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全科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作为一名大五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很有幸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因上选修课接触过全科医学这门学科,再加上这段时间系统的学习,对全科医学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全科医学是对个人和家庭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医疗保健的医学专科,是整合了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和行为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服务范围涵盖不同性别和各种年龄的各种健康问题、医疗服务内容不仅包含内、外、妇、儿等临床专科,也涉及社会医学、行为医学、预防医学、医学伦理学及其他人文科学等领域;着重研究社区和家庭健康问题的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努力实现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健康、预防早死。而所谓的临床医学, 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 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促进人体健康的科学。它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 从整体出发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 进而确定诊断, 通过预防和治疗以消除疾病、减轻病人痛苦、恢复病人健康、保护劳动力。临床医学是直接面对疾病、病人, 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
按我国的学科分类,全科医学应属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因为它含有临床医学的学科特征。只是全科医学与其他的临床服务有所不同,全科医学的研究和服务对象是独特的, 即社区中(
医院外)的个人和家庭。某些其他医学二级学科(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是以医院为基础的, 而全科医学只服务于社区个人和家庭。以医院为基础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往往具有特定的疾病指向(如肿瘤学), 特定的诊治措施(如外科学), 特定的人群特征(如儿科学), 特定的服务方式(如护理学), 或特定的服务单元(如急诊医学)。而全科医学研究的是生活在社区的整体人。独立的学科应该具有特有概念、原理、命题、规律等所构成的严密的逻辑化的理论和知识系统。全科医学的研究和服务理论的是独特的: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②整体患者, 而不是某个系统、某个器官、某个疾病。③全部人群, 而不是某特定年龄、性别、阶层。独立的学科应该具有独特的方法论, 即独特的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全科医学:①以症状入手, 对未分化疾病进行初步解释。②以咨询为主, 不涉及器械、手术。③特定的能力要求, 包括医患互动和沟通技术、常见症状的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公众健康和预防服务能力、对职业的社会角色和伦理问题的把握、对服务组织和法律问题的管理。全科医学的某些学科特征可以存在于其他临床医学二级学科, 但其他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却没有全科医学的综合学科特征。
就我国目前的医疗现状来看,看病贵、看病难仍是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导致了大医院门庭若市,社区医
院门可罗雀。专
科化过细造成全科医生数目越来越少,没有人关注预防保健,没有人综合协调专科医生的治疗,过度专科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导致医疗花费不断上升。全科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携带疾病的人,而不局限于
人所患的疾病,从而能够真正实现对病人的管理,体现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而医学专科则是针对某一器官系统的疾病进行深入研究。两者之间不能相互替代,只有更好地协调和合作,才能实现对整体人和疾病管理的统一,全科医学可使社区健康得到明显改进,在减少再住院、避免过度医疗、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全科医学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的本质属性, 决定了它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必须直接观察患者, 直接与患者和家庭沟通。脱离了临床医学, 全科医学便成为无本之木, 它的学科特征也荡然无存。因此,全科医学应联系临床医学,二者协调发展。
而即将成为专科医生的我们更应该转变观念,以更加开放和热情的态度参与全科医生进行
学习和培训,并在双向转诊等工作中与全科医生通力合作,为开创专科与全科协调发展的医疗体系贡献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