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丽水大地,一路是赏心悦目的绿色,一路是撩人遐思的美景。大自然之于丽水似乎特别偏爱,青山座座,临海氤氲,绿水迢迢,白鹭翩跹,一切的精致都让人恍如游走在画中。 400多年前,汤显祖在这座以山水为名的城市,用诗词中为我们描绘出“山也青,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的生动图景。如今,在这个曾经诞生了《牡丹亭》的地方,依旧有着让人如痴如醉的绝色精致,据统计,丽水市现今4A级旅游景区已达15家,优良级旅游资源更是不胜枚举,在滚滚历史长卷中,丽水作为优秀旅游城市正抬头挺胸、阔步向前。 丽水概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以“九山半水半分田”来形容丽水,最为合适。东南与温州市接壤,西南与福建省宁德市、南平市毗邻,西北与衢州市相接,北部与金华市交界,东北与台州市相连,这个总面积达17298平方公里的城市,常住人口却只有211.70万,是浙江省面积最大而人口最稀少的地区。全市土地面积中山地就占88.42%,耕地占5.52%,溪流、道路、村庄等则占6.06%。 丽水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以中山为主,有低山、丘陵和山间谷地;东北部以低山为主,间有中山及河谷盆地。丽水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244座,而龙泉市凤阳山的黄茅尖以海拔1929米的高度与庆元县境内海拔1856.7米的百山祖分列浙江省内第一、第二高峰。 丽水市境内有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交溪水系,其中,瓯江是丽水市第一大江,发源于庆元县与龙泉市交界的洞宫山锅帽尖西北麓,自西向东蜿蜒过境,干流长388公里,境内长316公里,流域面积12985.4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8%。坐拥瓯江、钱塘江、闽江、飞云江、椒江等流域源头的丽水,向来有坐拥“六江之源”的优势,独得水的温润和滋养。 青山绿水让丽水素有“浙南林海”的美誉,据统计,丽水市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80.79%和81.62%,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到每立方厘米3000个,最高达20万个,这让丽水不负“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的盛名。 据监测,丽水空气质量Ⅱ级以上优良天气高达360多天,生态环境质量已经连续8年稳居浙江省首位、全国前列,而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数据,丽水所辖9县(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全部进入全国前50位,其中有4个县进入前10位。 湿润的气候、充足的阳光、肥沃的土壤、优质的水源、茂密的森林……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让丽水成为古往今来名人集聚之地。这个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地域在古时就深得道教先人的偏爱,历来也是道家文化的传播地和养老养生的福地。缙云县的鼎湖峰相传就是黄帝驾龙飞仙升天之处;而东晋著名道教领袖葛洪曾在南明山上炼丹养生;唐代五朝尊宠法师叶法善曾隐居卯山研习占卜炼丹之术;道门领袖杜光庭为缙云人,著有脉学专著《玉函经》;明代帝师刘伯温读书的青田石门洞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养生思想是道教教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养生思想深深地植根于这一片土地,也影响着丽水人民。 2009年,丽水提出了“发展休闲养生经济,努力把丽水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休闲养生福地”的战略目标,以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品牌为核心,围绕“食养、体养、水养、药养、文养”五养要求,促进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力争用10-20年时间,把丽水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宜人居住、宜人创业、宜人旅游的生态之城、休闲之城、养生之城,使丽水真正成了令人向往的、名副其实的、回归自然的乐园。 而今这个山区市的经济形态正全面向休闲养生经济转型。2012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663.55万人次,同比增长28.66%;旅游总收入92.1亿元,同比增长31.57%。2011年,丽水荣膺的“国际休闲养生城市”美誉,让丽水的养生旅游向前迈了一大步。 “闲心对绿水,清静两无尘”,山在水中,水绕山流,山与水的故事,在这里被演绎得淋漓精致。得天独厚的神秀山水,清新雅丽的休闲净土,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交织互融为丽水独具魅力的旅游特色,让人定格了时光、遗忘了红尘。 丽水三宝:石雕剑心,瓷韵萦梦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千年历史中,勤劳善良的丽水人民在山水间创造了具有鲜明丽水特色的区域文化——绿谷文化。绿谷文化凝聚丽水山水的精、气、神,铸就了一批批的文化瑰宝,其中的龙泉青瓷、龙泉宝剑和青田石雕被世人并称为“丽水三宝”。 李白有诗云:“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龙泉宝剑始制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欧冶子,以“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之特色而享誉中外。宝剑配英雄,自古以来,龙泉宝剑深为世人所喜爱。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心情浮躁,而今的龙泉宝剑能让人静下心来品味它的内涵,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这也让龙泉宝剑在千年之后依旧大放异彩。 一柄龙泉宝剑让龙泉声扬中外,而绝色青瓷,更是让龙泉艳惊四海。