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苏教版小学5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第2单元 社会服务

更新时间:2023-06-01 00:45:02 阅读: 评论:0

盐城市大丰区新丰镇金墩小学(18—19学年度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顾全
任教学科综合实践
任教班级五年级
第 2 单元社会服务
活动主题一我看家乡新变化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综合学科五年级下册第  -  页总第()课时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房屋、道路、公共设施、衣服、经济收人、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材料或图片。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归纳和利用资料的能力,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2)让学生走向社会,亲近大自然,去寻找发现家乡的美,并学会拍摄,让美化为永恒的记忆。
(3)让每个学生个体主动参与,自由选择活动合作伙伴,学习自己策划调查采访方案,自主确定汇报方案。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浓厚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今日家乡的美,树立为振兴家乡而勤奋学习的远大目标。
二、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家乡的房屋、道路、公共设施、衣服、经济收入、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材料或图片。
2、整理分析后填好的表格式的调查报告。
2、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三、活动安排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它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搜集、筛选、积累、参观、访问、探究、创作、表达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将本次活动分为课外实践体验和课内交流感悟两大块,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1.明确活动目的,确定活动主题;
2.组建活动小组,确定调查对象以及调查的方式。
3.制定活动方案以及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条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按照制定好的活动方案,运用一定的方法(调查、访问、拍摄、收集实物等),搜集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资料,进行具体的活动操作,获得实际的实践体验。这是整个课程实施中最核心、最活跃、同时也是最艰难的阶段。教师跟踪指导。如:
(1)组成小组,走进商店,走上大街,走进公园或自己家里进行调查和采访。
(2)调查采访时,及时记录调查和采访的时间地点和数据等。
(3)注意收集实物、图片、录像等。
第三阶段:成果交流,展示评价
这一阶段的基本任务:整理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资料、经验、结果和感受,形成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分析家乡发生变化的原因,提出想法或建议,发展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今天谢老师上的这节课就是这个阶段的一部分(即课堂交流,展示评价)。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这节课的教学流程:
四、教学流程(第三阶段)
课堂教学结构决定着一堂课中教与学的活动顺序,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活动,能否形成协同的教学局面,都与教学结构有关,因此,我们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现状出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框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说:“一条条宽阔洁净的大马路,一幢幢高大漂亮的楼房,一间间充满时代气息的商店,一片片挂满硕果的果园……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大丰。改革的春风吹拂着苏北大地,新农村建设推动着老区的发展,大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通过自己的调查成果来感受这种变化吧。”
2、课件出示汇报交流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要交流什么,怎么交流。
3、各小组汇报,教师适时指导和点拨,及时出示相关资料。(根据分工,小组分为房屋、道路、公共设施、衣服、经济收人、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汇报的方式可能是口头材料、实物展示、图片、音像制品、书面材料,根据课本上整理与分析中调查报告的格式,汇报的内容要围绕“调查的对象、调查的时间、调查地点、过去的状况、现在的状况、发生变化的原因、我的想法或建议”来讲。
(二)总结方法,提升能力。
师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获取了大量的家乡变化的信息,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回顾整个调查的过程,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调查的呢?
学生边回顾,老师边板书。(明确目的——分组调查(上网、采访、收集实物、实地调查等)——整理分析------汇报交流------成果展示)
(三)赞一赞美丽的家乡。
师:是啊,我们的家乡变得可爱,变得美丽,特别是看到硕果累累的果园,我想用“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来赞一赞美丽的大丰。你也用几句话、一首诗或一幅对联来赞美可爱的家乡吧。(出示课件)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师:大丰,风景优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大丰的发展,真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大丰的今天已经灿烂,而更辉煌的是明天,要靠我们去创造。为了让全体师生共同感受家乡的变化,让我们把调查的成果以小组的形式做一张手抄报,出一期板报、或写一篇作文……
教学反思:
活动主题二家乡特产小调查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综合学科五年级下册第  -  页总第()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与交流活动,使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丰富的特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介绍特产,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给喜欢的特产做广告或写产品介绍,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导入
放映一些特产的录象(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提问:一:你喜欢那些特产,为什么?(个别提问)
部分学生讲完后,试问学生:你知道它们的产地在那里吗?(提问)
师讲: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产。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广西北海的珍珠,云南周城镇的扎染,吉林长白山的人参,福建武夷山的铁,观音茶,浙江金华的火腿等,都是我国各地著名的特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都有自己家乡的特产。
二、说一说
小组之间相互说说自己家乡的特产;
三、设问:
像很多地方都生产大米,为什么说你家乡的大米是特产呢?(激发学生)
四、小组讨论
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呢?
老师举例说明: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区别在那里?
特产:是指某地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一定要有历史,最好有文化内涵。
五、让学生写下自己对家乡特产的认识。
六、引导学生搜索家乡特产。
七、组织学生建立一个调查小组,搞一个调查活动。
教学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3-06-01 00:45: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51502617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2020苏教版小学5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第2单元 社会服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2020苏教版小学5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第2单元 社会服务.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学生   活动   家乡   调查   特产   实践   综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