文学通史》(下卷),译林出版社,2010,第876页。
52
《金字塔文本》:苏菲叙事与互文性的契合
53 主要作品包括:历史小说《宰尼·巴拉卡特》、苏菲小说《宰阿法拉尼区奇案》、《显灵书:三次旅行》、《落日的呼唤》、《金字塔文本》等。
黑塔尼始终致力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从《一千零一夜》、传奇英雄故事、“玛卡梅”叙事体、阿拉伯民间口头文学,乃至地毯图案设计、伊斯兰建筑艺术等阿拉伯传统的文化元素中寻求创作灵感。后受苏菲神秘主义思想的启发,他自发地构思如何通过小说文本实现伊斯兰传统文化精髓
的发扬与传播,进而在文学形式上为自己赢得了 “混杂大师”
A 的美誉。其曾先后荣获埃及国家鼓励奖、埃及科学艺术一级勋章及法国骑士勋章等。
一 小说意象与文本结构的互文性
小说《金字塔文本》(مارهلأا نوتم,以下简称《金》)是黑塔尼于1999年创作的第四部具有鲜明神秘主义色彩的苏菲小说,也是作者迄今为止发行的最后一部苏菲小说。作品各章分别以不同历史背景、不同身份的人物为描写对象—主要包括观察者、潜入者、攀登者、测量者、旅行者、守望者、爱慕者等或真实存在于历史,或由作者虚拟的角色,通过叙述他们各自的经历,向读者展示形形色色的人物与金字塔之间的纠缠、眷恋、向往、恐惧等千姿百态的众生图像,并从中宣扬苏菲主义“消解自我、追求真理、人主合一”的处世哲学。
以文本组织构建对“金字塔”建筑本身的形式模仿是《金》的叙事特征之一。“某一文本与其引用、重写、吸收、延长或者一般意义上转换的另
一些文本之间的关系”
B 被认为是文本间的互文性,“互文性”这一概念最先由克里斯蒂娃受巴赫金启发提出,然后被进一步系统阐述并发展,在广义的内容上主要意指一个文本与其明显相关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黑塔尼创造性地将金字塔的空间结构与苏菲神秘主义的哲思转化为小说的艺术形式,表现出奇特的叙事技巧,这种文本内容与小说意象间的互文特征更巧
A See :
Ziad Elmarsafy ,“The Survival of Gamal Al-Ghitany ,” Sufism in the Contemporary Arabic Novel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 2012), p.78.
B
〔美〕杰拉德·普林斯:《叙述学词典》(修订版),乔国强、李孝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第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