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究

更新时间:2023-06-01 00:55:55 阅读: 评论:0

47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究
■王青平 (
河南省驻马店市基础教学研究室 463800)【摘 要】“立德树人”作为一种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既能为教育注入新的源泉,又可以优化教育体制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超越传统知识体系束缚,突破学科框架限制,集主体性、实践性、探究性、整合性为一体的课程。随着“立德树人”理念的贯彻落实,教师也要积极探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德育价值,探索新时期依托立德树人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期有效推进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0-0047-01  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重视综合
学科课程建设,将学科德育渗透、常规德育管理、德育实践活动整合统一,能有效提升中小学学生的德育水平,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推进素质教育综合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时需多方考虑,采用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对德育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让德育教育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添加更多的乐趣。
一、依托道德品质教育,初探综合实践活动价值道德品质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其包括: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珍爱生命及远离毒品教育;保护环境及热爱自然教育等等。如今,道德品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公民的主要指标,道德品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将道德品质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这方面的教育亦是重要的,如在主题教育之馆室参观活动中,通过禁毒教育馆、环保教育馆的参观活动,可以让学生对禁毒、环保有一个更好、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体会到要珍爱生命、保护自然。又如“走进社区”活动。通过参加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认识社区、了解社区、热爱社区,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脏,人人为社区环境做出贡献的优秀品质。
二、渗透德育教育意识,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环节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来说,活动时间的长短和其他学科教学不太一样,相对来说持续时间较长。对于某一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分好几个活动环节来进行。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也可依据活动环节来渗透。你可以在活动总结评价的时候渗透一下,如在“农业劳动之瓜果采摘”活动中,在最后的点评环节中,可以试着让学生将采来的
劳动果实留着带回家分给自己的父母吃,让学生为“感恩”行动一次。又如在“笔筒制作”的最后点评环节中,评价一下学生使用木料的情况,让他们明白要节约用料,要随时注意环保。你也可以在活动前渗透一下,如在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有好多要对馆室进行参观,那在馆室参观前,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让他们明白有序参观,爱护公物的重要性。当然,你亦可将某一德育教育贯穿整个活动环节。不管在哪一环节渗透德育教育,只要能将我们希望学生明白的植入学生的脑中,住进学生的心中,在一次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深化德育意识。
三、以“立德树人”为主题,拓展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能建立德育立交桥,拓宽德育途径。综合实践活动大多需要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亲自到实践中去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感受竞争、判断正误、体验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
合运用的课程,是以“在实践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为主要育人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它能有效克服当前说教有余、实践不足的德育弊端,是将“说教德育”转移到实然状态上来的最好的课程载体。比如“做扶贫帮困的小志愿者”体现了对当前扶贫济困的重大民生课题;“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对学生进行感恩和孝道教育……这一系列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学会感恩,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实践能力提供机会。
如:在“丝网花制作”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将环保的理念和感恩教育渗透进了活动中。通过丝网花材料的介绍和具体制作可以清晰的让学生体会到“变废为宝”的神奇,将环保的理念植入学生心中,同时,在活动结束前我提议可以将做好的丝网花作品送给自己的妈妈或其他长辈,点燃学生的感恩之心。
四、活用学校教育资源,设计多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了迎合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要活用学校教育资源,设计多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自然,体验生活。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比如可以开设“走马灯”的综合实践课,从走马灯的历史起源介绍导入课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出了“走马灯为何能够转动”这一贯穿整堂课的主线问题,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走马灯,通过观察完成探究单,共同交流走马灯的组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原理的阐述,让学生有观察、有思考、有收获。接着引导课程进入高潮环节,让学生自主动手制作走马灯,实现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原理的理解的目的。最后学生展示交流小组作品,使学生体验到极强的成就感。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选择,传承文化,育人为本,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实现教育文化资源与社会、生活实践的整合与再造,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涵养,提升他们在思想道德、人文品质等方面
的修养,促进学生早日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宋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现实路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8(9).[2]北京市京源学校.将立德树人落实在综合实践活动中[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000(004):10.[3]宋世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4):12-14.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做人
■杨 娜 (
