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湖
下图为“我国第四纪盐湖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盐湖密度最大的地区是:
A.A2 B.B4
C.C3 D.D3
2.下列关于我国盐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盐湖的形成,主要受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影响
B.我国盐湖的分布边界与500mm年等降水量线完全不吻合
C.盐湖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区
D.盐湖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
1.A 读图,根据图中我国盐湖区界线,盐湖亚区界线。我国盐湖密度最大的地区是A2区,即昆祁盐湖亚区,A对。B4区是阿拉善盐湖亚区, C3区是呼伦贝尔盐湖亚区,D3区是运城盐湖亚区,盐湖密度较小,B、C、D错。
2.A我国盐湖的形成,主要受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影响,降水少,蒸发量大,盐分在水体中积聚形成,A错。根据图例,我国盐湖的分布边界与5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B错。盐湖大多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地区,C错。盐湖主要分布在非季风气候区,D错。
阿塔卡马盐湖位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的阿塔卡马沙漠中,原为大洋底部,后因地
壳运动形成内陆湖。其富含硫化钾、硫酸锂等多种矿产资源。某公司采用卤水蒸发法开发该湖中矿产资源成为世界盐湖资源开发的典范。图为该沙漠盐湖的卤水蒸发速率图。据此完成下题。
3.阿塔卡马盐湖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A.位于沙漠地区,风将沙漠中的矿物吹入湖中富集形成矿产
B.大洋底部抬升为内陆湖,周边岩石矿物通过流水等汇入湖泊
C.火山喷发带来丰富的矿物元素,通过化合作用形成各种矿产
D.盐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造成各种矿产资源富集
4.由图判断,与阿塔卡马盐湖卤水蒸发速率变化关联性最小的因素是
A.气温 B.湖水密度 C.天气 D.海拔
3.B 根据材料,阿塔卡马盐湖原为大洋底部,后因地壳运动形成内陆湖。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是大洋底部抬升为内陆湖,周边岩石矿物通过流水等汇入湖泊,B对。A、C、D错。
4.D 由图判断,气温高,蒸发速度大。湖水密度大,蒸发速率小。天气影响气温高低,气温、湖水密度、天气与蒸发速率关联性大,A、B、C错。盐湖位于沙漠中,海拔不变化,与阿塔卡马盐湖卤水蒸发速率变化关联性最小的因素是海拔,D对。
2011年9月14日,位于可可西里地区的卓乃湖发生溃决,洪水经冲出的洪沟和库赛河流入库赛湖,9月20-30日期间,库赛湖因水量急剧增加出现湖水外溢,并导致其下游的海丁诺尔发生类似情况,湖水最终汇入盐湖。如果盐湖也因为来水量持续增加而外溢,汇入楚玛尔河,则卓乃河将成为长江的最北源,下图示意盐湖及周边地区湖泊水系。据此完成下
列各题。
5.科学家发现2011年9月盐湖增加水量远小于卓乃湖溢出水量,原因最可能是
A.沿途气候干旱,蒸发强烈 B.灌溉农业区用水量多
C.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截留 D.经河流流入其他区域
6.2011年9月前后,流域面积基本没有变化的是
A.卓乃湖 B.库塞湖 C.海丁诺尔 D.盐湖
7.一旦盐湖湖水外溢,将
A.增加该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B.可能影响长江水体的水质
C.利于青藏铁路路基的稳定 D.提高周边地区土壤的肥力
5.C 从材料中可知,卓乃湖溃决之前,上游的3个湖泊均为内流湖,可以判断三个湖泊相互独立,无水系沟通。卓乃湖溃决后各湖之间形成河道,说明该湖溃堤使得湖泊的水位上升,突破了原来地形的限制,形成联系,则可以判断库赛湖和海丁诺尔湖对卓乃湖来水截留是主要原因,故选C。
6.A 从材料中可知,卓乃湖溃决之前,上游的3个湖泊均为内流湖,可以判断三个湖泊相互独立,无水系沟通。卓乃湖溃决后各湖之间形成河道,使得下游湖泊间形成了一个流域,面积均有所增加,只是最上游的卓乃湖流域面积不变,故选A。
7.B 一旦盐湖湖水外溢,将成为长江的最北源,由于湖泊为内陆湖,湖泊的含盐量高,盐湖水外溢汇入长江后,长江水质发生变化,对于区域的水资源总量没有影响,会影响青藏铁路路基的稳定,对于土壤肥力无关,故选B。
