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的困惑
上学期,我成了一名兼职的科学教师。自从任教以来,忙碌了,也充实了,并接触许多以前从很少接触的领域,留意了许多就在身边却被忽视的现象,想起了许多曾经学过却早已忘记的内容。自己的知识充实了不少,所教的内容也有意思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困惑,这些困惑并不是我一人的困惑,可能是大多数科学老师都会遇到的问题。
一、自身科学知识匮乏产生的困惑
由于现任的科学教师都是语、数、英的专业教师,对原专业可以说非常熟悉,对新的科学知识就不太了解,甚至是根本不了解。在任教之前,并没有对各位教师进行过相关知识的梳理、培训,自然只能靠各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边学边教。但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们不可能系统学习科学教材所涵盖知识,只能需要什么学什么,根本谈不上专业。在给学生解释某些问题的时候,往往力不从心,只能就事论事,不能很好的拓展或与相关知识相联系。因此在教学中不免会产生不少的困惑。
二、多学科统一与深度的困惑
现在使用的科学教材比较强调的是知识的广度,而削弱了知识的深度,可以说是一本科普读物。但现在使用的科学教材中是初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中所涉及到一些现象。所有的练习几乎都是原来各学科的老题的拼盘,如果就课本内容讲解的话,很多题目都无法做,但如果按原来学科的深度讲解,又怕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在教学中深度往往无法把握。往往在讲到自己学科内容的时候就容易无限制的加深,而在讲到其他学科的时候就只能停留在表面,自然产生了不少的困惑。
三、知识探究、教学方法转变的困惑
只要有中考、高考存在,应试教育就不可避免。对于中学老师来说,要面临中考,他们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都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现在小学科学老师所教学生都是接受式教育,他们没有探究学习的习惯,没有操作实验的技能,更谈不上探究学习、发现现象的高素质。在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中,他们中的多数人是出于好奇而不是为了探究和学习,抱着看热闹想法的学生也不是少数;真正要动手探究时,很多学生便不知如何下手,尽管教师多方启发,甚至帮他们做完大部分探究活动,也只有少数学生艰难地完成整个探究活动,但仍不知真正的实验目的、实验结果,也不能用
语言把整个实验步骤解释清楚。无论是探究的人数还是探究的过程都很难做到全面,探究活动常流于形式,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新科学教师不仅面临学科知识的挑战,更要面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挑战。虽然理论都有,但要变成实践往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十几年来形成的习惯也很难在一时间改变,因此常常会出现“新鞋老路”的情况。
四、不被重视的困惑
科学课涉及内容之广,它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内容;科学课学习时间之长,从小学4年、初中3年的时间;科学教师教得之辛苦,知识量之大,课时少。然而科学课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困惑是有的,但我们也不能整天面对困惑而束手无策,更不能只是怨天尤人或整天发牢骚。常言道:“方法总比问题多”,科学教师们应积极行动起来,想办法走出困惑。
一要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不仅要学习相关学科知识,更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方法,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尽快完善,使教学理念、方法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二要加强本校集体备课,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师的优势,发挥集体的力量,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同时加强
校际之间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三要利用网络,现在互联网上的科学信息资源已非常丰富,网络进教室进办公室也已基本实现,所以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当然只靠科学老师的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校高度重视、上级有关部门加大硬件投入,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相信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所有的困惑都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