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学科竞赛为引导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学科竞赛在提升营销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方面具有独特功能。但是目前部分高校在学科竞赛的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学科竞赛在营销课程设置、课程考核、教师队伍等方面的现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良性循环。
一、引言
高校学科竞赛不仅在大学生思维能力实战化训练和大学生展示创新能力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常规教学方面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发现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商丘工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为主的院校,而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学科。因此,分析学科竞赛在营销专业的现状并据此提出对策是较为有意义的。
二、学科竞赛综述
学科竞赛的发展使得国内外教育者逐步意识到学科竞赛的意义。刘允(2010)根据组织学科竞赛管理工作的经验,提出依托实验中心建立创新基地为学科竞赛提供场地和设备、开设与
学科竞赛相对应的培训课程、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对学科竞赛的支撑等具体竞赛组织实践方式,对于优化竞赛组织,提升学生参赛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1];潘岚(2009)则从组织竞赛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学生创新学分机制以及二级学院考核机制四个方面出发对竞赛组织者提供管理模式上的建议[2]。罗利君、杨存良(2019)从宏观层面针对经管类专业探索学科竞赛在常规教学中的作用[3];而张士华、施丽霞(2018)针对电子商务这一细分专业分析学科竞赛与课堂教学融合发展的模式探究[4]。
三、学科竞赛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现状
(一)学科竞赛在市场营销专业中运行机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越来越多,营销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借此机会提升参赛率,但是每项竞赛都有其对应的专业领域,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主要针对数学专业、计算机专业,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主要针对艺术专业、设计专业、摄影专业以及广告专业。对于主要群体之外的专业学生来说,无论在宣传还是在赛事安排以及培训、赛事指导方面,均存在不足;针对市场营销学生的比赛还比较匮乏,较为成熟的仅有“正大杯-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预测大赛”、“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还有一些是部分高
校自己举办的赛事。因此,学科竞赛在部分高校中,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运行机制不健全,有待完善。
(二)学科竞赛和营销专业教学体系脱节
通过研究各个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得知大多数高校的学科竞赛处于实践教学体系之外,和专业教学体系脱节,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院系角度来看,市场营销专业从课程设置、教材征订、软件采购等各方面较为重视理论教学。以商丘工学院为例,营销专业立足学校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积极推进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建设,结合较新的营销现象,设置方向课,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但是对于学科竞赛一直以来则以第二课堂的形式作为增加学生专业兴趣的辅助手段,与学科竞赛相关的大纲、实践指导书及习题案例等资料建设相对薄弱。
第二,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学生是奔着奖金和证书去参加学科竞赛,一般忽视了学科竞赛的专业知识拓展与专业能力提升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很难做到知识的牵引。很
多参赛学生竞赛准备练习时间大概集中于比赛前二十天左右,这不仅给专业课的学习带来影响,也加重参赛负担。可见,将学科竞赛融入教学体系中,逐步完善赛教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参赛率的关键做法。
第三,从学科竞赛本身来看,一些赛事未形成系统的推广模式,再加上竞赛门槛的提高,许多竞赛无法在高校中大规模推广,受益面小;除此之外,学科竞赛在体系中,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学文件,更没有明确规定的学分、学时,学生的参赛兴趣以及参赛效果都大打折扣。
(三)学科竞赛指导水平有待提高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是大多数学科竞赛的指导工作,是由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的,并没有系统的带领学生学习竞赛理论知识。与此同时,学科竞赛管理小组也会在赛前进行集中性的指导,但是这些指导都非常有限,很多仅涉及到竞赛的实际演练。很多老师并没有参赛经验,对于营销专业学科竞赛涉及的理论知识并未系统学过,因此在指导学生参赛过程中,能力有待提高。
四、学科竞赛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探索
(一)优化学科竞赛运行机制
学科竞赛目前在高校中的运行机制不健全,那么高校可以通过两方面进行优化。第一,整合学科竞赛信息。目前高校中一般设有学科竞赛管理部门,那么作为每个专业的学科竞赛负责人,应该及时调研适合该专业学生参加的竞赛项目,分析每个竞赛的报名要、试题范围与难度等,建立竞赛档案,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周全的学科竞赛报名服务。第二,制定适合学科竞赛的开放式实验制度。很多营销类竞赛都需要用到实验室,那么高校的开放性实验室制度将是助推学科竞赛有效完善的关键做法。比如营销专业学生可依托沙盘、营销之道等软件参加“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等。同时,通过开放性实验室,可以定期培训学生基本知识,为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比赛创造条件,由此拓宽学生的第二课堂,从学生课程教育、综合能力提升及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
(二)完善教学内容
通过上文的分析发现,学科竞赛和营销专业的教学体系存在脱节。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改善。第一,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学科竞赛的
内容,以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并使其成为学生毕业的一个要求,由此增加学生参赛的动力。第二,改革部分课程考核方案。学科竞赛和常规教学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联系的,所以在专业课程如《市场调查与预测》、《广告学》、《企业经营沙盘实训》中适当的把竞赛纳入到课程考核之中,采用以赛带练、以赛代考的方式检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第三,调整实践教学思路。根据现有的实践教学目标,将学科竞赛与实践课程进行有效结合,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与学科竞赛同步的习题库,将学科竞赛知识框架编写进实践课程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深度进实践教学改革。
(三)建设教师指导队伍,提高竞赛指导水平
学生学科竞赛的成功与老师的指导息息相关,作为高校应该建设一批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理论基础的竞赛管理队伍,鼓励老师积极学习各类竞赛,并通过竞赛方组织的培训、交流学习等方法提升教师指导学科竞赛的综合能力。在建设过程中,可以依据老师的兴趣,结合专业特点以及实际指导情况,鼓励老师积极报。此外,对于每年获奖的学生队伍以及指导老师建立资料档案,为以后的参赛奠定基础。
学科竞赛是提升营销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将学科竞赛融入营销课程的常规教学,能够通过赛教一体化实现教学模式的革新。此外,通过积极探索竞赛项目,实现案例化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学科竞赛进行有效衔接,对于营销学生的竞赛成绩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允,张雅芳.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0.8.
[2]潘岚,饶宾期.完善机制推动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持续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2.
[3]罗利君,杨存良.经管类专业学科竞赛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J]质量与市场.2021.12.
[4]张士华、施丽霞,大学生学科竞赛动因及与课堂教学融合发展模式探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电子商务.2018.06.
课题格式为:本文系商丘工学院(基金项目发布机构)“2021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具体项目名称)”2021JGXM48(编号:项目编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