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视听技术赋能下传统文化综艺的创新性表达

更新时间:2023-05-31 18:59:07 阅读: 评论:0

一、生存现状:泛文化类综艺成创新引擎
传统文化综艺的概念尚未形成公认的界定,本文讨论的传统文化综艺限定在以传统文化为内容核心,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定位的节目,从类型上可以分为益智竞赛类、情景表演类、游戏互动类、真人秀、综艺晚会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历史遗产,为文化类综艺节目提供了坚实的内核。在国产综艺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类节目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现,早期的《梨园春》《百家讲坛》等节目被视作经典,带动了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之后传统文化综艺开始改变沙龙模式,朝着更具娱乐性的综艺形态发展,《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也收获了不小的热度,一度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代表;2015年之后,《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朗读者》《见字如面》等一批节目的出现将文化类综艺推向了精耕细作的阶段,圈层细分、切口缩小、形式多元,实现了收视与口碑的齐飞;而如今的文化综艺逐渐探索出更为成熟
的发展渠道,以“文化+”的基本逻辑形成了多元素、多领域融合的繁荣景象,从最初以戏剧、汉字、诗词、成语为看点,到如今范围涵盖非遗、文博、文旅、古迹等更广阔范围的文化元素,呈现出“泛文化”整体态势,形成了一股庞大的文化合力。
当下出现的传统文化类综艺既有高口碑的“综N 代”,也有创作热潮中涌现的创新之作。总体来看,传统
文化综艺呈现数量增多、质量提升的态势,但同时面临着同质化严重、市场认可度低等危机。一方面,早期让人眼前一亮的特色已经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淡化,缺乏辨识度的节目也在创作热潮的裹挟中不断出现;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本身在趣味性、话题度上略逊一筹,口碑高而收视低的情况也是文化类综艺面临的一大难题。
传统文化综艺既有娱乐价值,更有教育价值,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文化自信等方面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在5G 网络逐渐普及,以及VR、AR、AI 等新兴技术逐渐成熟的时代背景下,一些优质的传统文化类综艺在技术赋能下于视听呈现上另辟蹊径,为综艺节目创新制作树立了标杆。
二、技术赋能下文化综艺形态的新气
象:打破界限的融合与再造
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是相较流行文化离大众日常生活更远,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往往节
奏较缓、内容更深,要求观众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体会和感受,在大众传播层面上存在的劣势更多,难免会“曲高和寡”。对于相对小众的文化题材来说,想要成功出圈、提升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内在逻辑其实与大部分综艺节目大同小异,而在故事叙事之外,新生
[关键词]视听技术    文化综艺    创新性表达
[内容提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综艺节目近年来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经历了明显的飞跃。在文化宣传和市场发展等因素的作用之下,传统文化综艺在不同维度上拥抱新技术,让传统文化主题避免落入“曲高和寡”的窠臼,利用新兴技术实现视听技术上的进步,打破观众与节目、内容与形式、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障碍,实现优质内容的输出。
■罗姣姣  李树楠
视听技术赋能下传统文化综艺的创新性表达
罗姣姣
李树楠
代的传统文化综艺在依托新技术进行丰富视听呈现上表现出强劲态势。
文化是精神活动的产物,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得以呈现,因此无论是诗词文字、风俗传说等非物质文化,还是服饰饮食、建筑文物等物质文化,都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呈现在数字屏幕上,而声音、灯光、电子以及随着科技发展出现的三维立体全息技术等多媒体元素则为内容呈现带来了视觉转向的可行性。电视语言具有声画一体的特性,在传播效果上对观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新技术的运用则让电视语言具有了更丰富的视听效果,能够让视听画面更加丰富立体且直观,打破观众与节目、内容与
形式以及地域、时间上的制约,增强传播效果。
(一)技术赋能:打破观众与节目之“壁”
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互动是社会动力的重要来源,个体通过群体聚集、关注共同焦点、分享共同的情绪体验等参与仪式互动,在此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形成群体团结,并达成共同的符号共识。[1]传统文化综艺在社会公众的文化认同上就扮演了一个搭建“仪式”的角色。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节目的舞台设计选取六瓣百合“六合六顺”的寓意,在其中融入数十种中华传统文化的设计元素,半环形的场地设置和穹顶式的舞台造型形成包围式的整体录制场景,在灯光、布景等舞美效果以及三维动画的配合下,针对不同的诗词打造各式场景,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之感,将诗词中细腻隽永的氛围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典籍里的中国》的舞台创新性地设计成270度立体结构,通过搭建多空间的叙事场景来展现穿梭古今的故事,打造出一种沉浸之感。《经典咏流传》第四季的表演舞台也升级为360度全角度空间,力求给观众带来更佳的视觉体验和代入感。新技术支持下的舞台设计用视听元素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也让观众与节目内容之间的距离缩短;观众被纳入到节目之中,与节目内容、嘉宾以及其他观众共处同一意义空间中;通过电视语言的演绎进行仪式构建,能让观众在节目营造出的视听环境中实现与嘉宾、演员的共情,实现文化意义的共享,建立起有关文化的“想象的共同体”。
