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不齐 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窦性心律不齐概述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指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激动所引起的心房及心室的节律改变。虽然心跳启动正常,但心脏跳动的节律快慢不整。窦性心律不齐很少出现症状,但有时两次心搏之间相差较长时,可出现心悸感。窦性心律不齐大多没有明显的临床意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如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合并窦性心律不齐者,可对症相应处理。
英文名称:sinus arrhythmia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
发病部位:心脏
常见症状:心悸
主要病因:可见于生理情况,也可由于心脏本身疾病、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所致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重要提醒:日常注意休息,保证生活规律,适度放松。
临床分类:窦性心律不齐可分为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和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三类。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此型心律不齐与呼吸有关,吸气时心率快而呼气时慢,暂停呼吸时心律不齐消失。一般无病理意义。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心率快慢改变与呼吸无关。
3、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心律失常的一种特殊类型,夹有心室搏动的 PP 间距均较无心室搏动的 PP 间距为短。
二、窦性心律不齐的发病特点
传染性 | 无传染性。 |
传染源 | 暂无资料。 |
发病率 | 暂无资料。 |
好发地区 | 暂无资料。 |
好发季节 | 暂无资料。 |
传播途径 | 暂无资料。 |
发病率 | 暂无资料。 |
发病趋势 | 暂无资料。 |
好发人群 |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多见于儿童、青年、自主神经不稳定者。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常见于心脏病或者服用洋地黄类药物者。 3、心室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主要见于存在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者。 |
| |
三、窦性心律不齐的病因
病因总述:正常情况下,心脏以一定范围的频率发生有规律的搏动,这种搏动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SAN),以一定的顺序和速率传导至心房和心室,协调心脏各部位同步收缩、形成一次心搏,即所谓的窦性心律。若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冲动则可致窦性心律不齐。其可见于生理情况,也可由于心脏本身疾病、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所致。
基本病因:
1、生理因素如心理压力大、过于紧张、睡眠不足等。
2、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炎等。
3、药物因素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吗啡等。
4、不良生活习惯经常熬夜、喜欢喝浓咖啡、长期抽烟喝酒等,均可能导致窦性心律不齐。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窦性心律不齐的症状
症状总述:正常情况下,心脏以一定范围的频率发生有规律的搏动,这种搏动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SAN),以一定的顺序和速率传导至心房和心室,协调心脏各部位同步收缩、形成一次心搏,即所谓的窦性心律。若窦房结不规则地发出冲动则可致窦性心律不齐。其可见于生理情况,也可由于心脏本身疾病、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所致。
典型症状:暂无资料。
伴随症状:暂无资料。
病情发展:暂无资料。
并发症:本病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五、窦性心律不齐的检查
预计检查:患者自测脉搏发现跳动节律快慢不一,或者反复出现心悸,建议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初步进行诊断。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建议做心电
图、动态心电图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心脏进行重点检查,包括心率与节律,心音强度,有无杂音及附加音,心率与脉搏的关系等。
实验室检查:暂无资料。
影像学检查:暂无资料。
病理检查:暂无资料。
其他检查:
1、心电图是诊断窦性心律不齐最重要的一项无创伤性检查技术,同时可以了解有无心肌缺血。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特征为 P 波为窦性,在同一心电图导联上 PP 间期不等,相差>0.12秒。
2、动态心电图又称 Holter 心电图。该检查使用一种小型便携式记录器,连续记录患者24~72小时的心电图变化,弥补了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一短时间的不足,同时患者日常工作
与活动均不受限制。
六、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
诊断原则: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病史通常能提供对诊断有用的线索,包括发作诱因和频度,既往是否有类似发作史,是否有已知心脏疾病病史,是否有服药史。并让患者客观描述发生症状时的感受,结合体格检查、典型心电图改变可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比如房性期前收缩、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莫氏Ⅱ型窦房传导阻滞、窦性期前收缩等。
诊断依据:暂无资料。
鉴别诊断:
1、房性期前收缩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易被误为窦性心律不齐,应注意鉴别。房性期前收缩的基本心律是规整的,但其后有代偿间歇,期前出现房性异位 P 波形态与窦性 P 波有或多或少的差别。而窦性心律不齐可随呼吸周期而逐渐改变,暂停呼吸时窦性心律不齐消失,而且 P 波形态是恒定的。
2、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也有 P 波形态不变,PP 间距互差>0.12秒的特点,故常被误为窦性心律不齐,必须注意鉴别。窦房传导阻滞时心电图表现为 PP 间距先逐渐缩短,尔后延长的特点,而窦性心律不齐无此特点。
3、莫氏Ⅱ型窦房传导阻滞主要通过 PP 间距变化的规律来鉴别。窦性心律不齐时,长 PP 间距与短 PP 间距相差小于短 PP 的间距,长 PP 间距不是短 PP 间距的倍数。而莫氏Ⅱ型窦房传导阻滞时,长 PP 间距为短 PP 间距的整倍数关系。多为2倍,也有3倍以上者。心电图上表现为1次或1次以上心电活动缺失,高度窦房阻滞可出现交界性逸搏。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莫氏Ⅱ型窦房阻滞则多为心脏疾病的表现,故两者应注意鉴别。
4、窦性期前收缩窦性期前收缩虽属少见,但易被误为窦性心律不齐。窦性期前收缩表现为突然提前出现的 P 波,但其形态及 PR 间期与同导联窦性 P 波完全相同,且提早的 P 波至下一次窦性 P 波的间距(代偿间歇)恰好等于同导联其他正常窦性 PP 间距;而绝大多数窦性心律不齐的 PP 间距变化呈渐变性。
七、窦性心律不齐的治疗
治疗原则:单纯的窦性心律不齐一般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且如果没有任何不适,多不需要进行治疗。若由心脏疾病引起者,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合并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者,医生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对因治疗:对于冠心病、心肌炎等引起的窦性心律不齐,医生会针对原发病给予相应的治疗。
对症治疗:暂无资料。
急性期治疗: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