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如东的宗教及迷信
宗教信仰 佛教传入如东约在唐中期。除建于唐元和年间的掘港国清寺外,如东境内还有西方寺、东林禅院、西林禅院等主要佛寺建筑。
有史记载的道观上真观建于光绪年间。此外,都天庙、火星庙、东三元宫、西三元宫均为当时有名的道观。
天主教是鸦片战争后由启海传入如东的。掘港天主教堂建于光绪年间,为砖木结构的仿哥特式建筑,内供有圣父、圣母、耶稣之檀木雕刻立体像。中为近两米高的圣母像。两壁挂耶稣遇难故事油画20余幅。此外,童店、石屏一带也曾有一些小教堂,全县境内计有教堂7所。
如东老百姓宗教信仰并不专一,旧时除专职信徒外,一般善男信女大多是有灾有难就信,无灾无难就不信。信神也不是专信哪一个神,三教九流十家均信。且事到临头,亦可“临时抱佛脚”。天旱无雨求龙王,无子去求送子娘娘,从事海洋生产就敬奉天后娘娘,盐民敬大王菩萨,农民敬土地菩萨,商店敬财神,各行各业敬各自的祖师爷。一切以自我需要为中心,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真正信仰某一宗教的情况甚少。
自然崇拜 如东人的一些原始信仰,如对自然的崇拜,对灵魂的崇拜等,在三大教派的教义和宗教仪式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天象崇拜中,塑造了风伯、雷神、雨师、龙王、文昌、北斗等,山川崇拜中有土地、五岳等等;对灵魂的崇拜,则有关帝、城隍、都天、土地、药王,甚至祖籍在福建的妈祖也被引入如东,成为天后娘娘。至于鬼文化则又单独分化出来,如对地狱、冥君、十殿阎王、判官、黑白无常的传说。
崇拜天地。大年初一,家家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敬天地。家中供奉最尊位置的是天地菩萨。田头地边随处可见高低错落的土地庙。祭供土地神一般多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分别称为“春社”和“秋社”。祭祀时,杀猪宰羊,摆酒设供,焚香跪拜,晚上还要延请戏班子搭台唱戏。据传,正月初九为“天日”、正月初十为“地日”、二月初二为土地神“生日”。到时地方大户人家还会发起祭天、祭地、做庙会之类的活动。
崇拜日月星辰。农历二月初一敬太阳神,八月十五敬月光神。至于星辰,人们相信地上一个人天上一颗星。如果天上有流星划过,人们就认为有人归天了。人间作乱的坏人被认作是扫帚星现身,为百姓做好事的大人物或大学问家则是天上的文曲星、武曲星、文昌星下凡。如东旧时一些大镇还建有文昌宫、魁星楼。
敬畏风雨雷电虹。认定风有风神,雨有雨神,雷有雷神,而虹霓则是王母娘娘的裹脚布。小孩不能用手指彩虹,否则手指会因为触犯神灵而烂掉。台风或龙卷风袭来时,住草房的人家会在灶塘里点燃草把,并烧香叩头,以求避过此灾。如行人路遇旋风,都认为是不吉利的鬼风,总是吐唾沫以镇之。人们还相信,雷电是老天对人间丑恶行为的惩罚。
