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更新时间:2023-05-30 05:51:26 阅读: 评论:0

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作者:刘奕
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48
        摘要:本文从身份以及身份的建构,语言与身份以及会话身份三个方面梳理了身份研究的历程。
        关键词:身份;身份建构;会话身份
        一、身份及身份建构
        “身份最初是哲学范畴的词语,随着传播学、社会学、社会也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发展,许多学者对身份进行了界定。
        总体来说,身份的定义存在身份本质论和身份建构论两种观点。前者认为身份是静态的,给定的;后者则认为身份是动态的,选择的。
        “身份建构是指一系列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过程。社会建构理论是身份建
构论的哲学基础之一。社会建构理论认为行动和变化是主要的,而静止不变则会带来问题。该理论强调了社会建构的四大前提:对习W为常的知识持批评态度;知识具有历史的和文化的确定性;知识与社会过程相联系;知识与社会行为相联系。巴特勒(Butler J1990)提出身份建构社会表现论 认为身份是在社会实践和社会表现中建构的。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身份是在互动中不断建构的Verschueren J2008)。
        二、语言与身份建构
        语言身儉研究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第一,语言和身份的研究;第二,语言中的身份研究。相对于语言和身份各自的本体研究,前者更加注重语言巧身份之间的关系,例如:北京话和农民工子女身份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后者注重从语言现象的各个层面发现身份种类,或者反过来,从特定的身份种类发现交际主体使用的语言的特点。
        目前学界对于语言身份的研究主要受到结构主义思潮以及后结构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结构主义将屯、理学和哲学传统上有关身份的理论作为语言学习者个性形成和自我反思的核也过程,后结构主义将身份看成是语言学习者个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过程。语言身份的研巧主要位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的框架内,显示了从宏观论述固定前置的群体身
份向细致考察变化流动的微观身份特征转变的研究趋势,并经历了也理学与语用学相結合的研究历程。

本文发布于:2023-05-30 05:51: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3970851845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身份建构研究综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身份建构研究综述.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身份   社会   语言   研究   建构   理论   知识   认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