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编号:1006446X(2013)12002404我国中小学生早餐现状
张 倩 李蕴成
(大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摘 要:了解我国中小学生早餐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收集、分析国内相关的文献资料。我国中
小学生的早餐食用频率低;早餐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还需提高。应对中小
学生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树立正确的营养理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达到早餐合理膳食
的目的。
关键词:中小学生;早餐行为;营养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1029
作者简介:张倩(198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营养与慢性病。
通讯作者:李蕴成(1963—),男,教授。E-mail:525275484@qq畅com
BreakfastPracticeofStudentsinChina
ZHANGQian,LIYuncheng
(PublicHealthDepartmentofDaliUniversity,YunnanDali671000,China)Abstract:Toinvestigatethebreakfaststatusofstudentsandtoanalyzetherelativefactorsforthem.Collectandanalysisthedomesticdocumentationrelated.Therateofstudents摧breakfastislow.Thedietarystructureisunreasonable.Althoughnutritionalstatushasbeenimproved,butitshouldbeenhanced.Theinterventionofhealthyeducationforparentsandstudentsinourcountryshouldbestrengthenedandsetupthecorrectnutritionconceptinordertodevelopgoodeatinghabitsandachievethegoalofreasonablebreakfastmeals.
Keywords:students;breakfastpractice;healtheducation
早餐在人一天所摄入的膳食营养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早餐的食用频率以及早餐所提供的能量、营养素含量会直接影响午餐和晚餐中能量、营养素的摄入量[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但人们的早餐行为和膳食结构比例仍有一些误区,急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中小学生的早餐状况。现就我国中小学生早餐现状进行综述。1 早餐的食用频率
规律的食用早餐是早餐营养素摄入的先决条件。很多专家、学者对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生早餐的食用频率进行调查。厦门[2]和京沪[3]保证经常吃早餐的小学生比例不到90%。天津市[4]高
・
42・
达34畅9%的学生不能保证经常食用早餐。浙江[5]和海南[6]农村学生确保经常吃早餐的比例不到60%。北京市[7]和海口市[8]务工人员子女保证食用早餐的比例不到70%。兰州市[9]每天吃早餐的小学生仅占59畅0%;宁夏[10]不吃早餐的中小学生以农村学生为多。与1998年相比,2008年上海、哈尔滨、广州、济南等城市[11]儿童早餐行为早餐食用频率由84畅7%下降到79畅0%,不吃早餐的比例由0畅9%上升到2畅6%。
在我国东部沿海及发达地区中,市区小学生食用早餐比例位居全国前列,但达不到100%,而发达地区的农村和务工人员的子女早餐食用频率令人担忧。我国中部内陆和西部偏远地区中小学生的早餐食用频率所报道的数据不同。上海、哈尔滨、广州、济南随着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早餐食用率反而降低。
2 早餐的膳食结构
合理的膳食结构直接关系到营养素的摄取和吸收。合理的膳食包括谷类、肉蛋类、奶类或豆类、蔬菜水果类。充足的能量和丰富的营养素,不仅能满足中小学生身体生长的需要,也可以保证大脑活动的特殊消耗,提高学习效率。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早餐摄入的总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30%以上[12]。而我国只有很少比例的中小学生食用合理、均衡的营养早餐。海口市[8]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早餐食物主要以谷类为主,早餐结构基本合理的学生占食用早餐学生人数的7畅35%,而早餐结构不合理者占92畅65%。青岛市[13]小学生的早餐包括4种以上食物的学生占11畅2%,选择两种以下的占59畅95%。乌鲁木齐市[14]中小学生有19畅5%的学生早餐缺乏谷类,早餐从不食用蔬菜水果的学生高达83畅2%,早餐食用乳类和蛋类的比例分别为65畅7%和54畅1%,豆类的比例只有2畅8%。深圳[15]和河南[16]小学生膳食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均低于我国膳食指南标准。从三餐能量分配来看,城乡学生早餐的摄入量应增加[17]。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早餐营养不均衡。这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午餐,晚餐的进食量或食物种类的选择,导致三餐比例不合理。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早餐品种单一。部分学生早餐仅吃碳水化合物,这种膳食结构可以在短时间内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但不能维持整个上午的学习和其他活动。部分学生早餐只摄入高蛋白类食品,不吃任何碳水化合物类食物,这种膳食结构使大部分蛋白质转化为热能,导致蛋白质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对于中小学生的早餐而言,在保证早餐食用量充足的同时,也应注意七大营养素的互相平衡。
3 对早餐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中小学生不仅是早餐的食用率低,营养结构不合理,他们对早餐的态度和营养知识也令人担忧。长沙市[18]有6畅97%的小学生对于自己的早餐问题“不关心”,33畅7%的小学生对早餐持“无所谓”的态度。在关于“为什么要吃早餐”的调查中发现,17畅85%的小学生认为食用早餐只是“一种生活习惯”,13畅14%的小学生认为食用早餐是为了填饱肚子,14畅27%的小学生对待早餐很随意,认为可吃可不吃;同时还发现,有58畅23%的小学生对营养早餐的重要性了解非常肤浅。在“早餐习惯与身体生长发育关系”的调查中,发现有9畅22%小学生的回答是漠不关心,12畅55%的小学生认为没有任何关系,13畅70%的小学生不确定是否有联系。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长沙市的小学生对早餐的作用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在我国贫困地区更为严重。淮安市[19]农村小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营养知识,其中对“七大营养素知识”及“早餐与健康
的关系”的知晓率仅占9畅5%、7畅5%,“对学习营养知识的兴趣”知晓率最高,也仅达到
・
・52
40%。说明他们对早餐与健康的关系认识不够,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愿意从各种途径获取营养知识。宁夏[10]吴忠地区中小学生虽然对营养知识很感兴趣,认为营养知识对身体健康很重要,但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偏低。特别是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方面的营养知识匮乏,对膳食宝塔了解很少。
4 营养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
