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词典释义应注重百科性和理据性

更新时间:2023-05-30 23:40:16 阅读: 评论:0

2021年第2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2,2021(总第227期)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General,No.227 DOI:10.12046/j.issn.1000-5285.2021.02.017
方言词典释义应注重百科性和理据性
陈晟1,2
(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2.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摘要:方言作为自然语言的活化石,反映了特定语言发展的轨迹,特定方言还成为维系广大华人华侨的情感纽带。方言词典在释义上“以通语释方言”,在遵循一般语文词典释义原则的基础上,对特定的地方特有词还需适当强化释义的百科性和理据性,这是方言词典葆有地方特色、展示地域魅力、体现历史文化蕴涵的重要依托。
关键词:方言词典;释义;百科性;理据性
中图分类号:H1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85(2021)02-0162-08
引言
词典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思想、科学等各方面的集中反映,是文化和精神产品的中心成果①。方言词典不但是地方词汇的集中呈现,而且承载了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我国的方言词典研究起步较晚,但已日渐引起学界关注。与20世纪60年代我国刚开始推广普通话时对方言不够重视的情况不同,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护语言多样性、保持语言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对方言的保护也提上了日程。同时,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盛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方言作为维系与海外华人华侨情感重要纽带的功能也日益凸显出来。方言是海外华人华侨对故土最亲切的记忆,在海外华人华侨开展的“寻根之旅”等活动中,学习方言已成为参与者的主要诉求之一。一本好的方言词典,不但是地方语言最集中的描写和记录、人们学习方言最直接的参考,更应是记录、传承特定地方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释义是词典的核心,是词典编纂的中心工作,提倡遵守八个原则②或五个原则③。2020年,王恩旭、郭智辉通过梳理我国辞书释义方法的历史演变,指出词典的释义已经走过了粗粒度的、笼统释义的阶段,正朝着精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④关于方言词典释义方面的研究,王春玲谈到
收稿日期:2020-12-13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汉语不定量词的认知研究”(17YJA740028)。
作者简介:陈晟,女,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讲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词汇、现代汉语方言。
①张志毅、张庆云:《理论词典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35页。
②章宜华、雍和明:《当代词典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28-236页。八个原则分别是:客观原则、多维原则、简化原则、闭环原则、范畴原则、整体原则、针对原则、替换原则。
③张志毅、张庆云:《理论词典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50-211页。五个原则分别是:整体原则、兼容原则、等值原则、元语言规则、理据原则。
④王恩旭、郭智辉:《辞书释义方法的演变研究》,《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第1-10页。
第2期陈晟:论方言词典释义应注重百科性和理据性
需注意方言词典释义详略方面的问题①;周志峰提出《明清吴语词典》释义方面的不足②;贾清妍等发现《黑龙江方言词典》有释义不确、义项失收等问题,提出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词典要重新进行修订。③
方言词典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文词典,在释义方面,除了要遵循一般语文词典的释义原则,还必须要解释词语深层的文化意蕴,要联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进行释义④。目前方言词典收录的词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音词⑤,另一类是地区的地方特有词。地方特有词是普通话里没有而特定地区有的词,其所指在普通话词汇里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与之对应的说法,方言词典的特殊处多在于这部分词,包含了许多与对应地区有关的人文、地理、社会、历史、民俗等特色词语。因此,在遵循一般语文词典释义原则,比如整体、全面、概括、准确等原则的基础上,还需要特别注意强化释义的百科性和理据性,做到两个兼顾:释义以语文义为主,同时要兼顾百科义,析出地方特色词对应的地方特色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本质,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文化,从而加深人们对该地区文化历史、地域特色的感性认识;释义语言要简洁明了,同时也要适当强调方言词的理据性,剖出其用普通话词语表达不出的语言趣味性和层次感及其背后的文化、历史、民俗、风情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现方言词汇的强劲生命力。本文重点关注方言词典释义的百科性和理据性,正因其关系到方言词典承载地方历史文化等特色的重要功能。
