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济源文物事业发展思路
济源是中原文化和黄河文明的重要载体,处在南太行古文化圈内,历史底蕴深厚,古建筑及文物资源丰富。济源现已查明有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10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8处,文物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内涵层次高、开发利用潜力大,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文物资源,抓住机遇,切实做好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为建设文物强市、构建和谐美丽新济源作出新的积极的贡献。
(1)做好重点文物维修利用工作。逐步推进济渎庙、奉仙观、阳台宫、柴庄延庆寺塔、大明寺、轵国故城、五龙口古代水利设施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编制、维修方案制作和保护维修工作;推进北勋石佛寺、清虚宫、南姚关帝庙、汤帝庙、迎恩宫等重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和维修方案制作工作。
加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力度,加快抢救濒临倒塌的重要古建筑,改善其脏、乱、差的环境,加强文物建筑保护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文物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的审批程序,巩固和提高济源市文物建筑的维修质量和管理水平。
(2)做好文物勘探、考古发掘工作。加强基本建设中的文物调查勘探和抢救性考古发掘。配合国家、省重点项目建设和市域经济建设重点项目、城市道路建设改造、旧城改造等基本建设,着力加强建设工地的考古调查、勘探和抢救发掘工作,做好跟踪服务。
积极筹备考古发掘资质和考古领队资质申报工作,对面临盗掘毁坏和已经出现盗窃挖掘情况的重要地下遗址和古墓葬进行项目申报,在上级文物部门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下实施发掘保护。
(3)做好博物馆建设及免费开放工作。提升济源市现有博物馆的知名度、声誉和公共影响力,支持济源市地质博物馆、济源市留庄民兵营纪念馆、济源市烈士陵园、晋豫边革命纪念馆等专题特色博物馆建设,积极引导发展民办博物馆,形成百花齐放的博物馆体系,拓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欣赏品味。
进一步推进济源市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工作,支持和引导其余专题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强化博物馆公共服务功能,促进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在校教育体系。加强博物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免费开放质量评估和绩效考核制度,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广大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