敬畏水火潮汐地震。人们认为每年都要淹死人的河水或海潮,有水怪海神在吃人。大人总要吩咐孩子,如看到河里有好玩的东西千万别惹,那是水怪在作祟。对喜欢游泳的孩子更是叮咛不休:没有大人陪同千万别下水,河里有水猴子吃人。下海捕鱼前都得敬海神,供奉祭品。万一发生了下海淹死人的事,人们总是说淹死的人没敬海神。对于火神,人们不但敬畏而且十分崇拜,认为火神能扫除邪气。哪个人患了无名头痛一类的病,只要认为是撞了邪,就会点燃黄纸在病人头上转几圈,以火驱除邪气。历史上曾经数次遭受过地震灾害的如东老百姓,对地震的解释是鳌鱼眨眼。鳌鱼若是翻一下身,那就会发生墙裂屋塌、死人破财的大震动。
年节尊农、祈求丰收是如东一带的传统。除夕,人们吃罢年夜饭,都要拿出一把芝麻秸,在上面系上黄元、元宝和印有招财图文的红绿纸,点香叩拜之后,将其埋于农田角落的泥土中,告之各路神煞,来年不要侵扰田禾,保佑五谷丰登,称为“封田”。
正月十五元宵节,农民还要放哨火。各家先搓一只“发棵圆子”,到晚上挂灯时,由大人将发棵圆子穿在花灯的烛扦上,然后再点腊烛,一边点扦一边还念:“田神田神,请看花灯,保佑我家田禾茂盛;田神田神,请吃元宵,保佑我家粮囤屋高。”接下来大人带领孩子点起用苮棵(即蓝苇)、茅草扎的火把。先在自家田头燃上火堆,把稻根杂草集中起来堆烧,称为“煨百虫”。再拿着火把将没有刈得尽的沟岸草、野杂草点燃,此谓“烧虫窝”。一时田间火光冲天,此即“放哨火”。
除年节敬神祈丰,农民还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求吉佑农。如稻种落缸浸泡时,要用一只小盘子装上浸水的稻种放在灶角上,祈求灶神管好种子,保佑稻熟丰收。在秧母田播稻种时,下田的人要吃一碗发糕、三只鸡蛋,有的还要吃点豆芽菜,这叫“出田”。寓意下田播的稻种将会有根有芽、旺发旺长。稻种挑到田头,要先抓7粒芽稻向上抛3次“告天”,向下抛3次“告地”,再把芽稻撒在田岸上用脚踩入泥中,这叫“压种”,以使长出来的稻秧能够向上旺长、向下稳扎、不滂棵不烧根。到了小秧满龄移栽大田时,则要挑选吉日举家焚香叩拜,一拜土地,二拜“三官”,拜祭之后要在田头插上裹贴了黄元的柳条,表示已经拜祭过土地三官,田禾茂盛,天地同保。相关乡俗还有从秧母田里拔小秧,拔第一把秧苗要背朝太阳,口中默默念叨:“稻生秧,母抱子,天地助,多结籽。”下田栽秧时,所有莳秧手
均不得敞头,以避免白天白地稻子歉收。莳秧结束后,主人要沿着田岸转上一圈,一边走一边祷告稻神、土地神和田公、田母诸神,保佑秧苗活棵快长。
逢到抗旱、耘耥、稻熟尝新之时,农家都有一套祝祷祈神的习俗,不外乎咒灾星、祭吉神、保丰收之类。其中尤以对龙王的虔诚为最。旧时如东龙王庙特多。如果久旱不雨,乡民会到龙王庙里去求雨。有的村子还让一些男孩赤身裸体扮小鬼,遍身抹上乌黑的河泥,手撑油布伞,在路上边跑边喊:“龙王龙王快降雨,平地三尺最欢喜!”如果龙王还不显灵降雨,则把龙王神像抬出大殿,游行祈雨。仍不见效就干脆把龙王塑像置于烈日下暴晒,直到天降大雨为止。
祈求丰收比较大的活动是做“青苗会”。每年农历三四月间,麦子开始抽穗扬花,村里有影响的农户便会挨家挨户筹集钱粮,约请僮子神汉来办青苗会。届时搭厂子、挂旗幡,僮子巫人敲锣打鼓,说书唱戏。到了吉时,神巫头戴法帽,手摇圣刀,给出钱做会的农户门前喷洒圣水、向屋檐抛茶叶米、在门上贴符笺,还用石灰水在墙壁上写“太平”二字。青苗会结束后还在参会农家田头插上小纸旗,田神土地会保佑其六畜兴旺、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