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更新时间:2023-05-31 13:10:08 阅读: 评论:0

《重⾛: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
近⼆三⼗年,关于西南联⼤的⽂学、传记、纪录⽚层出不穷,在这个被不断重述的过程中,“西南联⼤”也在逐渐传奇化、神圣化。2018年,青年作者杨潇做了⼀个了不起的决定:他要重新踏上这条西迁的长路,他要把这段历史经验中的真实细节传达给21世纪的读者。
2021年,这部50万字长篇⾮虚构作品《重⾛》出版,作者把⽬光投向联⼤学⼦的西迁之旅,为我们挖掘了在“传奇故事”之外,他们的⽇常⽣活是什么样的?他们的爱好和偏见是什么?这⼀群中国最出⾊的知识分⼦,他们如何理解和处理国家与⾃我的危机?在从长沙前往昆明的公路上,在与西南各族民众接触中,他们对“国家”与“⼈民”的理解产⽣了怎样的共振?
这是关于⼀个作家徒步重⾛西南联⼤之路的故事,也是⼀部融合了旅⾏⽂学、⽂献综述、亲历者⼝述史、⽥野调查的跨⽂体著作。对于80多年前的⽂献资料、⽇记、信札、回忆录等,作者均下过⼀番剔取爬梳的功夫。
从长沙、益阳、常德、桃源,到黄平、贵阳、曲靖、昆明,封⾯上的这条1600公⾥长路,是杨潇的徒步路线,⽽封⾯背后,则是长沙临时⼤学西迁⼊滇的路线图,两场“徒步”相互映照,形成⼀个历史与现实的奇妙呼应。
在历时68天的徒步旅⾏中,杨潇拜访了其中⼀些在世者,来到燕⼘荪和⾦岳霖谈论维特根斯坦的⼩阳台,按图索骥寻找旅⾏团的踪迹,试图在古今之间建⽴对话。沿途⼭⾊、⽔光、鸟鸣、⼈语与历史上⾛在同⼀条路上的流亡者所见所闻渐渐重叠、交织,乃⾄对话、共振。
在阅读中,我感受到杨潇被⼀种“怀有忧虑”的责任感所驱动,不仅在于他极具执⾏⼒的徒步和书写,还在于他将此视为⼀项“⼯作”,并制定了计划。在书封内页,他留下了⾃⼰的电邮,希望如果读者⾥有⼈发现了旅⾏团学⽣下落的线索,请联络他。
回到1937年的夏天,在“湘黔滇旅⾏团”成员中,你会看到许多熟悉的名字——闻⼀多、朱⾃清、钱穆、穆旦、吴宓、冯友兰、⾦岳霖……有的⼈可能还不太熟悉,另外⼀些⼈已经成了“历史的失踪者”。不管熟悉与否,都不影响你细细品读
友兰、⾦岳霖……有的⼈可能还不太熟悉,另外⼀些⼈已经成了“历史的失踪者”。不管熟悉与否,都不影响你细细品读这本书。在杨潇笔下,熟悉的⼈物有新的惊喜,不熟悉的⼈物令你产⽣相知恨晚的感叹。
⽐如吴⼤昌,我此前并不知此⼈,作者杨潇对这位长寿的⽼⼈进⾏了深度采访。在⽇寇侵占北平后,北京⼤学、清华⼤学与私⽴南开⼤学,⼏经周折,落脚长沙,合组办学,史称长沙临时⼤学或临时⼤学,清华⼤学机械系的⼤⼀学⽣吴⼤昌也来到长沙,但⼯学院离长沙城区较远,如果因事进城,返校时错过开饭时间,还可以到厨房要⼀碗⽶浆,就着免费供应的⾖豉炒辣椒下饭。吴⼤昌⾄今仍对这些⾖
豉念念不忘,后来学校搬到了昆明,条件越来越苦,有时候⼀整个学期吃不上⾁,连续许多顿都吃盐⽔煮⽩萝⼘,这时他就特别馋⾖豉,“那全都是油啊!”
长沙临时⼤学虽条件艰苦,却留下了不少美妙回忆。英国诗⼈燕⼘荪,在临⼤开设了“英国诗”和“莎⼠⽐亚”两门课,课上第⼀本读的是《奥赛罗》,⼤家都没有书,燕⼘荪就凭借⾃⼰的记忆,整段整段背出来,写在⿊板上给⼤家念,好奇的学⽣们纷纷去围观这位剑桥诗⼈的风采与谈吐。听课者之多,学⽣不得不挤在茅屋的⾓落,和另⼀位学⽣合坐⼀把椅⼦。
在黔东南的施秉县,旅⾏团还对苗族⽂化进⾏了⼀番细致考察,某种程度上助推中国知识界把⽬光投向农村,投向边地。在接踵⽽来的思索中,他们⾯临的问题是:我们是谁?我们与“平民”的关系如何摆法?什么是民众有的⽽我们却没有的?……这些问题的答案迄今仍是当代中国知识分⼦阶层的思想基础。
读完《重⾛》会发现,杨潇为我们搭建了⼀道桥梁,让今⽇中国的年轻⼈更多体会到,80多年前的这⼀群堪称“中国最强⼤脑”的精英学⽣,他们为什么⽽⾛?在西迁路途上他们⼜经历了什么?战乱频仍的年代,每⼀个知识分⼦都⾯临“流亡”的抉择,时代裂变之际个⼈能动性的发挥,本⾝就是个有趣的课题。因此,与地理意义的公路同样重要的,是中国最出⾊的⼀代知识分⼦的⼼灵之路。
毫⽆疑问,湘黔滇旅⾏团的“长征”是英雄主义的。最终,这⼀批知识青年在⾯对投笔从戎的同辈时,会
从内⼼相信:参加徒步、继续读书也是⼀种爱国表现,既是逃难,也是进军。他们在路上不断遇到平津书斋⾥⼀辈⼦也不会遇到的⼈,以⾄于让闻⼀多摇着头发出这样的感叹:“(以前)过的是假洋⿁⼦的⽣活,和⼴⼤的⼭区农村隔绝了……虽然是⼀个中国⼈,⽽对于中国社会及⼈民⽣活,知道的很少,真是醉⽣梦死呀!国难当头,应该认识认识祖国了!”
与之相⽐,在和平安逸的年代⾥,我们就真的认识⾃⼰的祖国吗?或许我们所知的全部,只是记忆中的疆域,⽽记忆充其量只不过是个“残缺不全、偏邪不正的储藏所”。从屏幕到线下,我们都⽣活在⼀个个⼩圈⼦⾥,从微博热搜、公众号和短视频⾥,观看⼀个个⽀离破碎的奇观式的中国。试着回想,你有多久没有闻过平原上青草、树⽊和泥巴地的⽓味?多久没有见过⾼耸的⼭丘与流⽔?多久没有看到过祖国的光线与颜⾊?
梭罗说:“只有我的双腿迈开时,我的思想才开始流动。”1938年与2021年,两个看起来并⽆关联的年头,⼀个是国家民族的危机时刻,⼀个是旅⾏变得⽇益困难、物理空间变得逼仄、个⼈⼼灵难免荒芜的时刻,杨潇选择不断⾏⾛、书写,⽤真实的⽣命体验去追问:我们“尚能⾛否?”我们还能以怎样的⽅法抵达⽣活的真实? (朱蓉婷)

本文发布于:2023-05-31 13:10: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5098081791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长沙   中国   熟悉   作者   西南   在于   昆明   投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