龙泉制瓷,始于五代,扬名于宋,晶莹如玉的青色曾令整个世界为之倾倒。欧洲萨克森国王奥古斯特二世,不惜重金购买龙泉青瓷,甚至为珍藏瓷器特地建造了一座宫殿。日前,世界各著名的历史博物馆大都有龙泉青瓷陈列专柜,许多收藏家、鉴赏家对龙泉青瓷情有独钟,爱不释手。 丽水多山,青田产石。青田石雕素来受世人青睐,这不仅因为雕艺精湛,更因为它的载体青田石的名贵。除主要用于印章外,青田石因材质温软利于雕刻,还可以雕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工艺品,为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所喜爱和传诵。青田石雕自成流派,奔放大气,细腻精巧,形神兼备。基调为写实而尚意;手法有圆雕、镂雕、浮雕及线刻;工序分相石,开坯,粗雕、细雕、封蜡、润色等。石雕艺人们根据石材的特点展开构思,因材施艺,依色取俏,化“腐朽为神奇”,使青田石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006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青田石雕同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更于2009年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目前"人类非遗"中全球唯一的陶瓷类项目。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俨然已是名副其实的"丽水三宝"。 除了“丽水三宝”,丽水境内的人文古迹亦众多。早在晋代,谢灵运、王羲之等名人就登临此地,唐朝李邕、李阳冰,宋代米芾、沈括等名人在此留有墨宝。白居易曾为绍云仙都的鼎湖峰作诗:“黄帝桂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电,有时风激鼎浏艰,散作晴天雨点采。”丽水现存晋代以来摩崖石刻430多处,占浙江古代摩崖石刻遗存的1/3,全市现有缙云仙都摩崖题记、庆元如龙桥、松阳延庆寺塔等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49处,文保点914处。 丽水现已形成摄影文化、剑瓷文化、石雕文化、黄帝文化、畲族文化、廊桥文化、华侨文化等,诸多文化在人类发展中提升、传承、创新,不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基于如此丰富的民间艺术种类、多姿的民间艺术形式、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2007年,丽水被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仙都:山水缙云,画外仙都 仙都之名源自唐明皇李隆基御书“仙都”,相传在唐天宝年间有许多缤纷彩云回旋于此山,山谷乐声震天,山林增辉。当时有刺史苗奉倩上报玄宗。玄宗听后惊叹地说:“这是仙人荟萃之都也!”并亲自写下“仙都”二字。 仙都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唐朝宰相元稹曾写道“仙都难画亦难书,天下风光属会稽”,可见仙都灵韵。景区内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由小仙都、黄龙寺风景区、铁城、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六大景区组成,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峡、黄帝祠宇等三百多个景点组成,总面积为166.2平方公里,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 一百多座山峰中最为人所知的是鼎湖峰,其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有“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之誉。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架鼎炼丹,跨龙升天时,鼎塌成湖,故称“鼎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诗句来描绘这个天下奇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除了鼎湖峰因黄帝的典故享誉中外,黄帝祠宇作为仙都风景名胜区最主要的人文景观,亦馨香远播。相传,黄帝祠曾是轩辕黄帝三大行宫之一—三天子都所在地,为中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地之一,与陕西黄陵遥相呼应,有“北陵南祠”的说法,亦有“天下第一祠”的美名。而倪翁洞则与老子学生、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有关,据说计倪曾隐居于此。 丰富的文化积淀与绝美的自然风景在这得到完美的融合,依仗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人文墨韵,近年来,缙云县切实加大对仙都景区新项目的建设力度,积极开展营销活动,精心策划组织了仙都过大年、迎春祈福、上海万辆自驾车游仙都、杨梅节、婚纱摄影节、畲家肴美食节、中国电视剧产业论坛等特色活动,切实提高了旅游吸引力。潜在的资源与黄帝文化品牌,让仙都的山水生态之美多元化、多方位得以充分展现,也让仙都成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 遂昌:钱瓯之源,林海金山 “钱瓯之源,江南绿海”,现在“华东氧吧”的头衔已不再彰显遂昌作为全国AAAA级旅游区的优势。当世界的目光投向遂昌时,变化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这个被称为“江南第一矿”的老矿区,经过废矿治理、复垦改造、融入矿业史和文明史,如今已变身为国家矿山公园,成为我国目前2000多家4A级景区中惟一以矿山为主题的景区,在景区甚至还发现了对水质要求极高的桃花水母。 遂昌县素有“江南第一大矿”之称,境内已发现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点有80余个,有金、银、铜、锌等30余矿种,全县莹石储藏量为5000万吨,居全国县(市)首位,现代矿山在生产黄金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景观优美。