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与雷达
忠山小学罗佳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以及飞机夜航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
②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漆黑、启示、敏锐、横七竖八”等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借助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3、情感目标:了解飞机夜航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弄清科学家的试验过程,了解蝙蝠夜里是怎样飞行的;飞机夜航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教学难点:
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你们认识蝙蝠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蝙蝠是一种会飞的动物,它的前肢延伸,和身体、后腿之间有一层膜,看上去象翅膀,但没有羽毛。它的头部和身体很象老鼠,长满了柔软的毛。)出示蝙蝠的图片及介绍。
2、你们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雷达可以使飞机安全航行;雷达可以搜索敌机;雷达可以观测天气情况……) 出示雷达图片及介绍。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板书“蝙蝠”)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板书“雷达”)。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初读课文
3、教师课件演示三次试验,总结试验的结论。
4、理解“配合起来”。
第二次试验证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试验证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还是靠嘴巴呢?
小结: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这就是我们三次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5、展示、齐读。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质疑过渡:对这个结论你们满意了吗?有什么疑问?(“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2、读懂了吗?
3、指名说一说蝙蝠利用嘴巴和耳朵探路的原理。
4、教师出示蝙蝠探路的示意图,再请同学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
5、拓宽知识。
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6.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六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六、自学第七自然段
1、自读第七自然段。
2、说一说雷达探路的原理。
3、教师课件出示雷达探路的示意图,并请学生讲讲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4、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课件出示练习:
(1)飞机上的雷达就象是蝙蝠的;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象蝙蝠发出的;
(3)雷达的荧光屏就象蝙蝠的。
七、编演童话故事
1.创设情境。
一天晚上,蝙蝠飞出来找吃的,突然它发现了一架飞机在空中飞翔,非常奇怪,仔细观察原来是雷达帮助飞机夜间飞行。他是如何帮助飞机安全飞行的呢?蝙蝠决定去拜访雷达。见面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呢?(讨论准备) 2.学生表演。
八、总结
其实,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你们还知道些什么?教师课件出示教学拓展(飞机——鸟,鲸——快速前进的海轮,大袋鼠——越野车,鸡蛋——建筑物,贝壳——坦克,潜水艇——鱼,降落伞——松鼠尾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界的不断认识,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明、去创造。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板书设计
蝙蝠和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