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节目创新的角度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

更新时间:2023-05-31 18:50:39 阅读: 评论:0

从节目创新的角度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
1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概述
1.1概念
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视技术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这种信息的进步为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此同时,随着电视节目需求的不断变化,综艺节目也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电视综艺节目,就是根据一定的主题,借助电子技术和艺术,将不同的体裁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电视的声光效应,改变电视的时空和独特形式,形成的各种艺术或非艺术形式。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形式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文化类综艺节目,它最主要的职能就是传播文化、共享新时代的和谐理念,探讨正确的世界观,它通过图片和声音,向观众提供各种三维信息,它是集教育、艺术、学理为一体的先进性电视节目。它不仅具有教育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娱乐的功能。文化类综艺节目以游戏、竞赛等形式向观众传达科学文化知识,引起观众对某种文化知识的关注,进一步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与艺术水准。
1.2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特征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传播的载体,可以极大程度上传播文化知识、新闻消息,为国家和政府服务,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电视节目中,文化类节目是向观众传播和普及优秀文化的重要渠道,而《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也作为典型的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而饱受关注,在如今的电视节目市场上发挥着无与伦比的积极作用。这些节目在带给观众极大的视听享受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向观众传达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了观众的思想高度,丰富了观众的人文精神。
1.2.1传播文化知识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并不是一档简单的电视节目,它的最终目的是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的先进文化,其内容基准是定位在文化上的。文化类节目在内容上不仅仅是竞技比赛或者人物访谈,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怀感染了很多观众。如通过《国家宝藏》,我们领会到了国宝的魅力和价值;通过《中国诗词大会》,我们感受到了中华古诗词之美,对诗词又重新燃起了求知欲;通过《朗读者》,我们了解到每个成功人物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成长史。
1.2.2兼顾教育与娱乐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和一般的综艺节目相比,并不只是单纯的为了娱乐而娱乐,为了综艺而综艺这种“泛娱乐化”的存在。文化类节目在综艺模式的外衣下,极大地减弱了综艺节目的娱乐性,更着重的是传达与承担教育功能,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使人更容易接受节目中所传达的讯息。《中华诗词大会》在竞赛中使观众既获得了参与其中的快乐又提高了对诗词的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见字如面》通过明星名人读书信让书信这个逐渐被我们淡忘的传递情感方式再一次回到大众的视野当中;《朗读者》让整天为生活奔波的我们停下脚步,回想自己的得与失,重新认真拿起书阅读。这些都是文化类节目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与教诲。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源远流长的文化教育带给这些文化节目以新的活力与创造力,可以让这些节目以其独特的全新面貌与人文精神感染大众,进一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1.2.3引发大众思考
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自身拥有一定的文化教育意义,因此它的受众面很广,从小孩到老人都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并在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引发他们的思考。在内容制作和
传播形式上文化类节目营造出一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织的意境,仿佛穿越一般,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节目中舞台的场景、人物、氛围,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而在节目《国家宝藏》中,其节目形式就是国宝守护人与国宝的一对一谈天。这些守护人多为演员、歌手,除了自带的知名度外作为演员、歌手他们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和临场发挥能力。每一件国宝都由国宝守护人简单介绍,然后以舞台剧的形式再现那个时代背景,通过演员的表演、音乐的渲染以及背景大屏的完美结合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感受文物所在的历史背景,相关人物故事,让观众为之动容,从而对文物加深印象,突出节目的主题,实现情感共鸣的最终结果。
1.3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实际上,对于文化电视综艺节目目前我国尚还没有具体的定义,因此,基本上所有包含文化元素的节目都包含在文化节目的研究范围内。在参考文献中,“文化娱乐节目”、“文化竞赛节目”和“文化真人秀”均称为文化电视综艺节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比较分析,结合特定历史阶段的典型代表案例,将文化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过程浓缩为以下几个阶段:
1.3.1综艺晚会时期和游戏互动时期
1960年《春节联欢晚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这样一档全新的、集文化、艺术、娱乐于一体的综艺节目一经面世就收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与支持。在《春晚》大获成功之后,譬如《正大综艺》、《综艺大观》等节目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获得了人们的支持,在引领大众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二个阶段是游戏互动时期。90年代,市场经济蓬勃兴起,公民的审美特性与新时代的文化观念都与之前截然不同,开始偏向于一些通俗易懂、活泼有趣的电视节目。因此,类似于《快乐大本营》这样的综艺节目应运而生,做游戏成为了当时的节目主流,每一期节目会定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下邀请一些明星,通过游戏、歌舞等方式来表现节目内容。这是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由艺术表演向游戏娱乐的第一次转型。
1.3.2益智博彩时期和“真人秀”大放异彩时期
90年代末,以《幸运52》和《幸福字典》为代表的游戏和娱乐节目从国外相类似的游戏节目中吸取经验,并将其本土化,深受观众喜爱。这些项目将知识、游戏和奖金结合起来,以提供信息和乐趣。通过设置高奖项来刺激观众的参与,大大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主题。以其新颖独特的表演形式赢得了观众的积极参与,在“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取向下,让很
