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千字叙述苏轼的一生
【赴京赶考】
宋仁宗时期,正值文风改革运动。仁宗皇帝欲摒弃太学,推陈出新。
两位科举主考官。欧阳修,文学泰斗,新文风的提倡者。王珪,往年考官,旧太学的拥护者。
此时远方的眉州,苏家张灯结彩,苏轼、苏辙两兄弟同一天成婚了。苏洵,两人的父亲,名满天下的学士。
不久,苏洵带着 21 岁的苏轼和 19 岁的苏辙赴京应试。
苏轼的文笔清新洒脱,深得欧阳修赏识。不过欧阳修以为文章是自己的学士曾巩所写,为了避嫌,判了此文为第二,曾巩阴差阳错的成了第一。
太学生无一人上榜。
苏轼的文章中用了一典故,欧阳修不知道出处,竟是苏轼自己杜撰(欺君之罪)的!欧阳修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预见了他的未来:“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一时名声大噪,每有新作,便传遍京师。
【母亲逝世,回乡守孝】
正要大展身手,传来母亲病故的噩耗,按照礼法,苏轼、苏辙回乡守孝三年。
【外放凤翔】
苏轼守孝期满后返京,外放凤翔(今陕西凤翔县)任职。赶上大旱,苏轼开仓放粮,建立难民村。
次年,打造府邸,修建亭子,恰逢甘霖,民众大喜,苏轼著《喜雨亭记》记之。
仁宗皇帝驾崩,宋英宗上位。
任期三年已满,苏轼一心为民,深受爱戴,百姓含泪相送,时年三十岁。
【妻子离世,父亲病危】
不久,妻子动了胎气,不幸去世。
父亲病危,苏轼辞官守孝。
守孝期间,英宗驾崩,宋神宗即位。
【苏王不和,外放杭州】
宋神宗欲改革图新,令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虽才干无双,但实在不善于识人,任用宵小之辈,排挤旧臣,欧阳修辞官隐退。
苏轼守孝期满,迎娶第一任妻子之堂妹,返京供职。
王安石登门拜访,欲与苏轼共同实施变法。王认为,如今大宋百弊丛生,必须施以雷霆之变;而苏以为,变法应循序渐进,有序改革,如冒然举国推行,必然天下大乱。两人政见不合,王愤然离去。
王安石实施的变法本是为国为民,可执行之人令他闭目塞听,以天下百姓之苦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地方官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谎称变法深得人心,变法俨然变成了奸佞之臣升官发财的工具。久而久之,百姓苦不堪言。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苏轼将变法的诸多弊端与民声民怨总结成文,指责皇帝只听王安石之言,独断专行,皇帝大怒,将其外放杭州。
公元1072年,苏轼赴杭州任职,时年37岁。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便是在杭州任职所写。
【调任密州】
公元1074年,杭州任期已满,调任密州(今山东诸城)。
在任期间,治蝗灾,办学校,取得了不错的政绩。
苏轼笔耕不辍,梦见亡妻,潸然泪下,写下了《江城子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率众出城狩猎,意气风发,作词《江城子 ·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中秋佳节,望月思人,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 · 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日渐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
【调任徐州】
公元1077年,苏轼调任徐州。
这一年,黄河决堤,洪水泛滥。苏轼亲率官兵,临危不乱,从调配粮草物资,到安顿百姓生活,一切井然有序。
在徐州期间,与文人谈诗论画,生活悠然自得。
【调任湖州,乌台诗案】
公元1079年,苏轼调任湖州。
随着苏轼政绩显赫,声望渐著,朝堂奸小之人欲对之施以打压,用苏轼的诗词大做文章,故意曲解为讽刺新政,不敬朝廷,一群小人推波助澜,苏轼被御史台羁押入狱。
御史台又叫乌台,苏轼因诗获罪,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中华泱泱诗国,由此开了文字狱的先河。
因许多宋仁宗时期元老纷纷上书劝谏,苏轼才得以从轻发落,释放出狱,外放黄州。看着外面刺眼的阳光,苏轼只觉得恍如隔世,却依旧泰然处之。
【被贬黄州 · 苏东坡】
同年年末,苏轼被贬黄州,时年44岁。
因为俸禄太低,不够生活用度,向官府申请了一片荒地,一家人开荒种地,终于小有所成。此地地处城东,又有山坡,苏轼为此地取名 “东坡”,自称东坡居士。从此之后,世人皆称苏轼为苏东坡。
夜深人静,苏轼为国忧心,回想此生宦海沉浮,虽有雄心壮志,却壮志难酬,借酒消愁,写下了《临江仙 · 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来到江边,看着长江滚滚东去,顿觉人生如梦,不禁感慨,创作了豪放词的代表作《念奴娇 · 大江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