2005年7月,国土资源部批准建设浙江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 作为长三角地区唯一集旅游观光、科普探密、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黄金工业旅游景区,景区有着超过90%的森林覆盖率,以及绵延几公里的古树群,故金矿国家矿山公园被誉为“绿洲中的黄金世界”。目前,黄金青年公寓、黄金博物馆、淘金池体验区、黄金冶炼观光区、上元茶楼(金都桃花源)、金艺科普游、金窟探险游等项目已经建成完工。 公园内环境优雅、设施齐全,为广大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服务。在这里,可以让你了解到黄金是怎么形成和炼成的,可以让你进入古代的采矿遗址,看古人采矿留下的遗迹,还能让你亲自尝试一下淘金的乐趣。公园拥有诸多采矿遗址,其中黄岩坑古矿硐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古代文献记载最丰富详实,最罕见的有条件恢复“烧爆法”采矿、“灰吹法”冶炼工艺场景的矿山,对矿冶科技史和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稀缺、独特的黄金文化,悠久的历史人文,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迅速成为区域旅游亮点,成功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的目光。 青田:摩崖题刻,洞天仙境 乘轻快的小舟过瓯江。一踏上洞口的小道,身边两峰相峙如门,左边的山峰与后面的山脉相连,似蛟龙卧江喝水,称“卧龙山”;右边山峰形如一只静卧的老虎,称“伏虎山”,峰上树木参天,悬崖峭壁似乎要挡住人们的去路。“乱抛雪玉从天下,散作云烟到地飞”,当银练从1125米悬崖倾泻而下,形如跳珠,世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世外桃源石门洞、神机妙算刘伯温”。难怪明朝国师刘伯温修学、修身、修养、修炼、休整于此。 石门洞位于县城西北30千米的瓯江北岸,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整个景区由洞天飞瀑、太子胜景、仙桃、师姑湖四个景区组成,景区内有“谢客堂”、“灵佑寺”、“刘基读书处”、“刘文成公祠”、“观音阁”、“木鱼岩”、“石柱”、“青云梯”、“月洞”、“国师床”、“飞瀑”、“泻银桥”、“观瀑亭”、“观瀑台”、“白猿洞”、“透气洞”、“日影岩”、“藏书石”、“弄月池”、“轩猿丘”等20余处胜迹。集山林苍翠之优、文物荟萃之胜、飞瀑壮观之美、气候宜人之适,是一处具有清、幽、灵、古、奇、险、野、趣之特色的“洞天仙境”。 东晋著名文学家、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游船停靠石门洞,梦见有一神仙邀他上岸游玩。青山秀水相得益彰,一泓瀑布从天而泻。次日醒来,谢公游兴大增,便涉足探幽,果真发现与梦中一样的“桃源仙境”,于是写下《石门新营》、《石门最高顶》、《夜宿石门岩上》三部诗篇,留刻于石门洞崖壁之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便是其中一句,从此石门洞声明远播。而后文人墨客纷至踏来,李白、王安石、沈括、王十朋、郑复初、汤显祖、阮元、袁枚、朱彝尊、郭沫若等一大批名人,皆在此赋诗题词,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书法和旅游价值极高的摩崖题刻,石门洞现有摩崖碑刻117处,是浙江省摩崖碑刻分布密度最大的风景名胜区。 1963年,石门洞国家森林公园被浙江省确定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1985年由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91年又被林业部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首批AAA级旅游区,2003年由国家林业局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现在是又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宁:世外桃源,神奇畲乡 除却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色,作为我国惟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无数游人,人们留恋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身处畲家,伴着畲族人如天籁般的歌声,尝一口清爽的乌饭,喝一杯浓香的惠明茶,饮一碗沉香的山哈酒,别有一番滋味。 景宁畲族风情旅游区区位幽僻,交通不便,也因此也显得神秘。蓝天、白云、群峰、森林、竹海、幽谷、山花、碧泉,悬瀑、清溪、寺庙、古屋、民歌、传说……人称“浙江的西双版纳,华东的香格里拉”。 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畲族人善歌,他们以歌代言,也以歌为乐,不仅在嫁娶喜事逢年过节时唱,甚至丧葬时也唱。因此,畲乡有“歌的海洋”的誉称。传说,畲族的山歌只有13种歌调,除了古朴神秘的山歌,畲族服饰、工艺品、饮食、居住、婚嫁风俗、宗教图腾等均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让人为之沉迷。旅游者置身其中就能感受到充满强烈生活气息和淳朴隽永的异族风情。正是这浓郁淳厚、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组成了得天独厚,一种最生动、最丰富、最高雅的人文景现。 近几年,景宁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文化内涵和民族农家特色优势,打造“美丽乡村·魅力畲寨”,发展农(畲)家乐。以“吃畲家饭、住畲家屋、干畲家活、赏畲家戏、购畲家物、享畲家乐”为主要内容,深度挖掘畲家农家乐的内涵,充分开发农业旅游、生活体验、绿色饮食、乡村度假传统项目,配以畲族婚俗、传师学师、赶猪节、菇民戏、花鼓戏、木偶戏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民族和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每年的“三月三”以及三年一度的“畲族风情节”畲族节庆活动也成为景区的金名片。 游人在这个恍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可以享受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远离尘嚣,无不惬意自在、身心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