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委员会
工作组成员(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郭林妮 黄元铸 蒋文平 李庚山 陆再英
戚文航 任自文 吴 宁 向晋涛 朱 俊
指导审查:方圻 高润霖
胺碘酮( )用作抗心律失常药物已余年,它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地位褒贬不一;但自上世纪年代后,该药的地位逐渐被多项临床试验所确立,在美国和欧洲占抗心律失常药物处方的,在拉美占左右,已成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我国自上世纪年代初应用胺碘酮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临床用药方法还有不规范之处。故此制订本指南,以供临床应用参考。
胺碘酮的药理作用
胺碘酮是多通道阻断剂,可表现出Ⅰ Ⅳ类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包括:①轻度阻断钠通道,作用于通道失活态,特点是心率快时阻断作用强,但没有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特有的促心律失常作用。②阻断钾通道,胺碘酮可同时抑制慢、快成分的延迟整流钾电流(、),特别是开放状态的。一般的钾通道阻断剂多作用于 ,是心动过缓时的主要复极电流,因此该通道的阻断剂表现出逆使用依赖( )特性,即在心率减慢时作用加强,易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但在心动过速时,复极电流加大,此时胺碘酮作用较强,表现为使用依赖性,即在快速心率时胺碘酮仍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胺碘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但基本不诱发。这是因为胺碘酮虽可延长心房和心室的,但不诱发后除极电位。此外,胺碘酮还可阻断超快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③阻断型钙通道,抑制早期后除极()和延迟后除极()。④非竞争性阻断α受体和β受体,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外周动脉、降低外周阻力。因此静脉注射能明显地降低血压,对心排量无明显影响。胺碘酮有类似β阻断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作用较弱,因此可与β阻断剂合用。
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的最大特点是吸收慢,半衰期长,且个体差异大。其生物利用度约为,血药浓度和剂量呈线性相关。胺碘酮具有高度脂溶性,广泛分布于肝脏、肺、脂肪、皮肤
及其他组织,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几乎不经肾脏清除,可用于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且无需调整剂量。胺碘酮口服起效及清除均慢,其口服需数天至数周起效。静脉注射显示Ⅰ类、Ⅱ类、Ⅳ类的药理作用较快,Ⅲ类药理起效时间较长。胺碘酮清除半衰期长,长期口服治疗后清除半衰期可长达余天。静脉注射后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较快,此并非代表其清除半衰期短,而是由于胺碘酮从血浆再分布于组织中。胺碘酮主要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亦具有药理活性,比胺碘酮的清除半衰期更长。
胺碘酮的电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道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因此它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和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可治疗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和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也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等。
2胺碘酮在房颤中的应用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而且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岁以上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血管病。房颤虽不即刻导致生命危险,但多造成不适及血流动力学障碍,尤其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
病时可能使心脏功能恶化,出现低血压、休克或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加重。房颤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及永久性。发作过程中不论有无症状,其对患者的不利是相似的。
房颤的药物处理策略为:①将房颤转复并维持窦性节律(简称窦律);②对不能恢复窦律者则控制心室率。近年来非药物或起搏治疗房颤取得成绩,但药物仍是多数房颤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虽然四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房颤都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但其中以Ⅲ类的胺碘酮循证医学的资料最丰富。与其他药物或安慰剂对比,胺碘酮对房颤的疗效较好,促心律失常反应少,适用于各种临床情况。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在心肌急性缺血或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功能障碍时,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属于禁忌,胺碘酮并不增加重症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也未促使心功能恶化,使之成为重症情况合并房颤时的首选药物。
胺碘酮转复房颤
临床转复之前要充分估计复律的必要性、成功率、复发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当房颤导致急性心衰、低血压、心绞痛恶化、或心室率难以控制,尤其是房颤经房室旁道前传引起的快速心室率时,应立即施行复律。虽然目前主要采用同步直流电复律,但药物转复仍是经常使用的方法。
胺碘酮转复窦律的效果和安全性已被众多试验证实,国内也较广泛应用。有较多的因素影响或决定房颤复律成功与否,其中关键之一是房颤的病程。短于 的短时程房颤中,约有可自行复律。超过 的房颤,自行复律的机会减少,药物转复成功率也有所降低。不论病程长短,胺碘酮转复率均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对照组。天上下是划分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的界限。年欧美制定关于房颤的治疗指南中,将治疗房颤的常用药物分为两类,即:已证实有效的药物和疗效较差或未完全了解的药物,按房颤发病时程,药物转复的推荐类别和证据水平列于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