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中贾宝玉的精神分析解读
在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宝玉存在着双重叛逆者和愚顽痴情人两种特征。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宝玉作为叛逆者,他的反叛具有双重性.他在阶级上的叛逆,恰恰也是创作者曹雪芹内心真实抗争欲望的曲折呈现。宝玉对性别的反叛是对课文的不同解读,包含了对传统性别观念、行为模式的叛逆。《红楼梦》的主线是宝黛爱情,节选课文包含了宝黛的初见,这是全书伏笔所在,作者寓意颇深。宝玉从中呈现的是愚顽痴情人的特征,本文主要选取最能体现宝玉形象特点的两个典型情节:与黛玉似曾相识、摔通灵宝玉,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和拉康的镜像理论得出了宝玉与自我镜像的发现和异化、对阿尼玛原型的熟悉与认同、宝黛命运悲剧中的神秘父权力量这些新的特殊内涵。
标签:《林黛玉进贾府》;贾宝玉;精神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从贾宝玉的形象,传统的解读方式得出的结论较为浅层,而本文主要用弗洛伊德、拉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来解读高二语文课文中的贾宝玉形象,试图更进一步深入挖掘出贾宝玉身上的特点,下面将从双重叛逆者和愚顽痴情人两个角度来具体分析。
1双重叛逆者
1.1叛逆阶级——曹雪芹的“白日梦”创作。弗洛伊德认为创作活动就是作家的“白日梦”,是想象、虚构的过程,而艺术家将他自己精神生活的几股冲突之流在几个主人公身上表现出来,通过升华,力比多(性本能)通过社会现实允许的方式得到释放和满足,而宝玉的矛盾、痛苦、辛酸泪,恰恰也是曹雪芹的挣扎与彷徨。
文中有《西江月》词评价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祷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字面上句句是对贾宝玉的嘲笑和否定,从封建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贾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两首词句句都是反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贾宝玉人物形象的塑造恰恰也是创作者曹雪芹内心真实抗争欲望的艺术化曲折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