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与子路的冲突看“文终胜质”
作者:任晓阳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06期
摘要:孔子和子路分别是“文(礼)”与“质”的代表。孔子与子路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文”与“质”的冲突。文章从“陵暴孔子”、“心服而退”和“结缨而死”这三个故事着手,描绘出子路从“质胜文”到“文胜质”的成长史,表达了孔子通过“礼”的教化,使得子路渐渐退去“野”气,一点点地朝着“礼”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孔子 子路 文(礼) 质 冲突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088-01
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人,“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史记》)虽然孔子最喜爱的弟子不是子路,但是子路却是最受孔子关注的,也是最有培养价值的一个弟子。关于子路的记载始于《论语》,此外《礼记》、《说苑》、《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等也多有提及。仅在《论语》一书中,子路就出现了40次,是孔门弟子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其中,记载最多的则是孔子与子路的冲突。
孔子推崇“文质彬彬”的这一理想的君子形象,而孔子对子路的评价却是:“质胜文则野。”(《论语·雍也》)我们可以把孔子和子路分别看成是“文(礼)”与“质”的代表,孔子与子路的在言语上的冲突也就是“文”与“质”的冲突。然而这些冲突过后,孔子用“礼”对其说教,使其莽撞的个性渐渐的淡化,即“文终胜质”。何仟年在《古籍中的子路形象及其文化意蕴》一文中对“质胜文则野”的解释是:“质是先天的本质,文是后天的习得,徒具本质而后天学习不够就是野。”何仟年认为“野”的引申义是朴野、粗鲁。儒家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一个人是需要后天的教化的,即“礼”的熏陶,而不能只停留在浑朴的阶段上。我认为这里的“文”也可以解释为“后天的教化”,即“礼”的教化。孔子就认为子路在具有先天本质的前提下,更应该加强后天的教化,如果后天的教化与引导不够,就会变得粗鲁与野蛮。子路虽在“文”这方面比较弱,但“质”方面是被孔子所认可的。孔子作为“礼”的代表,对子路的“质”加以教化与引导,如此子路便会更加成熟与稳重,并能更快的步入“礼”的正轨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