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易错点”提前干预的教学探析
作者:陈为烧
来源:《读写算》2019年第01期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出现“易错点”。本文就如何对易错点进行提前干预,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易错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1-0064-01
学生很容易出错或经常出错的知识点,我们称之为“易错点”。在教学中,对某些知识点,学生会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针对这些易错点,教师要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一些提前干预的策略来减少甚至杜绝这些错误的产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易错点,教师可结合学生学情了解学生犯错的本质,对这些易错点进行提前的干预,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困惑。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的初步探析,谈谈几点做法:
一、课前认真备课,明确“易错点”,设计提前干预方案
易错点的教学一直困扰着教师们,在备课时,教师应预测到学生学习本课时可能出现的错误,结合学生学情了解学生犯错的本质,研究出题目本身的特性和学生在某方面的能力欠缺。对这些易错点进行合理提前的干预措施,在课内讲解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减少学生学习的障碍,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困惑。对于初中数学中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备课时,教师要做好提前干预方案,揭示错误的本质,从而有效控制错误的发生。
二、提高课堂效率,弄清“易错点”,揭示问题本质特征
新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时,常常漏掉2,针对这个易错点,教学时教师若能有针对性的提前干预,引导学生参与探索过程,设计如下教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