一、地方特有词释义需强化百科性
词典的释义分为语文义和百科义。语文义是对词语本身的解释,说明语言符号的内容;百科义是对词语所代表的客观现实、现象的描写说明,包括词条所代表实体的性质、特征、材料、构造、功能和用途等内容。辞书有分工,语文词典主要解释词语的语文义,百科词典重在解释词语的百科义。
方言词典属于语文词典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对于一般的词语,可采用语文词典释义的方法,比如用普通话中与之对应的词语释义的对释式,或对释式加描述式等方法,加以描写。但对于某些地方特有词,特别是表示地域特色文化的词,还必须在语文义的基础上加入词语的百科性阐释,才能更好地展现地方特有词的文化魅力。
(一)囿于语文义的地方特有词释义
我们以表示宗教信仰的词条【妈祖】⑥为例,看看地方特有词中在不同性质词典里的释义:【妈祖】(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传说中的海上女神。⑦
【妈祖】亦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俗称“妈祖婆”,中国民间信仰和道教之神。据传原名林默娘,为宋代都巡检林愿之女。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少时聪颖,遇道人授以“玄微真法”。长大成人后,曾于古井中得“天书”,从此颇具神异,通晓变化,治病救人。据《三教搜神大全》载,曾在家中织布时,突然晕厥,出元神赴海上救护遇难的四位兄长,父母不
361
①②③④⑤
⑥⑦王春玲:《简谈方言词典编纂的三个问题》,《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4期,第36-38页。
周志峰:《〈明清吴语词典〉释义探讨》,《中国训诂学报》2013年第1期,第203-211页。
贾清妍、闫晶淼、汪淑双:《〈黑龙江方言词典〉释义商榷》,《黑河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第85-87页。
张邱林:《〈武汉方言词典〉释义的特色》,《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38-41页。
对音词:方言学术语,指汉语方言中的普通话借词。表达同一个概念时,方言和普通话本来使用不同的词,但后来因受普通
话影响,也借用普通话词,只是语音不同。如普通话“脾气”,厦门话本来说“性地”[si te],但现在也说“脾气”[bi k i]。这“脾气”就是厦门话中的一个对音词。参看夏征农、陈至立:《大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语言学卷-方言学。
本文引例省略词条的注音,词典原文使用繁体字,本文将繁体改为简体,词典原释文不加文末句号,本文统一加句末符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65页。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
知,以为患风疾,将她摇醒,结果仅救回三人。此后,默娘名声大震,但一直没有婚嫁。将近30岁时,辞别家人,独自泛舟远去。传说她在湄洲屿成仙登天。当地居民于雍熙四年(公元987年)立庙纪念,岁时祭祀,称为妈祖庙。相传她常穿朱衣,云游海上,显灵救护遇到灾难之渔民和客商。宋代以后,即作为海上之救难女神受到供奉。宋元明清历代均有褒封,清康熙帝封为“昭灵显应仁慈天后”,列入国家祀典。明清以后,妈祖信仰相继传到东南亚、日本、朝鲜等地。
奉祀妈祖之庙,亦称“天后宫”,以莆田湄洲妈祖庙为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妈祖庙为妈祖分灵后的地区性祖庙。每年夏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诞辰日。①
【妈祖】闽台民间认为是掌管航海的女神: 宫〡 庙〡 生
生日
。②
第一条是典型的语文词典的释义方式,简单说明了“妈祖”词的概念义;第二条是典型的百科释义方式,介绍了妈祖的别称、宗教的由来、流行的地域、产生的影响等百科信息;第三条显然采用了语文词典的释义方式,补充的例子是对语文义而非百科义的补充。———但这样的释义方式对于专门介绍
厦门地方方言的词典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妈祖,是产生于福建莆田、流行于闽南、中国台湾以及东南沿海甚至远传海外的颇有影响力的一个民间信仰女神,是东南沿海地区典型的宗教代表人物。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文词典,《厦门方言词典》除了描写记录这个地区的地方特有词外,还应适当加入百科词典的描写方式,提供跟该词语相关的展现地方特有文化的信息,否则就无法充分体现出一部方言词典中为之立目的价值。
(二)百科义可增强地方特有词的辨识度和情感联系功能
