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门师徒各言志》文言文及翻译通用5篇
言志文言文全文翻译
言志①
《论语》
颜渊、季路侍②。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治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知。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代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做侍。③盍:何不。④裘:轻暖的皮袄。⑤憾:遗憾。⑥伐:夸耀。
⑦施:表白。
参考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与朋友共享,用坏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绩。〞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闲,让朋友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心。〞
言志课后阅读
10.以下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盍各言尔志〔助词,无义〕 B.衣轻裘〔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C.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 D.无施劳〔功绩〕
A在“盍各言尔志〞中“尔〞是代词“你〞的意思
11.以下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愿闻子之志
C.策之不以其道D.万钟那么不辨礼仪而受之
BA、B、C三项中“之〞都是代词“它〞的意思,而B项中“之〞表助词“的〞。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98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2.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
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译文:
使老者安详晚年,使朋友信任自己,让年轻的子弟们思念我。
13.“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孔子:仁义子路:重情义颜渊:谦虚忠厚
刘东堂言文言文翻译篇二
大家有学过刘东堂言吗?这是一篇很好理解的文言文。下面小编收集了刘东堂言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参考!
刘东堂言文言文翻译
刘东堂说:有一个狂妄的晚辈书生,品性荒唐狂妄,对今人古人都鄙视谩骂,借以抬高自己的地位身价。如有挑出他作的诗、写的文章中一个字的毛病的人,他便对此恨之入骨,有时甚至殴打别人。
正赶上河间府举行岁考,十几名考生同住在一起,有的相识,有的互不认识,夏天的夜晚大家分散坐在庭院中乘凉。狂妄的晚辈书生随心所欲地高谈阔论。大家惧怕他的尖刻的口舌,全都闭嘴不答理他;只有树后面坐着的一个人直言与他争辩,连续不断地揭出狂生谈论中的谬误。狂生理亏连争辩的言词都没有了,发怒问道:“你是谁?〞黑暗中只听到答复说:“我是焦王相呀。〞〔焦王相是河间府一带有名的老儒生。〕狂生惊骇地问:“你不是不久前已经死了吗?〞只听黑暗中笑着答复说:“我如果不死,怎敢去冒险摸老虎的胡须呢?〞狂生恼怒地跳脚叫喊,围绕着院墙四处寻找,但只听见吃吃的耻笑的声音,忽而在树梢上,忽而在房檐上罢了。
刘东堂言:狂生某者,性悖妄,诋訾今古,高自位置。有指摘其诗文一字者,衔之次骨,或至相殴。
值河间岁试,同寓十数人,或相识,或不相识,夏夜散坐庭院纳凉。狂生纵意高谈。众畏其唇吻,皆缄口不答;惟树后坐一人抗词与辩,连抵其隙。理
屈词穷,怒问:“子为谁?〞暗中应曰:“仆焦王相也。〞〔河间宿儒。〕骇问:“子不久死耶?〞笑应曰:“仆如不死,敢捋虎须耶?〞狂生跳掷叫号,绕墙寻觅。惟闻笑声吃吃,或在木杪,或在檐端而已。
如何高效阅读写景抒情言志类文言文篇三
如何高效阅读写景类文言文
读文指导
阅读写景类文言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古代写景类散文所写的内容,就每一篇文章而言,当然千差万别,五彩缤纷,但综合起来看,主要写的是人、事、景、物、情、理等六个方面。具体到某一篇文章,不可能六个方面都面面俱到,但仔细分析,任何一篇文章所写的都不外乎其中某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人物。写景散文也有人物,文章中,往往选取人物的两三个片段,描写他的肖像、行为、语言、心理等,以此来表现主题。
2.事件。写景散文中,描写事件多不是完整地记叙事情的前因后果,而是截取其中的某一片段,来为表现主题效劳。
3.景物。许多写景散文,总是剪取大自然中能够表现文章主题的景物,加以描写,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或寓理于景,借以抒情说理。
4.物象。有些写景散文,托物言志,作者着意描写某一物象的某一特点,借此表达思想观点,文中的物象特点与作者的思想主旨具有一致性。
5.感情。所有的写景类散文,都充满了作者的感情。有的直抒胸臆,有的那么借助人物、景物、物象或哲理来抒发感情,叫间接抒情。在这方面,作者主要通过“辞色〞中的褒贬、冷暖来表达思想感情。阅读写景类散文,我们应从“辞色〞即“褒贬冷暖〞四个方面细加体会,把握作者的感情。
6.义理。很多写景散文,总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某种思想,这也是作者写作的最终意图。有的文章表达得明白直接,有的文章付托于景物、物象之上,表达得含蓄蕴藉。前一种情况如《前赤壁赋》,后一种情况如《桃花源记》。
平时如何做文言文试题——文言文精读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其根本在于文言文根底知识的积累。如果把文言文中的字词理解透彻,做题就易如反掌了。我们除了要积累学习过的教材上的知识,还要积累我们平时训练题目中学到的知识。“在训练中积累〞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做题时,不能抱有“为做题而做题〞的错误思想,而要像学习课文一样来精读,来仔细梳理。
《孔门师徒各言志》文言文及翻译篇四
《孔门师徒各言志》选自《论语》,下面是《孔门师徒各言志》文言文及翻译,欢送阅读。
原文: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
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希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表白自己的功绩。〞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您的志向。〞孔子说:“〔希望我〕能让老人过得安闲,能让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的人思念。〞注释:
〔1〕颜渊、季路侍:颜回和子路侍立〔在孔子身边〕。侍:伺候,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颜渊,即颜回。季路,即子路。
〔2〕盍:兼词,即“何不〞的合音,意为何不。
〔3〕尓:你们。
〔4〕裘:皮衣。
〔5〕共:共同享用。
〔6〕敝:破、坏;动词,指用破
〔7〕憾:遗憾。
〔8〕伐善:夸耀长处。伐:夸耀,自夸。
〔9〕施劳:施,散布,此衍生为表白。劳,功绩。
〔10〕老者:老人。
〔11〕安:安乐
〔12〕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心。
卖柑者言的文言文及翻译篇五
导语:《卖柑者言》是一篇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所写的一篇政治寓言。讲述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深刻挖苦了有名无实者的丑恶嘴脸。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卖柑者言的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卖柑者言
明代:刘基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那么干假设败絮。予怪而问之曰:“假设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缺乏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译文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贮藏柑橘,经历一整年也不溃烂,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荣鲜明的样子,玉石一样的质地,金灿灿的颜色。放到市场上,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