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唯一一条自东往西流淌的河大汶河

更新时间:2023-05-31 05:55:54 阅读: 评论:0

中国山东唯一一条自东往西流淌的河大汶河大汶河,古汶水。发源泰莱山区,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自东向西流经莱芜、新泰、泰安、肥城、宁阳、汶上、东平等县、市,又经东平湖流入黄河,全长208公里,流域面积8536
平方公里。自泰安大汶口至东平县戴村坝为中游,戴村坝以下为下游,现为大清河(另文)。
大汶河中游自东平县接山乡鄣城村南入境流经东杨郭庄、西杨郭庄、后口头、前口头、齐村、
刘所至戴村坝,长12公里,为东平所辖河段。大汶河属季节性河,流量差异大,防洪流量7000米3/秒,平均年经流量18.83亿米3,每立方米含沙0.53—3.12公斤。
河是我国名川之一,古称汶水,简称汶河,全长208公里,总落差362米,流域面积8537平方公里。上游(牟汶河):汶河自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以上称上游,流域形如扇,面积5655平方公里。源头众多,有'五汶'之称,是汶河主要集水区。
中游(大汶河):岱岳区大汶口镇至东平县南城子村北戴村坝为大汶河中游。游域略成方型,
面积1170平方公里。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
下游(大清河):东平县戴村坝以下至河口段为大汶河下游,又称大清河。流域面积1712平方公里。此
段为平原河道,因受黄河、汶河泛决影响,历史上河道多变,流向不一。1855年黄河夺清入海后,这段河道屡经变迁和治理,才形成今日独流入东平湖的大清河。
大汶河,历史上流域及名称多次变迁。北魏时期,汶水是济水的支流。入东平境后,经鄣城西南、桃乡城西(今戴村坝址),过无盐城(今无盐村)南,西南经寿张城(今霍庄)北、安民
亭(小安山)南
,入济水。北宋时期,梁山泊(古大野泽)以北的济水(北清河)与汶水合流,又名大清河,
汶水成为大清河的支流。宋咸平以后,黄河多次溃决。东平城南二汶入济河道淤塞,一绕东平
城东,夺漆沟下游北流;一绕城南相会于马家口,全流至清河门入大清河。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开复会通河,引汶济运,宁阳以北筑城坝,以遏入之流;坎河口以南筑戴村坝,以遏入海之路。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夺清入海后,汶河成为黄河下游最末一条大支流。汶之入黄口又北移鱼山。建国后,大汶河自鄣城以东倒沟子埝堤入县境。1958年东平湖水库建成后,汶水漫坝会大清河入东平湖,经陈山口出湖闸入黄河。从鄣城至戴村坝,沿河绿树成荫,水草旺盛。河沙是这一带的丰富资源,沿河沙场密布,取河之沙是群众多种经营增加收
入的重要项目.
大汶河水流湍急,座湾迎溜险工较多。1884年(清光绪十年),开始在城、石梁等处建丁坝(挑水坝)6座,多以灰土筑成,少数是干砌石。建国前,全河已有护岸工程6处、残缺丁坝10座。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加固杨岚角(今明新村二
号坝)、障城、刘家所等丁坝和三角坝,对石梁和桑安口险工做了抛石护坡。1951年岁修加固险工25处。1952年宁阳、肥城、东平3县对险工进行一次较大整修,新建丁坝7座,重修1座,整修加固5座,砌石护岸746米,抛石护岸38米,砌石护基745米,抛石护基43米,共用石2.2万立方米。此后逐年整修、改建、扩建,至1985年底,两岸共完成砌石护岸、护滩长27.7公里。建丁坝35座,建三角坝6座,其中灰土坝2座,砌石坝4座。
近几年随着沿岸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沿途的煤矿,对大汶河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整条河流已经
成为了臭水河。企望有关部门能够正视大汶河的环保问题。

本文发布于:2023-05-31 05:5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483754609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国山东唯一一条自东往西流淌的河大汶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国山东唯一一条自东往西流淌的河大汶河.pdf

标签:大汶河   汶水   大清河   汶河   黄河   河道   东平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