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信仰空間文化分析
--以台中地區為例
連慧珠*
摘要
2009年媽祖信仰與民俗已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登錄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媽祖信仰隨漢移民至台,迄今已逾三百年,清道光年間台灣移民人口已達飽和,社會亦逐漸轉型,媽祖的神格也從海神逐步多元化,成為穀神、水利之神、生育之神等,甚至是各行各業、各形各色的人們心中的萬能之神。
台中地區的媽祖信仰活動乃隨著漢移民的農業拓墾活動而逐步擴張,並且透過進香與遶境的民俗活動,在不同的地形區中進行固定性的水平循環移動,形成ㄧ種有特色的空間文化形式,本文藉由結合歷史學、文化人類學方法,輔以GIS(地理資訊系統)繪圖進行空間分析,將媽祖信仰活動之年度進香遶境活動,從海岸平原地區的西保二十庄,台中平原、盆地區的東保十八庄,台地上也有新社九庄媽,從無廟到有廟的媽祖民俗信仰活動進行空間分析,藉以了解此一民間信仰結合聯莊組織,並透過年度或定期與不定期活動形塑的文化行為。
關鍵詞:媽祖、西保二十庄、東保十八庄、九庄媽、空間文化
*建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壹、前言
媽祖宗教活動與儀式是漢人信仰文化的一大特色,2009年10月媽祖信仰與民俗已為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登錄為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這樣的一個民俗信仰,承載著漢人社會歷史發展的傳統與文化,值得吾人深入地就其社會空間的發展進行探討。
多元文化在1990年代興起後,在台灣有甚囂塵上之勢,然而卻往往淪為一種修辭,「單純的『文化相對性』與『尊重差異』無法揭露社會階級、性別、種族等各種形式的壓迫。」1台中地區有豐富的差異文化,除了平埔族的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宰海族、與漢文化之外,尤以居住在山地地區的泰雅文化,彼此在差異空間上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然而平埔文化的消失,不啻為一重要文化省思,是故認識自己的文化的形塑方式,最終可以理解文化自身的規範與侷限,以達成訴諸多元文化發展過程中符合社會正義之價值目標。
「人與文化空間的關係,便是人與其環境,彼此參與與塑造方式的關係。」2漢人移民來台後,逐漸形塑台灣為一移民社會,媽祖海上護航是過去疏習於自
然科學知識的社會移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之一,而來台者多為農業移民,在他們的眼中,如何將
平埔族的原始鹿場景觀,改變為「良田阡陌」,是他們致力於異鄉謀生之目標,這些移民多為來自中國南方精耕細作的農業移民,水利設施亦往往是水田耕作的必要條件,對於「水」的意象之觀想方式不同,自然而然產生迴異於山上的泰雅族社會文化模式,泰雅族的gaga(嘎嘎)是以超自然觀念與信仰,而非親屬關係為基礎的團體3。過去以漁、獵、山田墾燒與採集活動為主的泰雅族,有獵團、漁團、與gaga的社會組織型態,權力分化而不過度集中,gaga不僅是禁忌也是祖先的教訓、以及社會行為規範,為一平權化社會4,他們透過神話傳承人與自然的關係,並界定動物、植物的位置,信仰乃是其部落價值之核心,由於缺乏固定性的村落或市鎮生活,屬於所謂欠完整的社會(acephalous society);尤其是一個無文字的社會中,他們缺乏時間的意義,歷史性思想的願望也缺乏,最理想的世界不是發展,而是平衡5。
十七世紀起漢人渡海來台發展農耕新天地,十八世紀初台中地區尚未出現漢人街庄,僅有水裏社、大肚社、貓霧拺社、沙轆社、牛罵社、大甲東社、大甲西
1張茂桂,〈多元主義、多元文化論述論述在台灣的形成與難題〉,收入薛天動主編,《台灣的未來》(台北:華泰[文化,2002),頁205。
2(美)霍爾(Hall,Edward F.)撰/關紹箕譯,《隱藏的空間》(台北巿:三山出版社),1975,頁5。3王嵩山,〈高山生活、信仰與社會規範—泰雅族人的「嘎嘎」〉(gaga),《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訊》135:2,第二版,1999.02。
4李亦園,《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1992)。王嵩山,《台灣原住民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2001)。
5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頁183。
社等的平埔族人聚落記載6,到了十九世紀中期已出現了10個街市、132漢人村庄7。道光年間來台移民日趨飽和,水圳的開發雖造成民間田、水之爭,甚至發生械鬥,但也因此可以觀察出水田之成長數量頗為可觀。但要確保集約農業景觀所代表的生產力與產值,其社會組織基礎便無可避免地朝向建立親族組織,無論這些親族組織是有清楚的系譜關係的群體,亦或是抽象式的四海一家之「家天下」投射出來的地域組織,都成為本文探求漢人建立自身文化認同的過程中,在時間、空間中,透過儀式行為的「重複」經驗,所投射出牢不可破的地方文化意義,「人類藉著不斷重複的行為建構集體性的共識與社會性的記憶,並因相互所屬的認同與歸屬。」8究此可以讓我們了解認同的自身文化之運作方式與侷限。
貳、研究方法
人們透過移動的經驗將空間能力轉換為空間知識,而空間知識則可以透過地圖的繪製,突顯概念性空間關係,本文將台中地區的地方志書寫中,有關於媽祖廟的記錄,將廟的地點製作成數化(digital)資料,藉以在地圖中觀察概念性空間分佈現象,並藉由ArcGIS製程地圖,以其呈現出的點、線、面之
空間關係,首先,從點資料的建立後輸出於地圖上,觀察媽祖廟的分布狀況,從清代、日治時期、到戰後民國時期,點的分布與集中情形。
其次,以台中地區頗負盛名的東保十八庄、西保二十庄,以及有神無廟的新社九庄媽遶境活動,透過路徑的發展,分析漢人在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觀過程中,如何「一步一腳印」逐步建立空間相關知識,以及發展出空間中的社會文化關係,甚至透過年終的遶境儀式鞏固之,同時,地方如何在流動的時間被呈現,歷史縱有深度,惟時間賦予其價值。
根據地方志的記載,本文將台中地區媽祖廟製成表一,台中地區的媽祖廟已逾84間,清代建造者有35間,日治時期較少僅有8間,餘41間則皆為戰後民國以後陸續增建。表二是東保十八庄媽祖遶境、表三為西保二十庄媽祖遶境,依時間將遶境時媽祖駐駕的宮廟,視為活動主要地點,以方便處理為數化資料,並於文後分析討論。
表一:台中地區的媽祖廟
6(清)周鍾瑄,《諸羅縣志》(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7(清)周璽,《彰化縣志》〈卷二規制志‧街市〉(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頁48-50。
8潘英海,〈儀式:文化書寫與體現的過程〉,收入黃美英,《台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台北:自立晚報,1994),頁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