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交口县第四小学 任惠芝
教学目标:
1.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懂得蝙蝠飞行的原理。
2.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3.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懂得蝙蝠飞行的原理。
2.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倒挂在树枝上休息,经常在夜间飞行,捕捉飞蛾、蚊子等昆虫。这是什么?雷达(齐读),谁知道雷达是什么东西?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广泛运用于天文、气象、航空、航海等方面。
师:指着图片,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探测装置,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二、新授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思考: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齐读)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可以在夜晚安全的飞行。
2、蝙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学习第三自然段指名读。
蝙蝠在夜间飞行,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灵巧)
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划一划。
(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
读出蝙蝠飞行的灵巧!
1 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
(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⑵(出示第二句话)谁能用疑问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表达一下我们心中共同的疑问?
3、既然我们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小科学家,来研究和发现
一下其中的奥秘吧、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练习册上的实验表。
(1)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证明了什么呢?
(2)用“首先……然后……最后……”有顺序地说一说科学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科学家针对蝙蝠高超的飞行本领,做了三次试验,第一次排除了视觉在夜间飞行中的作用。第二、三次试验证明蝙蝠夜间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写试验时作者在写作方法上有详有略,同时使我们知道写试验情况时应介绍交代什么。望同学们学习这些写作方法。
(3)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配合是什么意思?去掉“配合起来”后是否通顺?为什么不能去掉?
强调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
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认真、刻苦钻研的精神,结论来之不易。)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
(2)生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探路的?完成练习册
(3)看着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4)师补充: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
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六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四、自学第七自然段
1.自读第七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看着示意图讲述雷达是怎样工作的。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雷达,所以课文的题目叫《蝙蝠和雷达》 (师板书课题)
现在我们知道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也知道了雷达的工作原理,练习。
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超声波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
五、总结: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那么现在我们该怎样做呢?联系实际畅谈。(刻苦学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探索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老师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多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向科学家学习,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