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内容
(一)图片引入,引发思考
(示图——认识蝙蝠和雷达,介绍蝙蝠和雷达。)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并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但是课题却用一个“和”字把它们联系在一块儿了,这是为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来弄清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掌握生字词;
biān fú qǐ jí ruì jì dāng
蝙 蝠 启 即 锐 系 铛
yíng zhèng jiē zhàng yíng píng
蝇 证 揭 障 荧 屏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问题。)
3、将全文进行分段;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成三大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飞机夜航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第二段:(3至6自然段)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实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第三段:(7自然段)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在夜里飞行很安全。)
(三)再读课文,突破重点段落。
1、读第3自然段。思考:
(1)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
(2)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划出句子。(夜间飞行能捕捉极小的飞虫,从来不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也能灵巧地避开。)
2、学习第4-6自然段;
(1)写了什么内容。(写科学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 )
(2)思考: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说明了什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给学生出示一表格,在自渎的基础上试着填):
试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试验方式 | | | |
试验结果 | | | |
试验结论 | | | |
| | | |
答案:
试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试验方式 |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 铃铛一个也没响 | 蝙蝠夜间飞行与眼睛无关 |
试验结果 |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 铃铛响个不停 | 蝙蝠夜间飞行与耳朵有关 |
试验结论 |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 铃铛响个不停 | 蝙蝠夜间飞行与嘴巴有关 |
| | | |
过渡: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配合,那么蝙蝠的口耳到底是怎样配合的呢?(通过完成“做一做”了解)(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3、读课文第七段,回答了前面课文提出的: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有什么联系?(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嘴,雷达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相当于蝙蝠的耳朵。)
4、总结(回归课前提问)
提问:同学们现在知道为什么用和将它们连接起来了吗?
(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
(四)作业布置
课外了解有关仿生科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