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邈殉国文言文阅读答案
李邈殉国文言文阅读答案
李邈,字彦思,临江军清江人,唐宗室宰相适之之后。少有才略,守真定,兵不满二千,钱不满二百万,自度无以拒敌,乃谕民出财,共为死守。民恃邈为固,不数日,得钱十三万贯、粟十一万石,募民为勇敢亦数千人。金人至,邀乞师于宣抚副使,且间道走蜡书①上闻,皆不报。城被围,且战且守,相持四旬。城破,邈巷战不克,将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斡离不②胁邈拜,不拜,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乃拘于燕山府。
金人问曰:“集民兵击我,谓我为贼,何也?” 邈曰:“汝负盟,所至掠吾金子女,何讳吾言敌?”不能屈。久之,欲以邈知沧州,笑而不答,且说之曰:“汝不以此时归二帝③及两河地,岁取重币如契丹,以为长利,强尚可恃乎?”金人讳其言,命邈被发左衽④,邈愤,诋毁甚力。金人大怒,遂遇害。将死,颜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燕人为之流涕。
(选自《宋史-忠义传》)
[注释]
①间道走蜡书:从小路传送密信。②斡(wó) 离不:金太祖第二子。
③二帝:此处指宋徽宗(赵佶) 和宋钦宗(赵桓) 。④被发左衽:披散头发衣襟左袒,即改变宋人的服饰装扮,这实际上是敌人对李邈的侮辱行为。
你能试着翻译这篇文章吗?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自度无以拒敌:(2)邀乞师于宣抚副使:
(3) 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⑷岁取重币如契丹: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城被围,且战且守,相持四旬。
(2)汝不以此时归二帝及两河地,岁取重币如契丹,以为长利,强尚可恃乎?
3.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李邈忠义的一项是
A. 少有才略
B. 斡离不胁邈拜,不拜
C.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
D.命邈被发左衽,邈愤,诋毁甚力,诋毁甚力
4.文章最后写“燕人为之流涕”有什么作用?
5. 我国历虹有不少壮烈殉国的仁人志士,试另举一例。
答案
1. (1) 估计(2) 军队(3) 关心(4) 每年
2. (1) (真定) 城被包围,有时出战,有时坚守,相持四十天。(2) 你们不在这时送还我们的两位皇帝和两河地区,每年像契丹一样收取丰厚的财物,来谋求长久的利益,(难道将来你们的) 强大还可以依赖吗?
3. A
4. 从侧面表现李邈的忠义。
5. 示例:文天祥面对元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宁死不屈,壮烈殉国。
阅读理解如何概括“说明文中的信息”
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对策:(1)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2)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3)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复杂内容的文章。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语文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1.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词、句组织答案
一般来说,答案所涉及到的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就能“抠”出答案来。当然找出的词语、句子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需经过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比较接近标准答案。
2.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从适宜的角度作答。
怎么问就怎么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有时在原文摘取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内容,但不能从命题者所“问”的角度作答,如果直接使用会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定要紧扣题目的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排列组合,使之成为与命题提问角度相契合的答案。
3.语言表述力求精练
这对于受字数限制的表述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高度概括的题
目,当我们筛选整合好文中的相关信息之后,要把具体、形象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的语言;对于解释、阐述、评价性的题目,我们可删去描述性的修饰语、较长的限制语,或合并同类项,或改字缩词,或使用指代词,使语言的表述高度浓缩,以符合题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