影响中小学生早餐行为的因素很多,例如经济条件,生活习惯,没有食欲,时间紧张,营养知识缺乏等等。经济贫困的农村或山区,中小学生的早餐行为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较为严重。我国已开始逐步实行营养午餐的计划,这一政策的推广,会逐渐降低经济因素对中小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经济欠发达或发达地区已不存在解决温饱的问题,但这些地区的中小学生早餐问题仍然很严重。母亲所受教育程度对小学生的早餐和饮食行为有重要影响[20]。通过营养健康教育,杭州市[21]小学生早餐食用频率、膳食结构都有了较大改善。广东省[22]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晓率由40
畅5%和42畅6%分别提高为66畅1%和77畅6%。广州市[23]和海南省[24]农村黎族的中小学生经过营养健康教育后,两地学生吃早餐行为明显改善,早餐的食物构成和早餐行为已基本趋于平衡和合理,表明营养健康教育对中小学生的早餐行为具有积极作用。
5 结 论
(1)我国中小学生的早餐食用频率低,膳食结构不均衡,中小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及营养知识的知晓率低。然而,这些问题并未引起家长及中小学生的关注。
(2)中小学生应摄入粗细搭配的多种食物,早餐热量来源应符合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1%~15%,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5%~65%的分配比例,同时应搭配一些新鲜蔬菜。小学生早餐的谷类供给量为100~150g;蛋类或动物性食物30~50g;牛奶100mL;蔬菜和水果150g,其中绿色蔬菜不得低于50g。中学生早餐的谷类供给量为150~200g;肉蛋类50~100g;牛奶不能低于100mL;蔬菜和水果总供给量约为200g,其中绿色蔬菜不得低于100g。在家庭配餐与安排上,以加工前食物的重量为标准。
(3)从部分地区实行营养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来看,营养教育是改善中小学生早餐行为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并对营养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①扩大营养教育资源,增设营养专业人员讲授健康教育的课程,向中小学生讲解早餐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合理膳食等营养知识。
②开展营养教育的活动,例如:举办营养知识竞答、黑板报等,提高学生营养知识的知晓率。
③加大营养宣传力度,对学生家长宣传早餐的意义。可以向家长发放营养知识的资料或者利用家长会,对家长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强调合理营养对儿童少年体格和智力发展的重要性。④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办营养知识栏目,增加家长获取营养知识的渠道。总之,通过这些方式,使家长和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理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工作必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半途而废导致已做的工作前功尽弃。
参考文献:
[1]NICHOLASTA,BAOW,BERENSONGS,etal.Breakfastconsumptionaffectsadequacyoftotaldailyintake[J].AmJClinNutr,1993,93:886-891.
[2]彭晓阳.鼓浪屿小学生早餐饮食行为的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2002,8(4):49-50.
・
・62
[3]蔡美琴,季成叶,杨科峰,等.京沪两地小学生早餐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9(7):165-167.
[4]赵文君.小学生营养知识和早餐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2006,22(7):494-496.
[5]陈雪君.浙江省部分农村地区初三学生早餐情况调查和营养知识教育效果评价[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4(6):448-450.
[6]黄海溶,汤小兰,唐忠波,等.海南黎族中小学生早餐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1,35(21):4146-4148.
[7]高宇翔,邹灵灵,石李梅,等.北京市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小学生早餐膳食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5-17.
[8]易聪,张帆,方桂红,等.海口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小学生早餐行为调查[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31(3):330-331.
[9]曹向红.兰州市小学生早餐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694.
[10]赵伟明,崔美欣,李吴萍,等.宁夏吴忠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8):723-724.
[11]段一凡,刘爱玲,张倩,等.城市儿童1998年和2008年早餐行为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17-1419.
[12]高树车,马冠生.儿童青少年的饮食行为[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8,25(5):280-282.
[13]吴迪,许永乐,王毅.2007年青岛市某区小学生早餐行为[J].预防医学论坛,2008,14(6):519-520.
[14]葩丽泽,阿斯亚・阿西木,郝晓易.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早餐质量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6):443-444.
[15]李世敏,刘冬,李广京.营养早餐对学生营养状况的干预作用[J].食品科学,2003,24(9):128-130.
[16]刘佩霞,刘泽文,赵迎春.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与饮食调查分析[J].医学动物防治,2006,22(7):494-496.
[17]白彩琴,王斐,刘晓莉.山西省城乡中小学生营养与膳食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4):370-371.
[18]庄远红,何伦波.长沙市小学生早餐现状调查及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11(6):48-50.
[19]吴勤民.营养教育对淮安市农村小学生早餐行为的影响[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8,44(4):39-42.[20]耿伟.邹平县小学生早餐行为调查及干预措施研究[J].中外健康,2009,6(1):223-224.
[21]张琦,盖萍.杭州某小学以营养教育为重点健康促进学校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1330-1333.
[22]蓝晓芳,夏燕琼,秦祖国,等.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和行为健康教育干预效果[J].中国健康教育,2013,29(5):442-444.
[23]苏宜香,王玲,陈超刚,等.营养教育对广州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647-648.
[24]陈晓英,张洪斌,张燕,等.海南省农村黎族初中学生早餐情况调查与营养知识教育效果评
价[J].预防医学论坛,2008,14(2):132-133.
・
・72
我国中小学生早餐现状
作者:张倩, 李蕴成, ZHANG Qian, LI Yuncheng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云南 大理,671000
刊名: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英文刊名:Guangdong Trace Elements Science
年,卷(期):2013(12)
本文链接:d./Periodical_gdwlyskx2013120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