河北省永清县曹家务乡中学 065600)【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达到教会学生做人的目的,我认为要做到五点:认真备课,扣线串珠,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关键词】道德;教育;做人【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0-0047-01  道德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积淀与传统,教会学生做人是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而我们的政治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渠道。正如《课程标准》指出,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那么,如何发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这一功能呢?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认真备课
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课程,但目前学生在知行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其原因是这门课程的教学意义与教师的教学思想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有些政治教师对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持无所谓的态度,对政治的备课浮于表面,应付检查,有的教师根本不备课,上课时或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备课环节,要作眼于学生思想教育的高要求,思想情感教育的深层次,着眼于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会做人、如何学会做人,着眼于全册教材的整体认识,备课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制定教学措施,以人为本,掌握教材所蕴含的做人道理,教给学生道德判断的方法,探索做人的真谛。
二、扣线串珠
道德与法治课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教育,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学生自身成长的思想根基,所以,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这一主题,串连如孝敬长辈,友爱同学且文明礼貌等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珠子”,这样才能发挥出道德与法治的作用,从而影响到学生的终身成长。因此,教学中应做到:第一,渗透有心,加强学生的渗透意识,增强各珠子的责任感,通过钻研教材,不仅要抓住关键的知识点,还要挖掘出教材中所包含的做人道理,使学科本身的
道德与法治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二,渗透得法,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自然渗透并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体现出学科的渗透魅力,适当的补充一些内容,开发资源,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从而实现更好的渗透效果。
三、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做人,就要依据学生自己的知识水平与其认知的能力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为此,我在教学中,做到第一,激趣。我国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情境,采用新颖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礼貌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一内容时,教材提供一则材料和图片。内容这样写到:“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来中国访问。他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出访未建交国家的总统。当尼克松走下舷梯,他还没踏上中国的土地,手臂就伸了
出来,周总理马上迎上去,尼克松当时说的第一名话是‘我是跨越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
手。’文中的图片是两个领导人的亲切握手场景,这一场景被定格为中美两国冰释前嫌的经典镜头。我在备课时,我觉得仅老师的讲授是苍白的,达不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所以我设想引导学生看熟内容后即兴表演。上课时,我叫三位学生,一人饰演尼克松,一人饰演周总理,一人饰演工作人员。我的提议得了他们的积极响应,他们激情高昂,他们自由组合,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设计台词、
场景,专心表演。结果表演得棒极了。表演结束,我归纳了课本的观点,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国际交往中,礼貌无时无刻不在显示它巨大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收到了其他教学方式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第二、设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说明学生已经融入其中,并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这是老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去探究课文内容所蕴含的道德认识。
四、因材施教我们或许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丰富、实用的教材内容与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存在“反差”,存在品德教学规律与实际教学过程的“落差”。如重授知轻导行,重主导轻主体,重明理轻激情等,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顺应编者的意图,做到以下三点,才能发挥“都会学生做人”的作用。第一、着眼于做人道德认识的提高。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确立做人的基本准则,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对本节课应当学习的道德要求,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从中学会并运用到实践中去。第二、着重于道德情感的培养。之所以要着重于道德情感的培养那是因为这是做人道理的催化剂,是从知到行的桥梁,促使学生将做人道理转化为学生做人准则的信条,进而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因此,在教学中应选择行之有效的育情方式,以情为线索,讲究“育”策略,采取以理育情,以境诱情,以比促情,以情引情等多种方法,借助心理换位,设身处地、移情想象等体验方式,达到目的强化感情的目的。第三、着力于做人行为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懂得该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明白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一环扣一
环,首先,激发行为动机,使其乐于去做,其次,提出行为要求,使其知道做什么,接着指导行为方式,使其怎样去做,再提出行为范例,使其学着去做,最后鼓励行为实践,使其坚持做下去。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资源,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懂得做人基本道理,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行为习惯,为长大以后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打下初步的基础。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0:5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521551863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究.pdf

标签:学生   活动   实践   教育   综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