方言词典里,地方特有文化词若只采用语文词典的描写方式而不兼用百科词典的描写方式,有哪些不足呢我们在李荣主编的《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的几个分地方言卷里找到了表示地方戏曲艺术的【绍兴戏】词条,来看看它的释义情况:
【绍兴戏】=[绍剧]地方戏曲之一,腔调比越剧高。③
【绍兴戏】=越剧。④
【绍兴戏】越剧,因为用绍兴话演唱,故名。⑤
【绍兴戏】 [越剧]。⑥
【越剧】=[绍兴戏]浙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浙江绍兴地区的嵊县,流行于江浙沪一带。⑦
【绍兴戏】 [的笃班]。⑧
【的笃班】=[绍兴戏]=[越剧]浙江地方戏曲戏种之一,起源于嵊县,深受宁波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喜爱‖“的笃班”、“绍兴戏”为旧的说法。⑨
绍兴戏,全名“绍兴文戏”,是越剧的旧称,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等地。所以,浙江、上海地区的几部分地方言词典都收录了这个词,甚至受其影响的苏州、建瓯也在分地方言词典里收录了这个词。但这五部词典里收录的【绍兴戏】主要采用的都是语文词典的释义方式,有的提到了一点百科义,有的一点百科性都不带。如《杭州方言词典》里,仅标注与【绍剧】同义,但词典里并没有收461
①②③④⑤⑥⑧
夏征农、陈至立:《大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宗教卷-道教-神灵、神仙。
李荣主编、周长楫编纂:《厦门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04页。
李荣主编、鲍士杰编纂:《杭州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7页。
李荣主编、叶祥苓编纂:《苏州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7页。
李荣主编,李如龙、潘渭水编纂:《建瓯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
⑦李荣主编,许宝华、陶寰编纂:《上海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1、396页。
⑨李荣主编、汤珍珠等编纂:《宁波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7、354页。
第2期陈晟:论方言词典释义应注重百科性和理据性
录【绍剧】;《苏州方言词典》里,仅标注与“越剧”同义,词典也没有收录【越剧】这个条目;《建瓯方言词典》简单介绍了名字的由来———使用绍兴话演唱;《上海方言词典》里,标注此词与【越剧】同义,对【越剧】的介绍,提到了其起源地和流行地;《宁波方言词典》里,标注与【的笃班】及【越剧】同义,提到了其流行地区、起源地,旧称。综合这五部词典对【绍兴戏】的释义,读者仍然无法对“绍兴戏”有充分的了解。
作为地方特有的文化词,“绍兴戏”是江浙沪一带独有的,其他地方的方言词典里若收录,对其作简单介绍,如《建瓯方言词典》,尚可以理解,但是当地的方言词典作如此简单的释义,就显得不足。“绍兴戏”之所以是“绍兴戏”而不是其他地方剧种,不单单是因为它用绍兴话来演唱,也不仅仅是它们流行的区域不同,更在于它自身的一些特点。因此,缺少了百科义,这个词身上的地方特点就无法凸显出来,必须在释义中添加百科意义,其区别于其他同类词语的义素才能得以体现,这也是方言词典中百科义存在的意义所在。相较而言,以下词条添加了百科义,其特点就得以凸显:【汉戏】汉剧,湖北
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与京剧同属皮黄调系统。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下把)、二黄(上把)两类声腔为主,兼有吹腔、昆曲,杂腔、小调和曲牌(七句半
罗罗腔
、耍孩儿、银纽丝、凤阳歌、鸳鸯鸟、过关调等),锣鼓经大体分为大打,小打和串打;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语言为汉口话;脚色分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等十大行。历史较久,曾进京与徽剧融合演变而成京剧,又对湘剧、川剧、赣剧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汉河、荆河、襄河、府河等流派,唱念略有差异,以汉河一派影响最广,造诣较高,以武汉为活动中心。除流行湖北全省外,还远及河南、陕西、湖南、福建、广东。旧时也称“汉调”。①
以上词条对戏剧的要素进行了说明,比如历史沿革、流行区域、艺术特色、重要代表角色、乐器道具、代表曲牌等,兼顾了语文义与百科义,“汉戏”与“绍兴戏”等其他剧种不同的风格特色也跃然纸上。
词条的百科意义反映出当地的民俗、风情,对“根”在当地的异乡人来说是一种情怀与念想:【冬节】指冬至。民间冬至这天为一个节日,故名。冬节一般要吃糍,并进补。②
【米时】用糯米、粳米蒸熟捣烂后做成的食品,没有馅儿。③
马来西亚有不少居民是早年从福建福州去往马来西亚定居生活的,他们的后代虽然生在马来西亚长在马来西亚,但对故乡“根”的情怀却从祖辈那里流传了下来,他们渴望知道更多关于故乡的信息,特别是一些传统的风俗人情。马来西亚的华人同福州人一样,很重视冬至这个节气,将其看作一个节日。在与马来西亚华人交往的过程中,笔者曾不止一次被问及“福州人冬至是吃饺子还是吃汤圆”的问题,《福州方言词典》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从【冬节】的释义中,我们可以很准确地知道,在这个节日里,福州人吃的食物是“糍”,也就是词典里收的词条【米时】,“米时”制作的材料和方法在词条的百科义里也有所体现。可见,方言词典能够承担起承载地方历史文化、联系情感的重任,而这一功能的实现离不开百科义的恰当使用。
