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练习 课时练

更新时间:2023-05-30 04:47:24 阅读: 评论:0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wén  yínɡ    jí  shǐ    kē  xué      hénɡ qī shù  bā()()()()
shénɡ  zi    jì  shànɡ    zhènɡ  mínɡ  yán  jiū    jià  sh ǐ
()()()()()
二、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开()我()黄()加()斗()史()文()证()
三、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1.“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所以它能灵巧地避开。”这句话使用的关联词是正确的。()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意思是蝙蝠的眼睛在夜里能看清所有的东西。()
3.“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四、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五、连线题。
蝙蝠电子鼻(检查煤气管是否漏气)
鸟儿雷达
海豚飞机
狗潜水艇
六、蝙蝠在夜里是怎样飞行的?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第二课时
一、读拼音,写生字。
1.叔叔yán()发的软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专利zhèng()书。
2.“wén()子是怎样产卵的?”jiū()竟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查阅kē()普书籍。
二、选字组词。
蝇绳苍()()索竖坚()强横()
驾架()驶笔()既即()将()然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仿写比喻句)
2.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蝙蝠能捕捉飞蛾和蚊子。(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四、课内片段阅读。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文中的“秘密”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
2.从“反复”“终于”等词语让我们体会到
3.读选文,写出下面几个事物之间的联系。
雷达的天线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像是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是蝙蝠的。
五、写第一次实验时,作者先写实验的方法,然后写实验的结论。按照这样的写法,写一写你亲自做过的一次有趣的实验吧。
6  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一课时答案
一、蚊蝇即使科学横七竖八绳子系上证明研究驾驶
二、研研究蛾蛾子横横线驾驾车科科学驶驶入蚊蚊子证证明
三、1.×  2.×  3.√
四、比喻
五、蝙蝠----雷达鸟儿----飞机海豚----潜水艇狗----电子鼻(检查煤气管是否漏气)
六、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6  夜间飞行的秘密第二课时答案
一、1.研证  2.蚊究科
二、蝇绳坚竖驾架即既
三、1.示例:风就像顽皮的孩子似的忽左忽右,刮得小树东摇西晃。
2.蝙蝠不但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四、1.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2.科学家发现蝙蝠飞行的秘密很不容易。
3.嘴超声波耳朵
五、示例:今天,我看到一个实验——纸杯烧水。我想:这怎么可能呢?纸杯不会被烧坏吗?带着疑问,我开始进行实验。我先把烧烤架子放在燃气灶上,再把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放在架子上,打开燃气灶,调整好火力。我急切的盼望着结果,一会儿看看水,一会儿看看杯底,过了两三分钟,纸杯仍然结结实实,而水呢?变热了,上面还冒着小泡泡。原来纸杯真的可以烧水呢!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
反思
《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证明蝙蝠夜间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同时介绍了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和蝙蝠夜间飞行原理相同。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
1.教学效果(思效)。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开始,我出示了蝙蝠的图片和雷达的图片,并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蝙蝠和雷达的了解。然后对学生提出质疑:蝙蝠和雷达,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科技产品,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这样的问题一提出来,一下子学生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浓厚,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继而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关于描写蝙蝠和雷达的句子,为概括全文内容作好了铺垫。
为了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我设计了同桌合作探究的方式,给学生设计表格,找出蝙蝠探路靠的是什么,然后完成表格。在阅读了蝙蝠探路方法和雷达探路方法后,我又让同桌合作理一理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但牢固地掌握
了知识,了解了蝙蝠和雷达探路方法,而且学生得到了主动、全面的发展。
2.教学收获(思得)。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以简单的
教学环节贯穿起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这节课我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
(1)引导学生用多种读书方式。课堂上,根据学习内容和任务的需要,让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一次一次地与文本对话,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信息,提炼观点,然后表达自己思考的所得。
(2)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用词的准确、精炼。这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也是一篇传统的“老”教材。这篇文章虽然没有优美的词句,但课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语言用词准确。我引导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精炼,如:抓住“无论……即使……也……”体会蝙蝠夜间飞行的灵巧;紧扣“一个也没响,一根也没碰着”感受蝙蝠飞行时的敏锐;抓住“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一句中的“反复、终于”体会科学家们做研究,有所发明、创造往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甚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引导学生从咬文嚼字、品词品句中体会出科学家的奉献精神。
3.不足之处(思失)。

本文发布于:2023-05-30 04:47: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393244599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最新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练习 课时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最新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练习 课时练.pdf

标签:蝙蝠   学生   飞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