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瘫穴位详解

更新时间:2023-05-30 06:43:16 阅读: 评论:0

针灸治疗面瘫详解
2017-3-11
针 灸治疗面瘫确实很有效果,我们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针灸取穴,还是从中医理论来着手:面瘫是风邪侵袭经络,所以治疗重点是把经络的“风”驱除掉。中医分 阴阳,取穴的时候一般以头面部阳经穴位为主,比如:印堂、阳白、四白、承浆、鱼腰、迎香、颧髎、下关、地仓、颊车等穴位,一般在面瘫局部(半边脸)上要用 到10个以上的穴位,以浅刺、斜刺、透刺手法为主,除了面部取穴以外,也要配合在耳后、手上取穴。针灸治疗面瘫的取穴,大概就是这样的原则。
各个穴位详解:
印堂穴:位于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按摩印堂穴可起到醒神、祛除头痛、通血络等功效。
阳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上方,离眉毛上缘约二厘米处。一般 配太阳穴、睛明穴、鱼腰穴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等。
太阳穴: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在两眉梢后凹陷处。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太 阳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 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就是大脑疲劳的信号。这时施以按摩效果会非常显著。 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且能继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四白穴:位 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找这个穴位时,可以先将双手食指和中指并拢,放在紧靠鼻子两侧处,中指尖位于鼻子中部即鼻长二分之一处,拇指支撑 在下颌骨的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食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四白穴。常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治口眼歪斜;配攒竹穴治眼睑(目闰)动。
迎香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此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按压此穴可止牙痛,还有通便功能。
地仓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颊车穴:人体颊车穴位于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治疗面瘫一般向地仓穴透刺。
承浆穴: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颧髎穴: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主治口眼歪斜,眼睑瞤动,目赤,目黄,齿痛,及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直刺0.3-0.5寸,斜刺或沿皮刺0.5-1寸。
翳风穴: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治面瘫时可向下颌骨前面的上下方透刺。
合谷穴:一 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是一个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凡是颜面上 的病,项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 按摩合谷
根据面神经解剖特点选择穴位
    (1) 面神经干针灸疗法: 取患侧完骨、翳风、耳垂下(耳垂与颊面皮肤交际点直下约3分,以指尖上下刮动有一直径约3mm且使患者有酸胀感者之绳状物即为面神经干)。 病程在半月(2周)以内者灸法为主,采用温和灸,每次10~20分钟,日2次。 病程在半月以上者,以针法为主,每次用上穴一穴,交替使用。耳垂下穴斜刺时,只捻转,不提插,留针20分钟。
(2)面神经定位诊断法选穴: 此法按面神经损害部位定位后选用不同穴位处方。 ①核上性面瘫(中枢性):本证中医多见于中风病,而不做面瘫病诊断,面瘫症状只见口 无眼斜,或伴偏瘫及外展神经受损等。针刺此型面瘫,选兑端透巨 ,地仓透颊车、承浆透大迎、翳风、合谷;同时,应用头针顶颞前斜线下2/5(即面运动区),取患部对侧。面部各穴平补平泻,头针留针30分钟,其间运针两 次,再次0.5分钟,捻转左右各2周,100转。 ②乳突孔以下至末稍部位损害:本证只见单纯周围性面瘫,此时选兑端透巨 ,地仓透颊车,承浆透大迎,阳白透鱼腰,攒竹透丝竹空,四白透承泣,翳风,合谷。 ③面神经管至面神经核部位损害:本证见周围性面瘫并且兼有症状复杂,基本方用兑端透巨 ,地仓透颊车,承浆透大迎,阳白透鱼腰,攒竹透丝竹空,四白透承泣。再配穴如下: a 髓外根段:症见舌前2/3味觉减退,泪、唾分泌减少,配金津、玉液、海泉、睛明、攒竹等。 b 岩骨内段:在a
取穴基础上,有眩晕,共济失调,听力障碍加头针晕听区;有外耳道疱疹者加耳门透听会,或听会、完骨。 c 髓内根段:症状见周围性面瘫,常伴病侧外展神经瘫、偏瘫等,可按中枢病变治疗。
根据面瘫症状选择穴位
    皱眉不能:攒竹透丝竹空、阳白。
眼睑闭合不能:睛明、攒竹、丝竹空、陷谷、申脉、照海。
额纹消失:阳白透鱼腰,眉冲透攒竹,头临泣透鱼腰,头维透丝竹空。
流泪:睛明,四白透晴明,内睛明,头临泣。
下睑拘急:四白。
鼻唇沟平坦:巨 透迎香,地仓透迎香。
耸鼻不能:上迎香(鼻通),迎香透晴明。
人中沟歪:水沟、承浆。
口角下垂:太阳透颊车,地仓透颊车,下关透地仓。
流涎:地仓、夹承浆、承浆。 颏唇沟歪:承浆。
口干、舌麻:廉泉、金津、玉液 面肿:下关、合谷。
舌前2/3味觉减退:金津、玉液、海泉。
乳突疼痛、重听:翳风、风池、听宫、率谷、完骨、外关。
根据子午留住方法选择穴位
      以毫针刺法,先针主穴,后针配穴,平补平泻,10天一疗程。
主穴:按子午流注纳甲法推算出患者就诊时的开穴,取双侧。如92年4月25日9时就诊,其时为辛日已时,按纳甲法开然谷、阴谷二穴,此即为主穴。26日9时就诊,则为壬日已时,开太冲穴,为主穴(依此类推,见纳甲法表开穴)。
配 穴:翳风、颊车、地仓、迎香、下关、水沟、承浆、阳白、攒竹、四白、巨 。每次按病情选1~3穴。 中医理论认为:面瘫一证,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治当通经驱邪。子午流注针法,根据人体内气 血流注的盛衰规律,掌握时间,按时开取五输穴,即随气血开阖而刺之,从而,起到推动经气,促使气血流通,驱除病邪的作用,属全身整体疗法。“夫开者针之必 除其病”即此义。有人认为:此法临床有疗程短、取穴少、治愈率高、减少面肌痉挛及后遗症等优点。
