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义论语解读——颜渊篇第十二
【题解】
本篇取“颜渊问仁”句“颜渊”两字为篇名。
上篇是孔子对众弟子的评述。本篇是孔门教学篇。记载弟子问先生答,他人问弟子答,弟子问弟子答。本篇较为充分地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或教学方法,可以从六个方面去理解。
一、问仁4章。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四弟子问仁,孔子分别答以“克己复礼”,“敬恕无怨”,“仁者言讱”,“仁者爱人”。
二、问政4章。子贡、子张、景公、季康子四人问政,季康子问政两次。孔子分别答以“足食足兵民信之”,“君臣父子之位正”,“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政者正也”。“德风德草之辨”。
三、问人格修养3章。司马牛问君子,孔子答以“不优不惧”。子张问“士之达”,孔子答以“闻” “达”之区别。子贡问友,孔子答以“忠告善道”,可则友,“不可则止”。
四、问道德修养3章。子张问明,孔子答以不行“浸润之谮,肤受之愬”。子张问崇德辨惑,孔子答以“忠信、徙义”为崇德,辨善恶为“辨惑”。樊迟问“崇德、修慝、辨惑”,孔子答以“先事后得”为崇德,攻己之恶为“修慝”,克己之忿为“辨惑”。
五、孔门弟子答问。卫大夫棘子成向子贡问“文” “质”关系,子贡以“文质兼备”答之。鲁哀公向有若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以“百姓不足,君孰与足”答之。司马牛向子贡问“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答之。
【原文】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④,请事斯语矣⑤。”
【注释】
① 克己:克制自己,指修己。复:实践,实行;复礼:践行礼仪。 ② 天下归仁: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归:归顺,这里作“赞许”讲。 ③ 目:具体的条目,纲目。 ④ 回:
颜回。古人自称用名。不敏:不聪敏,迟钝,笨。 ⑤事:从事,实行,照着做。斯:这,这些,代词。
【语译】
颜渊问怎么去实践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仪,这就是仁。一旦都能这样做,天下就会归顺于你的仁治,实践仁德全在于自己,难道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践仁德的具体细目。”孔子说:“不合于礼度的事不看,不合于礼度的事不听,不合于度礼的话不说,不合于礼度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够聪明,请允许我照您这些话去做吧。”
【解读】
颜渊问仁章,是孔子学说的核心章节,它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克己。二、复礼。三、“为仁”。
这一章孔子所谈是儒家文化的主体内容。颜渊是孔门高足,修炼至为完善。我们可以说跟任何弟子对话,总有许多因材施教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说孔子的谈话都是根据对象的不
同,而谈话的内容则有所偏重或取舍。这一章与颜渊的谈话,我们则可以说纯粹是孔颜之间进行的一次理论探讨。尽管颜渊说:“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但孔子绝无对颜说你应该非礼勿视、听、言、动之意,因为颜渊的确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修炼极高的好弟子,若再对颜渊讲一通这一类有所指的话,那就不合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了。若四目之言是对子路,子张谈,或许有“因材施教”之意,对颜渊谈的确是一次纯理论探讨。因此,我们认为这一章内容有关宏旨,细述如下:
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即《大学》所说的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八目贯穿于一个“仁”字,“仁”是孔子道德学说的核心。明德,即彰明仁德于天下。“亲民”,即推行仁德于民众。“至善”,即行仁德之最高境界。格物,研究事物;正心,即正是非善恶之心;诚意,即以仁善为本心而使意念诚挚;修身,即修仁善之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均应以仁为核心。三纲八目皆以修身为本,“仁”是三纲八目的核心,贯穿于三纲八目的自始至终。修身是三纲八目的根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目的是修身,修身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前者的终点,又是后者的起点。修身在孔门看来,既是目的,又是方法。佛教、道教均以修身为目的。儒家把修身同时作为“齐”、“治”、“平”的起点
或方法(或曰“手段”)。修身,即“修己”,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即《大学》“修”、“齐”、“治”、“平”,“修己”是方法,是手段;“安人”、“安百姓”、“齐”“治”“平”是目的。“修己”即“克己”,“克己复礼”即“修己以敬”,礼即“尊卑长幼之序”,礼者,制中之器。礼则是中规中矩,合乎事物运动变化中的尺度,礼即规则,法度。“复礼”用于对人,则表现为“敬”,“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即“敬”。敬人,方可“安人”,方可“安百姓”。复礼,即履礼,践礼,行礼,以礼为准则,方可“安人”,方可“安百姓”。所以“克己以复礼”即“修己以敬人”,均是修身的范畴,只有修身,克己,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安人”,“安百姓”。“修身”“修己”“克己”,浑言之,三辞一意;析言之,三辞又有微殊。“克己”之力来自于内,“修己”“修身”所修之力来自于外。“修己”与“修身”又有微别,修己,强调内心的修炼,修身是第三层次。“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即为仁为克己,修己,修身而得,不必苛求于其他。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目之所视,耳之所听,口之所言,身之所动,“视、听、言、动”不是不看,不听,不说,不动,只是言必中,动有矩。视听言动要中规中矩,恰当适宜而已,即“礼”。礼乃制中之器,视必正,听必聪。视听言动,符合礼仪法度,中规中矩即可。非钳制而不能为,不可为,只是要求动必合矩。
