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可行性分析财务评价指标及运用

更新时间:2023-05-30 07:50:03 阅读: 评论:0

项目可行性分析中主要经济指标的理论与应用
本文主要包括两部份,第一部分是对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用到的主要指标进行解释,第二部分是结合实例,讲解评价项目可行性时如何运用经济指标。
第一部份        理论篇
一、主要指标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财务净现值FNPV、投资回收期pt
﹝一﹞、指标解释
1.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内所获得的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全部投资的比率。
2.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财务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也就是使项目
的财务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是反映项目实际收益率的一个动态指标,一般情况下,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编制项目时设定为银行贷款利率)时,项目可行。财务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过程是解一元n次方程的过程,只有常规现金流量才能保证方程式有唯一解。 
说得通俗点,内部收益率越高,说明你投入的成本相对地少,但获得的收益却相对地多。比如A、 B两项投资,成本都是10万,经营期都是5年,A每年可获净现金流量3万,B可获4万,通过计算,可以得出A的内部收益率约等于15%,B的约等于28%,这些,其实通过年金现值系数表就可以看得出来的。
3.财务净现值(FNPV)
是指项目按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目标收益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算到开发活动起始点的现值之和,它是开发项目财务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主要反映技术方案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
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以资金成本为贴现率折现之后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差额。净现值大于零则方案可行,且净现值越大,方案越优,投资效益越好。
计算公式
FNPV = 项目在起始时间点上的财务净现值
i = 项目的基准收益率或目标收益率
〔CI-CO〕ˇt〔1+ i 〕ˉt 表示第t期净现金流量折到项目起始点上的现值
财务净现值率即为单位投资现值能够得到的财务净现值。
其计算公式为: FNPVR=FNPV/PVI 
(16—40) 式中 FNPVR——财务净现值率;
FNPV——项目财务净现值;
PVI——总投资现值。
﹝二﹞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的比较
1.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都是对投资方案未来现金流量计算现值的方法
  2.运用净现值法进行投资决策时,其决策准则是:NPV为正数,(投资的实际报酬率高于资本成本或最低的投资报酬率)方案可行;NPV为负数,(投资的实际报酬率低于资本成本或最低的投资报酬率)方案不可行;如果是相同投资的多方案比较,则NPV越大,投资效益越好。净现值法的优点是考虑了投资方案的最低报酬水平和资金时间价值的分析;缺点是NPV为绝对数,不能考虑投资获利的能力。所以,净现值法不能用于投资总额不同的方案的比较。
  3.运用内部报酬率法进行投资决策时,其决策准则是:IRR大于公司所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或资本成本,方案可行;IRR小于公司所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方案不可行;如果是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选择,内部报酬率越高,投资效益越好。内部报酬率法的优点是考虑了投资方案的真实报酬率水平和资金时间价值;缺点是计算过程比较复杂、繁琐。
  4.在一般情况下,对同一个投资方案或彼此独立的投资方案而言,使用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但在不同而且互斥的投资方案时,使用这两种方法可能会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造成不一致的最基本的原因是对投资方案每年的现金流入量再投资的报酬率的假设不
同。净现值法是假设每年的现金流入以资本成本为标准再投资;内部报酬率法是假设现金流入以其计算所得的内部报酬率为标准再投资。
  5.资本成本是更现实的再投资率,因此,在无资本限量的情况下,净现值法优于内部报酬率法。
﹝三﹞、静态投资回收期pt和动态投资回收期

本文发布于:2023-05-30 07:50: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404203600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项目可行性分析财务评价指标及运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项目可行性分析财务评价指标及运用.pdf

标签:投资   现值   方案   项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