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的为学之道
作者:张琛
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1期
[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文化巨人,他创立了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仁”为本的儒家思想体系。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以自己的为学经验为弟子树立了旗帜,“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内外兼修,以到达圣人之境。
[关键词]为学 儒家之道 德 仁 六艺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63-02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朱熹曰:“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忽不自如其于圣贤之域矣。”[1]
一、志于道:志,心之所之;道,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
学习当先立志,孔子曾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1]《子罕第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在儒家思想中,“志”是一个普通人的立身之本。在孔子的教学中,也多次与弟子谈论志的问题,在《侍坐章》里,孔子询问众弟子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论的都是邦国之志,惟有曾点“异乎三子者之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夫子对曾点的话表示赞同,孔子在《论语》中也曾明确谈到过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由此窥见,儒家虽然主张出世,但还是有回归自然之志。孔子之志在于顺乎天理,安于所处之境,与天地万物混同一体,悠然自处。
儒家和道家都讲求“道”,此道非彼道,道家之道,是老子哲学中的专有名词,意指构成宇宙的实体和动力,即世界的本体,是一种混沌、不可言说的状态,故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2]孔子提倡道,即所谓的人道,此道本则在心。人道必本于人心,如有孝悌之心,始可有孝悌之道,有仁心者,方可有仁道。“道”这个字眼第一次在《论语》中出现,是在《学而第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1]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里,译
为:“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4]我认为“务本”也可理解为务本于心,也就是致力于内心的修养,日臻完善,道也随之产生了。虽然道本源于心,但贵在人能诱发并促进之,又贵在人能养护而成全之,凡此皆赖于学,并不是有心就可生道。“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卫灵公第十五》中,“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再次提到了人与道,学习和兴道的关系,道由人兴,亦由人行,自有人类以来,始则浑浑噩噩,后来通过不断地学习,久而智德日成,文物日备,此之谓人能弘道;道由此兴,人由始生,渐至长大,学思益积益进。道之所以兴,离不开人的不断学习。《中庸》云:“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1]人不经过学习,没有德行,大道亦不在其身凝聚,此亦“人能弘道”。反言之,若道能弘人,则人人尽成君子,世世尽是治平,坐待道弘,当然,这也只能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