另外,人们在批判孔子的时候,引用最多的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听言动”的文字,认为他是对人性的扼杀,个性的束缚。我想谈一谈束缚,人们希望自由,十分渴望西方的自由。其实我们对“自由”的理解十分偏颇,以为“自由”就是个性张扬,为所欲为,我行我素;“自由”就是无拘无束,率意而为。其实大错特错,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对人是没有束缚的,是绝对的自由,美国的法律苛细繁杂,大家是清楚的。美国表面看似乎是自由,但你稍逾规矩,可能就会碰到法律问题。人生在任何一个社会,不受束缚是不可能的,只是看这个束缚是来自外部,还是来自内心的。来自外部,是一种强制性的,来自内部,是一种自觉行为的修炼。一种良好的道德已养成习惯了,也就谈不上束缚了。比如说“守信”,对一个不守信的人来说,是有束缚的,对一个恪守信誉的人来说,则是一种习惯。比如说“善良”,对一个忠厚善良的人来说,他举手投足,唯善是举,纵心所欲,亦不逾矩,也就谈不上束缚了。所谓束缚,对于一个缺或者说没有道德规范习惯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大了。一个道德修养极高的人,他从来就不受小的道德规范的束缚,他们甚至可以做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意思是说,大的道德规范不能冲破,小的道德随机应变一下,则没有什么不行的,孔子见阳货,见卫灵公,见叛臣公孙弗扰等一系列行为,就是他灵活性的一面,孔子虽受道德规范的约束,但他也很灵活,束缚是大的要求,灵活则是对小原则的突破,有了束缚,求其变通,也就很自然了。
另外,束缚也是一种规范,有人把孔子对人的行为道德的规范,理解成对人的思想的禁锢,试想,天下任何一种思想都是意在对人的行为或品德规范或要求。如果将对人行为道德的规范,视之为禁锢,天下就没有一种文化或一种思想不是在对人进行禁锢,话又说回来,人本有善恶两面,如果没有对“恶”的规范、禁锢,任其“恶”行天下,那么天下将是一番什么景象呢,人们所说的不受规范或禁锢的人将对你或每一个人带来的是什么呢,带来的只能是灾难。
【原文】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①,使民如承大祭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③,在家无怨④。”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① 大宾:贵宾。 ② 承大祭:承当重大的祭祀典礼。 ③ 邦:诸侯管理的国家为“邦”。 ④ 家:卿大夫管理的封地为“家”。
【语译】
仲弓问怎么去实践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就像接待贵宾那样恭敬,役使百姓就像承担重大祭祀那样严肃谨慎。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此则无论在诸侯国做事,还是在卿大夫的封地做事,都不会有人怨恨你。”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明,请允许我照您这些话去做吧。”
【解读】
本章是孔子从“敬”“恕”“忠”三个方面答冉雍之问仁。
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小孔子29岁,为人仁笃厚道,不苟言辞,任劳任怨,器量宽宏,孔子认为他有南面称王之才。仲弓问仁,孔子从三个方面告诉他为仁之道,也是执政之道。一、仁者敬。“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二、仁者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仁者忠。怨之反为忠,“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原文】
12.3司马牛问仁①。子曰:“仁者,其言也訒②。”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矣乎③?”子
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注释】
① 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宋国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481年。② 其言也訒(rèn):他的言谈是很谨慎的。訒:难,指话难说出口,这里指说话谨慎。 ③ 斯:代词,这,或那。
【语译】
司马牛问什么叫仁。孔子说:“仁人,他的言谈很谨慎。”司马牛说:“言谈谨慎,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是很困难的,说话能够不谨慎吗?”
【解读】
司马牛,字子牛。据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司马牛“语多而躁”,性格浮躁,喜欢多言。他问仁,孔子告诉他,“仁者,其言也訒”,《论语?后录》:“刃顿为顿,言顿为訒。其言也訒,言之顿矣。”顿,即“钝”,“言顿”即言语迟钝。即仁者应“敏于行而慎于言”。
冉雍的“仁而不佞”与司马牛的“仁者,其言也訒”的含义基本相同。仁者言辞不狡辩,仁者言辞常迟钝。
【原文】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①,夫何忧何惧?”
【注释】
① 内省不疚:自己问心无愧。内:内心。省:反省,自我检查。疚:内心痛苦、惭愧。
【语译】
司马牛问什么是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曰:“不忧愁,不畏惧,做到这些就是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可以忧愁,可以畏惧的呢?”
【解读】
本章是孔子从“不忧不惧”角度答什么是“君子”。
司马牛是宋国人,他哥哥就是司马桓。他从宋国来孔门不久,传来他的哥哥将要作乱的消息(见《左传?哀公十四年》),他因此很忧愁、恐惧。他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君子,孔子告诉他两点:一是君子不忧不惧。告诫司马牛应襟怀坦荡,无所忧惧。二是君子应“内省不疚”,坦荡处世,问心无愧。孔子在《子罕篇》中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不忧”当属仁者,“不惧”当属勇者。“仁者不忧。”则是具有箪食瓢饮曲肱饮水之乐趣的君子风格。勇者不惧,则是杀身以成仁,舍身以取义,慷慨赴难,见义勇为的君子。“内省不疚”,内省是孔子教诲弟子的一种方法。内省又称“内自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焉。”比“内自省”更为激烈的方式是“内自讼”,即内心里自我谴责,“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内自讼”连博学多闻的孔子都未曾见过,可以想见达到其境界的艰难。曾子可以说是内省工夫的典型,他能独自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检查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的范围颇广。曾子省忠、省信、省习。孔子要求司马牛“省仁”“省勇”,内省的结果是“不疚”,即不愧疚,无愧于心。君子可以盟天质日,无愧于心,内省工夫彻底即可达到“无忧无惧”的境界,内心忧惧来自于内心愧疚,无疚则无忧,无惧则无愧。
【原文】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①。”子夏曰:“商闻之矣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③,与人恭而有礼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