(三)百科义的添加不能改变其语文词典的本质
百科意义的添加不能改变方言词典作为语文词典的本质。因此,在确有需要时,可选择适合的信息进入方言词典。我们试拟方言词典中的【妈祖】词条释义如下:
【妈祖】亦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俗称“妈祖婆”。据传妈祖原名林默娘,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传说她30岁在湄洲屿成仙登天,常显灵救护遇到灾难之渔民和客商,因此闽
561
①②
李荣主编、朱建颂编纂:《武汉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56页。
③李荣主编、冯爱珍编纂:《福州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29、10页。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
台民间认为她是掌管航海的女神。当地居民于雍熙四年(公元987年)立庙纪念,岁时祭祀,称为妈祖庙,亦称“天后宫”,以莆田湄洲妈祖庙为祖庙,天津天后宫、台湾北港妈祖庙为妈祖分灵后的地区性祖庙。每年夏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诞辰日。明清以后,妈祖信仰相继传到东南亚、日本、朝鲜等地。
我们选择的百科信息包括“妈祖”的别称、职能、发源地、影响力以及与之相关的习俗等。这样,在语文义的基础上,为词条补充了必要的百科信息,“妈祖”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词就生动起来,与其他地区表示宗教神灵的词能够很好地区分开来。通过查阅方言词典,人们对“妈祖”文化能有初步的了解。至于遇道人授以“玄微真法”、得“天书”、救护兄长、康熙帝封号等故事,不是方言词典的职责范畴。当查阅方言词典,了解到“妈祖”的基本信息后,对“妈祖”这个词背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查阅民俗词典、当地的民间传说等途径去了解更多的信息,方言词典因此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如果不加选择地加入百科信息,势必违背词典释义的简明原则,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如:【满煎糕】
厦门的传统小吃,用煎盘制作。因煎盘上的面粉浆煎熟后会膨胀而布满煎盘而得名。制作过程中,要保持中火,煎盘要用沾油的布擦到油光干净,再把搅拌好的面粉浆倒进煎盘。随后撒上白糖。也有用花生、芝麻炒后研末加上白糖作料撒入的。这时用高铁盖稍盖约三五分钟,待面粉浆煎熟并膨胀起来,再用扁平形的刀匙把圆形的煎糕合成双层半圆形的煎糕,取出后切成若干小块,便可食用。①
词条释义中除了“厦门的传统小吃”之外,其余都是它的百科信息。作为语文词典的一种,此处介绍当地特色小吃,只要选取它的材料、简单的制作方式即可。如果这种小吃与当地的民俗、节气或者民间传说有关,也可以适当加以介绍,但太过于具体的制作过程,应该给予剔除。在《厦门方言词典》之后出版的《闽南方言大词典》里,对【满煎糕】的释义进行了精简,两部词典的编纂者是同一人,说明编纂者也意识到了对百科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性:
【满煎糕】闽南传统的小吃,用煎盘制作,因煎盘上的面粉浆煎熟后会膨胀而布满煎盘而得名。②
综上,方言词典中的地方特有词,特别是反映该地区物质、宗教、民俗及民间艺术等的特色词语,承载了该地区特有的文化历史和民俗风情。这部分词,若普通话中无法有内涵和外延都能与之对应的词语,语文性和百科性的兼容就显得特别重要,黄树先、吴娟认为,方言词典就是“地方的百科词典”③,不无道理。有选择地让词条的百科信息进入方言词典的释义,可以突出地方特色词立目的意义,从而增加方言词典的文化价值,增强其情感联系的功能。
二、地方特有词释义应添加理据性
理据性,指的是用某个词称呼某事物的理由和根据,即某事物为什么获得这个名称的原因。④李二占认为,语文词典释义中的理据可以分为背景型、外来语型、隐喻型、内部形式型和释义型。⑤词典释义的简明原则要求释义的内容和语言简洁明了,不涉及或少涉及其他内容。张志毅指出“在语661
①②③
④⑤李荣主编、周长楫编纂:《厦门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5页。
周长楫主编:《闽南方言大词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00页。
黄树先、吴娟:《论汉语方言的语义类型学意义———兼谈语义类型学视野下汉语方言大型词典的编纂》,《语文研究》2019年
第4期,第42-47页。
张志毅:《词的理据》,《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第3期,第115-131页。
李二占:《〈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理据信息》,《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116-124页。

本文发布于:2023-05-30 23:40: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461216606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方言词典释义应注重百科性和理据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方言词典释义应注重百科性和理据性.pdf

标签:词典   方言   地方   文化   语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