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 1第4〇卷哲学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民间信仰述论
胡梦飞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山东聊城252059)
摘要: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区域是社会变迁最为剧烈的地区,其中又以山东运河区域最具代表性。信仰对象 的多元性是山东运河区域民间信仰的重要特征。在众多神灵信仰中,既有因运河而兴起的各种运河水神,也包括 的灵。大量 、外地 、文的途经与 河区域的民间信 来了新的变化,以前运河沿岸民众从不知晓的一些神祇开始在这一区域出现,并逐渐融入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运河特有的流动放性,亦区域社会民间信仰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主要表现为商人商帮对金龙四大王、关帝、许真 灵的。运河对区域社会民间信 了深刻 ,使其呈现 的地域特色,在彰显自身“特”的同时,亦进了南北文化的 。
关键词#明清;#运河区域;民间信仰
中图分类号:K89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444(2018)016083-05收稿日期#2017-10-15
基金项目: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 间信仰研究”(16D L S J07);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沿线金龙四大王信仰研究”(321051519)。
作者简介:胡梦,学,,主要从事明清 河文化史研究。
迁是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结果。在学中,迁一概
念比发展、进化具有的含义,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区域是迁最为剧烈的地区,其中以运河影响较为深刻的运河区域最具代性。由于运河的,在漕运、河工、自灾
、人、文化的影响下,明清时期运河区域民间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各种外来神灵崇拜不断出现,并传播;地方有信发生了新的变化,增添了新的职能。运河区域特殊的地理和环境造就了民间信仰显著的地域特色,民间信仰反过对区域治、经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对二间的以分析和探讨,力求在弥补学界研究不足的同时,深化运河信仰的,为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提考和借鉴。
一、环境与信仰:民间信仰的地域特色
运河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和频发的水旱灾害,使得水神信仰的种类和对象十分庞杂,除了官方的金龙四大王、妈祖外,还包括地方神祇、治水功臣、上古名人、神 话人物等众多人格化水神。①治河保漕的现实需要是水神信仰盛行的主要。
按能和属性的不同,可以将山东运河
区域所崇拜的水神分为两类,一类是官方信仰的运河水神和漕运保护神,龙四大王、妈、晏公、漳河神等;一类是民间治水神和祈雨神,如龙神、二神、三官、真武、羊使。前运河的较为,运河的是导
致些神灵崇拜在运河区域出现并传播的主
要 ,这些外来神灵崇拜的出现成为运河区域间信区 于 区域最为显著的特色。些运河水神崇拜祈愿的是“治运”和“保漕”,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但也为运河沿线区域普遍,成为当和河漕官员、外 同的信仰对象。
龙四大王信仰是运河区域最具代表性的水神之一,有 的记载在运河
①较多,详见王云:《明清时期 运河区域的金龙四大王崇拜》,')2005年2期;吴欣:《明清山运河区域“水神”》,《科学战线》2013年第9期;以文《明时期区水神信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1期;。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