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儿临床·
佛山市23187例足月顺产新生儿出生时间规律探讨
李勤 黄兴芳 索冬梅 罗彩红
作者单位:528000 广东佛山,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产科
通讯作者:李勤(lq199888@126.com)
【摘要】 目的 探讨佛山市足月顺产新生儿的出生时间规律,为产科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圆形分布法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8—2013年期间产科23187例足月顺产新生儿的出生时间进行分析。
结果
全部足月顺产新生儿及男婴、女婴在出生时间月份分布和昼夜分布存在集中趋势。全部新生儿的出生时间月份分布高峰期为当年7月4日到次年3月3日,男婴月份高峰期为当年7月5日到次年3月6日,
女婴月份高峰期为当年7月3日到次年3月2日;全部新生儿的出生时间昼夜分布高峰期为3时24分到19时45分,男婴昼夜高峰期为3时21分到19时44分,女婴昼夜高峰期为3时27分到19时48分。男婴、女婴出生时间在月份和昼夜高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足月顺产新生儿的出生时间存在时间节律,具有出生月份和昼夜高峰期集中特点,应
在高峰期合理配置产科资源,以便给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 圆形分布法; 新生儿; 自然分娩; 时间规律
大量研究表明,生物界广泛存在着与时间有关
的生物节律[
1]
。正常的婴儿分娩是产妇常见的正常生理现象,产妇分娩过程和人体的生理活动一样,
存在着与时间有关的生物节律[2]
。为了探讨新生
儿的出生时间规律,为医院产科的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本研究应用圆形分布法对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8—2013年期间出生的23187例足月顺产新生儿的出生时间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相关资料,出生资料以产房接生登记为准,记录的新生儿信息包括出生年、月、日、时和性别。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为足月产(37~42周)、发育正常、自然临产并经阴道分娩的全部活产婴儿。排除标准为死胎、剖宫产、死产等。符合研究标准的足月顺产新生儿共23187人。
2.方法:新生儿出生时间规律采用圆形分布法
进行分析[3﹣5],具体步骤包括(1)新生儿出生时间月
份角度计算。先将12个月变换成360°,1月相当于30°(360°/12),以每个月月中值作为组中值,折算成度,如1月份组中值为0.5月,转换角度为15°;2月组中值为1.5月,转化角度为45°;余类推。(2)新生儿出生时间昼夜角度计算。先将24小时变换成360°
,每小时相当于15°(360°/24),以每个小时的中值作为组中值,折算成度,如0~1时组中值为0.5h,转换角度为7.5°;1~2时组中值为1.5h,转化角度为22.5°;余类推。(3)新生儿出生时间月份和昼夜分布计算。将新生儿出生时间换成角度后,再计算角的均数和标准差。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圆形
分布的r值、平均角 ̄α和角标准差s。查r界值表,如新生儿出生时间月份分布或昼夜分布r值大于圆形分布r界值α=0.01时的界值,说明角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时间月份分布或昼夜
分布有集中趋势,具有高峰时段。由平均角 ̄α和角标准差s推算高峰期。
r=(x2+y2)
1/2
x=(Σficosαi)/Σfiy=(Σfisinαi)/Σ
fi式中,fi指月发病数或24h中的每小时发病数,α
i为月角度或小时角度,r为圆形分布集中程度指标。
平均角 ̄α:cos ̄α=x/rsin ̄α=y/r
角标准差:s=180°(﹣21nr)1/2
/л
高峰期为 ̄α±s
角均数计算方法为当x﹥0,y﹥0时, ̄α
=arctg(y/x);当x﹤0时, ̄α=180°+arctg(y/x);当x﹥0,y﹤0时, ̄α
=360°+arctg(y/x)。3.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2003分析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按24h、月份统计汇总和计算圆形分布相关指标。采用Watson﹣William检验法比较不
同性别婴儿出生时间是否存在差异[4]
。
结果
1.基本情况:2008—2013年期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妇分娩足月顺产新生儿共23187例,其中男婴11873例,女婴11314例,男女婴之比为1.05∶1,新生儿出生时间月份分布情况见图1,出生时间昼夜分布情况见图2
。
图1 23187
名足月顺产新生儿出生时间月份分布
图2 23187名足月顺产新生儿出生时间昼夜分布
2.新生儿出生时间月份分布:全部新生儿及男婴、女婴的出生时间月份分布集中趋势r值分别为0
.1118、0.1105、0.1136,查r界值表,r值均>r0.01=0.0959,P<0.01,角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全部新生儿及男婴、女婴的出生时间月份分布存在集中趋势。全部新生儿出生时间高峰月为11月,月份分布高峰期为当年7月4日到次年3月3日,男婴高峰期为当年7月5日到次年3月6日;女婴高峰期为当年7月3日到次年3月2日。23187名新生儿出生时间月份分布,见表1。
表1 足月顺产新生儿出生时间月份分布
新生儿类别
角均数( ̄α
)角标准差(s)高峰月
高峰时间
全部新生儿302.00119.9411月当年7月4日到次年3月3日男新生儿 303.