盐湖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北部,以产盐而得名。2009年9月,卓乃湖溃决,此后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由各自独立的流域转变为一个整体的流域。读盐湖集水区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8.盐湖含盐量高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终年高温,蒸发强
C.入湖淡水少,稀释作用弱 D.地形封闭,湖水难以流出
9.卓乃湖溃决后,盐湖面积的变化可能会导致
A.周边草地等生态系统破坏 B.周边地区昼夜温差增大
C.湖泊水体盐度升高 D.兰新铁路风沙威胁加剧
8.B 本题主要考查盐湖的成因,读图可知,该盐湖位于可可西里东北部,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A催。蒸发强,但是由于纬度和海拔较高,冬季气温低,夏季凉爽,B错。入湖淡水少,对于盐类物质的稀释作用弱,C对。地形封闭,四周高,湖水难以流出,盐分长期积累形成盐湖,D对。故选B。
9.A 由题目可知,卓乃湖溃决后,各湖互相连通,盐湖的含盐量会降低,周边草地等生态系统会破坏,A对。由于盐湖面积扩大,周边地区昼夜温差变小,B错。湖泊水体盐度降低,C错。盐湖东部为青藏铁路,盐湖面积变化与兰新铁路关系不大,D错。故选A。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可可西里盐湖,近年来面积增大了近105km2。与此同时,与可可西里盐湖经河流相通的上游的卓乃湖湖水溃坝外溢,4年间缩小近100 km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0.卓乃湖湖水外溢、面积缩小的原因可能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冰雪消融 ②地壳下沉运动
③地震、湖水侵蚀等引起溃坝 ④当地降雨量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可可西里盐湖面积增加对当地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①破坏湖岸附近的草场资源 ②腐蚀临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③居民饮用水水质下降 ④由干旱区变成湿润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C气候变暖导致的冰雪融化及逐年增加的降雨量,地震、湖水侵蚀等引起溃坝是卓乃湖湖水外溢、面积缩小的原因,故C项正确;湖水外溢、面积缩小与湖水量有关,与地壳下沉运动无关,故②错误,排除A、B、D项。
11.D 可可西里盐湖湖水含盐度高,无法被居民作为饮用水,故③错误;湖水增加会淹没
周围的草场资源,对淹没区草场造成破坏,故①正确;还有可能腐蚀临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故②正确;因湖水增加,蒸发量加大,故由干旱区变成湿润区,④正确。综合选项,D项正确。
西藏阿里地区多盐湖,湖岸自然结晶了厚厚的盐层。当地居民选择春夏之交到盐湖直接取盐装袋。下图示意当地居民的主要取盐地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西藏阿里地区盐湖的主要成因是
A.冰川侵蚀,积水成湖 B.地壳断裂,降水汇集
C.河流堰塞,河水汇集 D.地壳隆升,海水外泄
13.当地居民选择在春夏之交取盐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湖泊水位低 B.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
C.降水丰富,河流携带盐类充足 D.湖水温度高,入湖取盐便利
12.D据海陆变迁规律可知,青藏高原一切是汪洋大海,后来地壳上升,海水退出,一块看不到边的内陆盆地就出现了,发展成盐湖。故选D。
13.A牧民到盐湖取盐的季节一般选择在春夏之交,此时,由于水位低、蒸发量大,盐床裸露较多,盐比较丰富,且易开采。故选A。
山西省运城市的河东(汾河以东)有一盐湖,被称为中国“死海”。该盐湖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千米,宽约3~5千米,面积132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从成因看,河东盐池的类型是
A.堰塞湖 B.冰蚀湖 C.构造湖 D.火山口湖
15.河东盐湖是山西主要的产盐区,从自然条件判断,其产盐最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C由资料可知湖泊出现在汾河地堑带中,所以湖泊是一个构造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冰蚀湖,在高山或高纬地区,冰川运动过程中刨蚀、掘蚀地面产生的凹地积水形成的湖泊。火口湖,指火山在喷发后,于火山口积水而形成的湖泊。选C正确。
15.B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相对少,气温最高在7月,夏季蒸发旺盛,利于晒盐。选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