面瘫的针灸治疗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为“口眼 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夏季。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手、足阳经均上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麻痹。认为局部受风或寒冷刺激,引起面神经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缺血、水肿,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局部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组织水肿,使面神经受压而出现炎性变化。
中 医学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出现 僻。周围性面瘫包括眼部和口颊部筋肉症状,由于足太阳经筋为“目上冈”,足阳明经筋为“目下冈”,故眼睑不能闭合为足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所致;口颊 部主要为手太阳和手、足阳明经筋所主,因此,口歪主要系该三条经筋功能失调所致。
【临床表现】
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点。常在睡眠醒来时发现 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鼓颊;部分患者初起时有 耳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病程迁延日久,可因瘫痪肌肉出现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甚则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 现象。
肌电图检查多表现为单相波或无动作电位,多相波减少,甚至出现正锐波和纤颤波。病理学检查示面神经麻痹的早欺病变为面神经水肿和脱髓鞘。
1.风寒证 见于发病初期,面部有受凉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证 见于发病初期,多继发于感冒发热,兼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3.气血不足 多见于恢复期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兼见肢体困倦无力,面色淡白,头晕等症。   
【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则: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针灸并用,平补平泻。
处方: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
阳白 四白 颧髎 颊车 地仓 翳风 合谷
方义: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合谷为循经远端选穴(面口合谷收), 与近部腧穴翳风相配,祛风通络。
加减:风寒证加风池祛风散寒;风热证加曲池疏风泻热;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恢复期加足三里补益气血、濡养经筋。
操作:面部腧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恢复期可加灸法;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合谷行平补平泻法,足三里施行补法。
2.其他疗法.
⑴ 皮肤针:叩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以局部潮红为度。适用于恢复期。
⑵ 刺络拔罐: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尔后拔罐。每周2次。适用于恢复期。
⑶ 电针:取太阳、阳白、地仓、颊车,接通电针仪,以断续波刺激10~20分钟,强度以患者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适用于恢复期。 
⑷ 穴位贴敷:选太阳、阳白、颧髎、地仓、颊车。将马钱子锉成粉末约1~2分,撒于胶布上,然后贴于穴位处,5~7日换药1 次;或用蓖麻仁捣烂加麝香少许,取绿豆粒大一团,贴敷穴位上,每隔3~5日更换l次;或用白附子研细末,加冰片少许做面饼,贴敷穴位。每日1次.
【验案举例】 
张 某,男,54岁。左侧口眼 斜5天。患者因沐浴后汗出较多,室外乘凉,入睡前自觉左耳有不适感。次日晨起左耳后跳痛,左口角麻木.漱口流涎,至中午左侧闭目露睛,左侧额纹及鼻唇沟消 失,鼓腮漏气。曾予中药及维生素B1、B12注射液肌肉注射,症状无变化。诊为“面瘫”。取风池、翳风、阳白、头维、攒竹、丝竹空、四白、颧髎、下关、地 仓透颊车、健侧合谷。治疗10次后,病情明显好转。32 次后基本痊愈,巩固治疗l周出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第1 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文献摘录】
1.《灵枢•经筋》:卒口僻……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
2. 《针灸甲乙经》:口僻不正,翳风主之。 
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客主人,治偏风口歪斜。
4.《玉龙歌》:口眼 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
5.《针灸大成》:中风口 眼斜,听会、颊车、地仓;凡 向左者,宜灸右;向右者,宜灸左,各 陷中二七壮,艾炷如麦粒大,频频灸之,取尽风气,口眼正为度。
【按语】
1.针灸治疗面瘫具有良好疗效,是目前治疗本病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2.面部应避免风寒,必要时应戴口罩、眼罩;因眼睑闭合不全,灰尘容易侵人,每日点眼药水2~3次,以预防感染。

本文发布于:2023-05-30 06:43: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4001961787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针灸治疗面瘫穴位详解.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针灸治疗面瘫穴位详解.pdf

标签:面瘫   穴位   地仓   面神经   治疗   颊车   针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