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子王锦辉的慈善人生

更新时间:2023-05-31 19:56:46 阅读: 评论:0

29
现在,王永清除了地里劳作,就是承欢母亲膝前,给他演杂技。母亲身体很好,还能下厨做饭,每次王永清从地里回到家,都会问一句:“娘,饭做好了吗?”刘玉花总会笑着惜母亲健在的每一天。
得了“南粤慈善之星”“中国最牛捐资助学老人”之美誉。
艰苦创业成香港富翁王锦辉1923年出生在广东省东莞石排镇一户贫寒之家。35岁那年,王锦辉怀揣20元钱闯进香港。由于年龄大、又没学历,只能到建筑工地当小工。虽然每天干的是力气活,王锦辉却不甘心一辈子这么
混下去。经过一番思考,头脑灵活的他开始有意识地跟老师傅学习建筑施工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经过不懈努力,几年下来,王锦辉的专业水平、尤其在机电设备安装方面的水平已不输于工地技术员,收入也有了提高。
1963年,有了一些积蓄的王锦辉,发现香港工程安装市场有很大潜力,毅然辞职创业,成立了以经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电力设备安装为主的“金城营造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小公司,在业界显得很弱小,王锦辉认准一个道理:要想干好就得玩命付出。揽到工程后,他每天吃住在工地,白天和工人们一起顶着炎炎烈日紧张劳作,渴了到水龙头上喝口自来水解解渴;累了找块阴凉地方席地而坐稍事休
息接着干;晚上工人们休息了,他还要挑灯研究图纸,辉不仅在香港站稳了脚跟,还将业务拓展到整个东南亚,公司迅速发展成拥有上亿资产的“香港金城营造集团”,王锦辉也成为香港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花甲之年投身慈善事业
生意获得成功,伴随着财富和年龄不断增长,王锦辉渐渐萌生出一个想法: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和自己当年一样念不起书,每天为了温饱而日夜奔忙的贫困者,如今自己有能力了,应该关注他们的生活,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做些事。他认为:金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些积累,只有将它反哺社会才更有意义!于是62岁那年,他毅然决定退居幕后,除大事上把把关外,将集团公司日常业务和管理全部交给儿子王国强打理,自己腾出
出席捐建的韶关学院音乐楼落成仪式
30
与孩子们
31
32
都对他赞赏有加并专门题词勉励。
2014年底,年过九旬的王锦辉提前完成捐建100所希望小学的宏愿,但他并没有停下善行脚步,还在为捐资助学不知疲惫地奔忙着。他说:“这是我的责任,不管别人如何评价我,能多做一点我就多做一点。”王锦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到贫困地区考察
王锦辉与孩子交谈

本文发布于:2023-05-31 19:56: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34206615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寒门之子王锦辉的慈善人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寒门之子王锦辉的慈善人生.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香港   安装   母亲   奔忙   水平   工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