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论“好学”
作者:邓莉
来源:《中国教师》2011年第11期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学”是其思想的核心之一。孔子对“学”非常推崇,这源于孔子的一个基本判断。所谓“生而知之者”,只是一种理想,“学而知之”才是正途。孔子曾自我评价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认为自己如果比其他人聪明的话,只是因为“好学”进而孜孜以求而已。连孔子这样聪慧的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生的有才之人。可见在孔子看来所谓“生而知之者”,只是一种理想,实际上他并不承认,与其推崇生而知之者,不如赞扬“好学”之人。
由于人们大部分是常人之资,孔子认为如果不“好学”的话,会有很多后果。“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在孔子看来“好学”是学习者应有的一种态度,所谓“好”表现为兴趣、勤奋以及孜孜以求;同时“好”字也有这样一种基本判断,即善于某一方面,在某一方面做得好。在《论语》中“好学”另外还出现了六次,这六次中,有两次是
孔子对什么是“好学”的一种解释。“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另有一次是孔子以“好学”自我定位。“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不但以“好学”自许,还以“好学”来表示对他人的由衷赞叹。一次是对孔文子的称赞,卫国大夫孔圉死后,谥号为“文”。周王朝始祖创业垂统,功德莫大,被谥为“文”,以“文”为谥极富尊严与荣耀。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另有两次是对自己的弟子颜回的称赞。“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在《先进》中孔子回答季康子问时也做了相似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