为了进一步打破观众与节目之间存在的“壁”,更好地触达受众,文化综艺同样十分看重引导受众进行互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在“百人团”之外,加入“云上”千人团,通过5G和增强现实技术形成宏大的穹顶,千人团在扮演观众角色的同时还承担大众评审的责任,在扩宽节目设计的诗词内容话语空间之外,更大程度地丰富了屏幕前观众与现场内容的互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在网络端传播的节目利用终端技术设立专区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介绍,例如北京卫视与爱奇艺联合推出的综艺《上新了·故宫》在正片节目之外,还在爱奇艺开辟“解锁故宫”“VR(虚拟现实)故宫”等十大专栏[2],在吸引粉丝进行额外内容观看的同时满足了观众参与互动的需求。
(二)科技加持:延展内容与形式之下的类型样态
内容是综艺节目的核心,但形式的包装对内容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新生代的文化综艺对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裸眼3D、舞台三维动画、数字影像合成等技术开始普遍运用,在舞美上进行创新演绎,用科技手段将文化的厚重感烘托出来,让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光彩夺目的魅力,增强内容的感染力,进而引发观众共鸣。
不同类型的节目对技术选择有不同的偏重。在《登场了敦煌》《我的桃花源》《多情的土地》这类户外场景比重较大的节目中,航拍、智能拍摄等利于画面呈现的技术被普遍运用。《中国地名大会》第二季打出“千亿像素看中国”的招牌,在介绍南京、哈尔滨、厦门等城市时,运用VR技术将城市的风景
全貌以及园林湖泊、建筑街道等诸多细节展现出来,给嘉宾和观众带来直观的感知,配合节目中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民俗观念,打破观众的认知界限,拓宽其地理想象的空间。
而对于以室内场景为主的棚拍综艺来说,技术的运用更看重舞台场景的呈现。央视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从播出开始就引发了诸多关注,在对每一件文物进行全新阐释与呈现的过程中,新技术的使用都占有重要地位。第一期节目呈现的《千里江山图》整幅画卷在43米长的LED环屏上铺展延伸,巨幅画面带来的压迫感让人恍若身临其境,冰屏、全息影像、LED开合车台等新科技和设备共同助力视觉呈现,奠定了整体节目的基调。[3]2020年12月开播的《国家宝藏》第三季舞台更具视觉张力,例如张子枫饰演清代
女数学家王贞仪讲述“金嵌珍珠天球仪”的故事时,大幕和穹顶落下璀璨星雨,每介绍一组星象时舞台画面便变幻出星图,悬浮在人物的头顶和身前,让其具有了神秘色彩,也更好地诠释了古代天文知识;演员辛柏青饰演国立敦煌研究所所长常书鸿时,与敦煌壁画中的鹿王通过全息影像实现了同台,以戏剧化的形式展现了常书鸿为敦煌艺术奉献一切的高尚品格;青铜仙鹤的前世传奇中,对大秦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仙鹤与演员同台、在剧场上空盘旋,将家国故事与白鹤的意象紧密联系起来,让观众具有更强的带入感。第三季中许多场景都尽量将虚拟的形象利用3D技术呈现出来,节目标语所说的“让国宝活起来”也更为直观。
而《登场了敦煌》那些原本已经被凝固的壁画,不仅通过高清镜头得到360度的还原,还经过数字化的处理在画面中呈现出动态的优美,飞天神女们摇曳的身姿和飞舞的裙摆更大程度地展现了敦煌壁画的美感。在《传承者·中国意象》第二季中,“抖空竹”的传统技艺与对应的动漫视频相互呼应,舞台灯光营造出的宇宙星空场景与空竹上设置的荧光灯交相辉映,使空竹技艺在电视影像的重新建构下熠熠生辉。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新技术的加入让节目的质感得到提升,避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的同时也对传播效果的提升有显著作用。
(三)技术通变:链接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序列
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我国广袤的历史,悠远的时间跨度难免让当代人对历史的理解存在困难。以普通大众为目标群体的文化类综艺在内容的通俗化演绎过程中,为了拉近观众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体会文化魅力,时间距离就成为其重要的考量要素。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曾提出,“人们有着再现现实的永恒冲动”,而因为有了现代传播科技的支持,我们不仅能够“展现”“表现”现实,还可以“虚拟”现实。[4]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采用3D复现技术,让人们走进画里近距离感受古画的细节,同时相关历史故事也由明星嘉宾演绎复现,直观呈现在观众面前;《登场了敦煌》利用木版画动画的形式重现历史故事;《国家宝藏》中敦煌遗书《归义军衙府酒破历》的前世传奇演绎中,少女阿瑶与千年前的父亲在机位的旋转变换中实现了隔空对话。
为了实现古今对话,文化综艺十分注重时空之间的交错和融合。例如,《典籍里的中国》演员李光洁扮演明代专著《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与另一演员扮演的袁隆平完成了“跨越300年的握手”。两位专注粮食问题的科学家的互动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一个缩影,既展现了古人的科学智慧,又将当代的科技创新融会,将节目蕴含的继往开来、代代传承的精神内核以奇妙的视听画面呈现出来。
2021年春晚捧红以《唐宫夜宴图》为主的河南文物符号之后,河南卫视“元宵奇妙夜”延续了对河南文物的宣传,利用真人演绎唐宫夜宴中身着红绿襦裙的唐朝少女,将其融入博物馆真实存在的文物场景中,打造出跨越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巧妙碰撞,而这些仕女们也在对现实世界的好奇与摸索中与文物互动、与科技接触。歌手汪苏泷在城市CBD表演的歌曲中虽主打现代、青春元素,但当节目接近尾声时,身处现代的歌手与从古画中走出来的唐朝仕女通过光影投射产生交互,将古今之间的界限打破,建立起更具观感的文化输出形式。
传统文化综艺用新颖的形式将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呈现出来,现代技术的运用让视听媒介实现了对传统文化更全面地重构与再现,通过视听技术的包装进行的编码之后,观众的解码也有了更通畅的渠道。
三、文化综艺持续创新的新动能
文化类节目的批量出现与技术化的视听呈现手段、时代发展关系密切。一方面,当下我国面临着颇为
重要的文化自信建设任务,技术的革新能够为观众带来观看体验的提升,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文娱市场和科技创新都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提升节目的视听效果是市场和观众的共同选择。
