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训练-------手法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岁晚①幽兴
陆游
万里风波行路难,君恩尚许缀祠官。
中庭郁郁药苗长,绝壁飕飕松吹寒。
泥巷有人寻杜甫,雪庐无吏问袁安②。
清晨对镜增幽致,龟屋③新裁二寸冠。
【注】①岁晚:诗人致仕后闲居山阴,时年79岁。②袁安:东汉末年名士。③龟屋:指玳瑁类饰品。
1.本诗主要运用哪些手法表达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芹圃
【清】敦敏
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
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
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
新愁旧恨知多少,一醉酕酶白眼斜。【注】
【注】芹圃:即曹雪芹。酕酶(máotáo):大醉的样子。
2.首联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作简要赏析。
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梅花绝句(其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武夷山中
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写此诗时将近十年。
3.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
4.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诸将(其二)①
杜甫
韩公②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③,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④。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注]①《诸将五首》是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的组诗,时安史之乱已平定,但边患却未根除。
②韩公,张仁愿。唐中宗神龙三年,张仁愿到朔方军,构筑三座“受降城”(城墙),以防止突厥南侵。③回纥马:回纥骑兵。肃宗时朔方军借回纥骑兵收京,败吐蕃。后来,回纥联合吐蕃入寇。④相传唐高祖在晋阳起兵时,晋水为之变清,此暗指代宗复兴唐室。5.尾联“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完成下面小题。
甲午除夜,犹在桂林,念致一弟使虏,今夕当宿燕山会同馆,兄弟南北万里,感怅成诗。
①
范成大
把酒新年一笑非,鹡鸰原②上巧相违。
墨浓云瘴我犹在,席大雪花君未归。
万里关山灯自照,五更风雨梦如飞。
别离南北人谁免,似此别离人亦稀。
【注)①[甲午除夜〕指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除夕夜。〔致一弟〕指其弟范成绩,字致一。〔使虏〕淳熙元年十月蔡洸使金贺正旦(正月初一),成绩随行。〔燕山〕指燕山府,金人占据后曾建都于此。〔会同馆〕燕山客馆,使者所居。②〔鹡鸰原〕“鹡鸰”亦作“脊令”,语出《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意谓脊令鸟失所,飞鸣求其同类,故以之比喻兄弟。
6.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橘柚垂华实
汉无名氏
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闻君好我甘,窃自独雕饰。
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
人倘欲我知,因君为羽翼。
7、“窃自独雕饰”一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赵翼①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②。
【注】①乾隆三十七年(1772),赵翼因事被降级调用,辞官归乡,经过赤壁时写下此诗。
②《楚辞·渔父》中写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8.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答案
1.①借物抒怀:以松自比,借松树表达垂暮之时仍坚守高洁的操守;
②用典抒情:借杜甫、袁安的典故表达政治理想落空的落寞与无奈;
③叙事抒情:诗中描写戴着掩饰帽子于清晨对镜顾影自怜,看似闲适,实则失意。
2.①首联采用了烘托的手法。
②虽然曹雪芹居所简陋,但所处环境极为优雅:绿水青山,曲径通幽,门上墙上攀缘着绿色的薜萝,烟霞氲而生,宛如仙境。
③这两句通过写景烘托曹雪芹住宅环境之幽雅,进而以环境之美烘托曹雪芹人格之美。3.①陆诗借助梅花独放寒冬、傲雪不群、孤芳自赏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而坚持崇高节操的思想境界。②谢诗借不畏严寒、抗冰雪的梅花来激励自己,表示要永远坚持民族气节、绝不向敌人屈膝的决心,也体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4.手法:虚实结合、白描手法、以景结情、对写法等。
虚实结合: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是写虚。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
对写(借人映己)。“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运用对写手法,语言平易质朴,将对亡妻的思念表达得深沉哀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以景结情。在明月的夜晚,长着矮松树的山冈上,有作者思念的妻子。用明月、短松冈来传达、暗示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白描手法。“尘满面,鬓如霜。”两句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自己的容貌特征。“小轩窗,正梳妆”写梦中所见,凝聚着苏轼对爱妻的深切思恋。
5.①对比。心忧社稷的一国之君与国家危亡之际坐享“升平”的诸将形成对比,“至尊”心忧国家,独自食不甘味,而诸将坐享其乐。
②反问(反诘)。诗歌在“诸君何以答升平?”的诘问中戛然而止,简劲有力,对诸将只知坐享太平,不图报国的行为严厉批评。
6.①运用虚写(或“想象”)的表现手法。通过典型细节渲染诗人与致一弟各自思念的情景。②除夕之夜,家家都在团聚欢度,而成大兄弟二人却远隔天南海北,孤独寂寞。诗人想象着身处苦寒异乡的致一弟,定在独照青灯,彻夜难眠,苦苦怀念着远方的亲人兄长;而身在远方桂林的成大本人,则更在五更风雨的深夜中梦飞北方,追寻弟踪。这样写突出兄弟情谊的深厚和期望团聚的急迫之情。
7.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橘柚闻听君子喜爱自己的甘甜,就独自雕饰自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橘柚见知于世的急切心情。
8.①今昔对比。写赤壁古战场已为陈迹,只剩明月下渔父的吟唱。借此表达往事如烟,胜败成空的感叹,抒发历史变迁的沧桑之感。②以景结情。诗歌结束于明月高照、渔父清唱的景象,与诗人此时弃官归乡、淡于名利的心境暗合。③尾联运用屈原渔父的典故,表达了脱离政治纠葛后淡泊超脱的心境和不慕名利的归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