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住宅形式及经济性的分析
摘 要:首先分析我国农村住宅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建筑艺术的匮乏、平面布局的简陋呆板及结构强度的大意,并简要说明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就如何改进问题提出新农村住宅建设的整体设计及经济性分析,从节能省地、突出地域特色等几个方面对农村住宅形式做出分析及建议,尤其注重节能建筑技术及材料的推广,从长远的角度力争将住宅的经济效能抵消建造费用。
关键词:农村建设 住宅 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tu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46-02
1 引言
农民是我国的人口主体,农村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阵地,占有着全国最广褒的土地,农村在我国社会演变中担负着重要作用。这些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物质建设是其基础,当中又以农村住宅建设最为关切农民的切实感受。
2 我国农村住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浅析
当现在再来探讨农村住宅诸多问题的时候,会发现这些在中国古代农村并不存在,也从这个方面能看出古代建筑工匠营造出的农村住宅有多么的成功,例如安徽的徽派村落民宅,以其独特而巧妙的构造及古朴典雅的风情而驰名中外,宏村、汪口、西递等现在已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对这些古代农村建筑顶礼膜拜,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近现代的农村住宅,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筑艺术的匮乏
目前的农村住宅基本上都是红砖加混凝土加白瓷砖的简单组合,这种大江南北千篇一律的外观使得我们不得不有一疑问: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村住宅的建筑艺术怎么反而不如古代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要从农村的发展变迁上来寻找,例如前文所提到的徽派农村住宅,其美轮美奂的精髓在于徽派建筑三雕,即石雕、木雕和砖雕,工匠的巧夺天工以及住宅主人的一掷千金无不令参观者叹为观止,有文献记载卢村木雕楼的厅堂竟然是两位工匠花费整整17年的时间来完成的,手工艺的炉火纯青赋予了古代农村建筑丰富而精细的艺术特点,而古代农本位的乡土意识使得住宅主人愿意为此投入巨额的资金,无论贫富,古代农民都愿意倾其一生来营造自己的住宅,这两点是古代农村住宅建筑艺术成就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