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关帝信仰的根源初探
作者:***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92期
作为福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福建民间信仰,以其多样性、复杂性体现出闽文化的特征。关帝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沿着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传播的轨迹,由中原腹地逐渐向东南沿海放射。唐总章三年(670年),陈政、陈元光奉旨开发闽南,建置漳州,带来了家乡所奉祀的关羽神像香火入闽,作为将士们的心灵依托。据东山关帝庙内大殿《鼎建铜城关王庙记》碑文记载:"明洪武二十年建铜山城,以防倭寇。刻像祀之,以护官兵。"由此,关帝信仰始在闽南地区民众广为传开。从乡镇到乡村,众多民居的大厅中堂都供奉"关帝"神像,家里大事小事都来请示关公,比如说婚嫁、出海时,首先要来庙里焚香朝拜让关老爷请个日子。每逢初一、十五或逢年过节时,更要备办供品朝拜,年底丰收的时候要到关帝庙答谢关帝,以表虔诚。每逢关帝圣诞,抬神轿、演社戏、上阵头,鞭炮轰鸣,鼓乐喧天,香火非常旺盛。民众希望通过这种民俗仪式,永远得到关帝的庇护和保佑。
经过考察,我们发现,闽南地区信仰有组织、有教义的系统宗教的民众所占比例并不高,而民间信仰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构成闽南民众信仰观念的重要方面。正是这种分散的、不系统的民间信仰,数千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闽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理经验和人生态度,形成闽南民众独特的宗教观念和行为准则。更重要的是,闽南民间信仰与闽南人独特的精神追求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闽南民众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把握人生价值的鲜明体现。可以说,闽南民间信仰不仅透露出闽南民众的精神追求,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其中关帝信仰作为闽南民间神祗信仰的典型代表更是对闽南民众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非凡力量。
闽南关帝崇拜主要起源于下列原因:一是古代封建统治者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借助于关公的"忠义"二字来用来教化人民,加强对人民的思想统治进而巩固自身的封建统治并对其进行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