55120.2411月当年7月5日到次年3月6日女新生儿 300.36119.5011月当年7月3日到次年3月2日
3.新生儿出生时间昼夜分布:全部新生儿及男婴、女婴的出生时间昼夜分布集中趋势r值分别为0.1015、0.1005、0.1015,查r界值表,r值均>r0.01=0.0959,
P<0.01,角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全部新生儿及男婴、女婴的出生时间昼夜分布存在集中趋势。全部新生儿出生时间高峰时为11∶34,昼夜高峰期为3∶24—19∶45;男婴高峰期为3∶21—19∶44;女婴高峰期为3∶27—19∶48。23187名新生儿出生时间昼夜分布,见表2。
表2 足月顺产新生儿出生时间昼夜分布
新生儿类别角均数( ̄α
)角标准差(S)高峰时高峰时间全部新生儿173.77122.5611∶343∶24﹣19∶45男新生儿 173.20122.8211∶333∶21﹣19∶44女新生儿
174.40
122.56
11∶37
3∶27﹣19∶48
4.不同性别新生儿出生时间比较:采用Watson﹣William检验法,比较不同性别新生儿出生时间差异,结果男婴、女婴出生时间月份分布平均角比较t=1.3615,P>0.05;男婴、女婴出生时间昼夜分布平均角比较t=0.0567,P>0.05,表明男婴、女婴出生时间月份分布和昼夜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对新生儿出生时间的月份分布和昼夜分布无影响。
讨论
圆形分布法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周而复始现象的分析,以找出其分布规律,如原始数据为1天或者1年的具体时间,可以分析某事件在1天或1年内是均匀分布还是有集中倾向,这一类时间性的资料可
化成角度资料来处理[
5]
,用来发现某现象是否存在高峰期,前提条件是要求资料呈单峰型分布。当角度资料在圆上的分布有集中于1个方向的趋势,所求得的平均角经检验不是均匀分布,可认为有平均角存在,提示某事件存在高峰时段。反之,当角度资料在圆上的分布均匀,无明显的集中趋势,就认为平均角不存在,某事件不存在高峰时段。本研究中足月顺产新生儿出生的月份和昼夜分布资料为单峰型分布,适合用圆形
分布法进行分析。
对于新生儿出生时间规律的研究,不同地区的报道略有不同,多数研究认为存在出生时间月份和昼夜的集中趋势,月份分布高峰月广东肇庆为
9月[6],安徽霍山为11月[7],广州为12月[2]
;昼夜
分布高峰时重庆为11∶30左右[8],中山为12∶38[9]
,广州为14∶17[2]。角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
可根据角标准差的不同,计算月份和昼夜出生时间
的高峰期。
本研究对2008—2013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3187例足月顺产新生儿进行出生时间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儿出生时间月份和昼夜分布与国内其它地区报道的类似,具有月份或昼夜高峰期,新生儿出生时间高峰月为11月,月份高峰期为当年7月4日到次年3月3日;新生儿出生时间高峰
时为11∶34,昼夜高峰时间分布为3∶24—19∶45,男女新生儿出生时间月份及昼夜分布无明显差异。目前多认为妊娠末期的机械刺激、内分泌变化、神经介质释放等多种因素作用触发分娩的发动[10],出生时间高峰可能与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不同有关,与气候条件、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和种族等也有关[2],本研究中影响新生儿出生时间分布的相关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作为本市规模较大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近几年来住院分娩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每年新生儿分娩数量位居全市前列,给医院和产科医护人员带来较大压力,研究新生儿出生时间规律,对于指导医院做好产科工作安排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研究发现该院新生儿出生时间月份和昼夜存在高峰期,这为产科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依据。新生儿出生时间昼夜高峰期为3时24分至19时45分,目前8时至17时30分之间产科人力相对集中,而3时至8时和17时30分至19时人员相对较少,故应加强此时段的人力安排。新生儿出生时间月份高峰期在当年7月4日到次年3月3日,提示在高峰期到来之际,医院管理者应合理配置人员、设备、药品、耗材等医疗资源,使人、财、物的配置到达最佳状态;产科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关准备,包括人员搭配、学习进修、休假安排、病房改造等,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产妇提供优质安全的分娩服务,杜绝医疗差错的发生,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冼励坚,主编.生物节律与时间医学.第1版.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62﹣163.
2 李小毛,王三锋,周水生.足月顺产儿出生时间的节律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90﹣91.
3 郭祖超,主编.医用数理统计方法.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22﹣138.
4 金丕焕,主编.医用统计方法.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208﹣214.
5 王静,叶冬青.圆分布分析方法及应用实例.疾病控制杂志,2004,8:160﹣161.
6 曾巧平.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我院产科产妇分娩时间规律.中国卫生统计,2007,24:448.
7 陶洁,江启成.圆形分布法对安徽省霍山县农村产妇分娩时间规律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26:566﹣567.
8 雷玉洁,梁正东,龙玲,等.应用圆形分布法对婴儿出生时间的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1441.
9 麦毅忠,王小群,杨统升.小榄地区446例产妇分娩时间圆形分析.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21:704.
10 谢幸,苟文丽,主编.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8﹣169.
(收稿日期:2014﹣07﹣28)
(编辑:方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