(一)国家层面:弘扬文化、增强自信的要求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特别说明,将实施中华文化电视传播工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进行文艺创作,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大众亲和力的节目栏目。[5]在我国当前的传播环境中,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是国家文化顶层设计中的重要部分,而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对外传播对传统文化也有重点关注。综艺节
目是文化宣传的一部分,在我国的制度背景下受政策调控影响颇大,因此在制度的推动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获得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也背负上一定的时代使命。
从传播学的功能论上来看,大众媒介具有社会遗产的传承功能以及社会组织功能,借助电视或网络视听平台传播的传统文化综艺在这两个功能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节目立足于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积淀,利用先进的视听技术将华夏各地不同的文化元素呈现出来,扮演着推广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品格、引导现实价值的角色,凭借有选择的内容呈现来强化观念和价值传导,凝聚公众意志。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是通过观察他人显示的各种行为方法而产生的,而大众媒介就是很好的学习媒介。[6]传统文化综艺并不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但节目的出圈无疑能够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传统文化传播开来,在社会公众议题中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强调出来,进而引起大众的重视,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观念和行为。
(二)市场层面:受众认知水平提升,行业竞争激烈
在视听条件日益优化的时代背景下,受众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权被放大,在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上升。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传统文化综艺的观众选择消费产品的动机主要来自个人需求,而只有当节目提供的内容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时,传播才得以实现。
文化综艺大规模应用新兴视听技术需要一定程度的资本条件支持,而这离不开观众和市场的选择。如今大众知识文化水平和审美水平普遍提高,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在娱乐功能之外还能产生一定教育意义的文化综艺对他们来说也是增长见识、学习知识的选择之一。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大众主观上对民族精神文化的渴求有所提升,扎根于中华优质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凭借绚丽的视觉效果产生的代入感和参与感无疑能够满足观众在这一方面的需求。
另外,在综艺节目受众群体普遍处在生活节奏快、现实压力大的情况下,生动的数字化媒介技术能够给受众带来美的享受,满足受众在情绪上的需求。[7]在观众对文化类综艺表现出越来越高的认可度和
越来越强烈的渴求欲的同时,我国综艺节目的制作水平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双重作用之下,数量激增带来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而对文化综艺的制作方来说,技术的提升带来的是新的机遇,积极探索新的表达方式能够带来更具潜力的提升空间。
四、结语
伊雷特·罗戈夫认为,由于传播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在视觉和听觉的空间中建立起了“竞技场”,使得视觉文化在“观看状态的精神动力学”的新见解下赢得了极大的社会发展空间。[8]传统文化综艺在政策条件和市场诉求的作用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未来的文化类综艺还将朝着更加年轻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注释:
[1][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周杰.基于5W模式的《上新了·故宫》节目传播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110-111.
[3]文化自信的视听新表达— —《国家宝藏》的创新要素解构.
[4]宋超,赵凯.深水静流 1929-2009[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46.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平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丁程的意见》http:///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 htm.
[6][美]沃纳·赛佛林,等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 郭镇之,孟颖,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徐协,张琦.从“使用与满足”角度看文化综艺节目的受众接受心理——以《朗读者》为例[J].视听,2018(01):21-22.
[8]吕婧华.影像传播学与当代新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8.
[罗姣姣系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李树楠系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李丹阳]

本文发布于:2023-05-31 18:59: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307471860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视听技术赋能下传统文化综艺的创新性表达.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视听技术赋能下传统文化综艺的创新性表达.pdf

标签:文化   传统   综艺   节目   技术   观众   呈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