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问题解析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归纳段落大意。
前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下面我们就利用学习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先认真阅读本文,给文章分段,再概括段意。
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①~②自然段:在漆黑的夜里,飞机能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抓重点句概括段意)
第二段③~⑥自然段: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这一重点句全面地概括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我们以“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作为段意就使人读后不明白,不知道做了什么试验,结果怎样。如果以“科学家通过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也不行,人们不禁要问:蝙蝠不靠眼睛,那靠什么呢?意思没有表达完整。所以我们在总结段意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
第三段⑦自然段: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分清主次概括段意)
提醒同学们注意:我们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要灵活运用,绝对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方法去套,因为有的段落可用几种方法总结段意。
2.弄清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飞机为什么能够在夜里安全飞行?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弄清楚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1)蝙蝠在夜里飞行有什么特点?
蝙蝠在夜里飞行,能捉到飞蛾和蚊子,无论怎么飞,从来不跟任何东西相撞。
(2)蝙蝠在漆黑的夜晚灵巧地避开任何障碍物是什么原因呢?
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三次试验。他们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我们可以通过填写表格,了解这三次试验。
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探路的呢?飞机又是如何利用雷达为其导航的呢?
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示意图来理解,根据图示找出雷达和蝙蝠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的道理是相同的。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嘴和耳朵,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耳朵。由此我们知道雷达的工作原理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