多人体验到了亲自参与节目的快感,并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给予“家庭梦”、“公共基金”等情感因素的奖励,让观众对节目得到充分的了解。让观众能将文化与娱乐同时体验,鼓励观众积极动脑,和谐互助。第四阶段是“真人秀”的光辉时期。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追求个性和强调自我价值成为人们的基本诉求。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草根文化”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以民间选秀节目为代表的电视节目也引起了观众的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4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播放的口号是“高声歌唱”,该节目诞生后民选热潮高涨,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观众可以通过发短信的方式向自己最喜爱的选手投票,节目参与度不断提高。目前,现已选派出了周碧昌、张良英等众多流行歌手。2003年以来,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了《非常6+1》、《中国梦》、《星光大道》等节目。这些节目的节目定位主要集中在坚持梦想和勇敢面对上。这些节目在当时参与度和话题度都比较高,向观众传达了更高的价值意义,脱离了单纯娱乐化的模式。
1.3.3多元文化共融时期
第五个阶段是多元文化共存时期。12年到15年,真人秀节目的节目定位也发生了悄然改变,节目的主体已经不再是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平民百姓,而是舞台上熠熠生辉的网红
与明星,明星所带来的明星效应拉近了明星与粉丝之间之前高不可攀的举例,因此此类节目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渐渐的真人秀节目开始泛滥,广电总局对此自2011年起陆续推出“限娱令”限制综艺娱乐节目进一步发展,使节目的价值导向转变为如何引导观众关注社会主义价值观上,因此,《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也因此应运而生,《爸爸去哪儿》通过明星和子女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发了观众对于父亲这一角色的讨论,“超级奶爸”这一名词受到热捧,很多父亲意识到父亲这一角色在孩子成长期的重要作用。近两年,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引导和我国国力的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豪感逐渐增强,许多文化电视综艺节目应运而生。一批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经典”为宗旨的文化电视综艺节目进入了公众的视野。类似的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都以诗歌、汉字、文物为主题,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6年12月,“文化”等词突然热起来,引发了观众的热烈辩论。2017年12月,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在各频道同步播出,一度广受观众喜爱。
2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特点
现在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数量较多,因此本文选取了《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几个节目来进行深入剖析。
2.1同期收视率高
这些文化电视综艺节目收视率很高。根据CSM媒体调查的收视率数据,这些节目的收视率基本上是1%或更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该节目的平均收视率为1.77%。收视率稳定在每集1.5%到2%之间。此外,《朗读者》平均收视率达到1.06%,全网视频播放达到9.7亿次,《见字如面》单键点击超过3.6亿次。该节目吸引了不同班级的参与,在首映和重播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社会影响力大
节目话题关注度高,在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关注度上,对于《国家宝藏》等节目的阅览量与关注量早已破亿,阅读量更是高达51.2亿,#cctv朗读者#讨论人数405.8万,阅读量更是再创新高。《国家宝藏》近一年来一直在爱奇艺视频的热门搜索栏,《见字如面》在网络流量上更是居高不下,口碑优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这类型节目的豆瓣评分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的8.5,而关于“文化”、“创新”、“正能量”等等的讨论也吸引了大批网友前来围观,节目的大获成功也带来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广告、APP、线下活动也都进行的如火如荼。
2.3树立行业标杆的作用
在如上列举出来的几个节目例子当中,“文化+创造”的模式也带动了相关文化类节目的持续发热,也因此掀起了一阵“文化热”,其他的一些地方台也纷纷效仿,如浙江卫视与河北卫视也都先后推出了《一站到底》、《诗书中华》、《中华好诗词》等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节目,这些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在借鉴了几部成功节目的基础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3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
创新,即在现有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上独具匠心地提出具有个人特色见解,再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某种相关条件下,而改进或创造新的路径、事物、元素、方法、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2017年,央视《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火爆荧屏,掀起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热潮,也进一步引发了观众对文化创新类节目的关注与肯定,很多网友表示,节目内容使人眼前一亮。一档电视节目的成功有着很多因素,节目创新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本章从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两个方面来分析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
3.1从内容创新上看
3.1.1注重“内容为王”制作优质节目
在泛娱乐化时代,很多电视综艺节目制作方忽视节目内容,只顾追求表面刺激与享受,这种态度造成了目前很多节目庸俗、枯燥无味的现状。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节目数量上大幅增长,观众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想看的节目,这就造成了大量节目收视率低,无人问津的情况。因此,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要符合时代发展主流,符合大众需求,这样节目才会保持热度,才能一直保持其先进性。《见字如面》这类节目也正是符合观众对“内容为王”的重要性,它放弃了盲目追求高收视率、注重节目质量、真正打造大众化节目的原则。于2016年12月推出当日,腾讯视频就拥有了超过2000万的收视率。这个节目没有邀请大量的交通艺术家,也没有设置各种各样的游戏环节,而是找了很多知名演员作为拆信嘉宾,这些演员除了自身有一定的影响力之外有着极强的舞台表现力,能够很好的将信里面的内容有感情的朗读出来。通过对演员的解读,使两个生活在不同时空的人似乎在历史的某一点上相遇,削弱了书信内外的距离感,在书信中把观众带入了世界,真正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写作思想和情感。此外,节目中选取的大多数字母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
值,提高了节目的文化价值。例如,萧红在1941年写了一封信给她的哥哥张秀克。当萧红写这封信时,她的生命即将结束。因为日军的侵扰,原本在玛丽医院的萧红不得不转院至香港,在生命终结的前几天她依然心系国家,想到了自己以前和弟弟的点点滴滴,带着这些回忆和对弟弟的鼓励她写下了这封信。但是这样的拳拳之心、爱国之心将永远在中华大地上生生不息。

本文发布于:2023-05-31 18:50: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30239614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从节目创新的角度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从节目创新的角度看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节目   文化   观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