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

更新时间:2023-05-30 00:17:03 阅读: 评论:0

·1·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2021年4月20日Apr.20, 2021
第41卷第4期Vo1.41  No.4
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1.04.0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
——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
赵 晟
(天津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天津 300387)
摘 要:云南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深入了解这些“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保护与传承现状,对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义
重大。在这一背景下,通过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在全面了解云南省临沧市“非遗”传承人群体生存现状的基础上,探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策略,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临沧;传承人;保护与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1)04-0001-03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临沧市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临沧民族众多,各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深入了解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尤其是非遗传承人现状,笔者于2020年8月多次深入临沧市调查,通过零距离观摩传统技艺、对话非遗传承人等方式,全面了解临沧市非遗传承人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 借鉴。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主要集中在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等几个方面。临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形态多样,内
涵丰富,特色浓郁,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区域民族文化现象[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非遗项目发展和传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田野调查获取大量数据后显示,截至2019年5月,临沧市有6个国家级非遗项目,5位国家级传承人;29个省级非遗项目,34位省级传承人;111个市级非遗项目,78位市级传承人;806个县级非遗项目,436位县级传承人。云南省公布的传承人共计54人:第一批9人,第二批9人,第三批11人,第四批17人,第五批8人。临沧市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临沧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情况
序号项目名称国家级传承人省级传承人1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玉勐嘎引弄
2滇红茶制作技艺张成仁3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俸传诗4布朗族蜂桶鼓舞俸继明朱开富5佤族木鼓舞陈改保
6
佤族神话司岗里
田若岩
收稿日期:2021-03-26
作者简介:赵晟(2001— ),女(白族),云南大理人,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英语专业2019级本科生。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与媒体融合传播。
表2 临沧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情况
类别数量项目(省级传承人)
传统舞蹈6彝族香堂人打歌(杨天龙)、彝族俐侎人葫芦笙舞(张金保)、傣族马鹿舞、白象舞、
拉祜族葫芦笙舞(毕玉明)、佤族甩发舞(鲍叶内)
传统音乐3彝族关龙调、云州唢呐乐、阿数瑟(罗文军)
民俗
9
彝族朝山会、拉祜族搭桥节、临翔区南美乡南愣田村拉祜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滚乃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大南直布朗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佤族鸡枞陀螺(沙绍祥、沙应祥)、
翁丁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丁来佤族传统文化保护区、佤族农耕习俗
传统手工技艺10米线烹制技艺(云县鸡肉米线)、德昂族服饰(曹仙梅)、彝族(俐侎人)服饰、陶器制作技艺(罗星青、邓安康)、
傣族土陶制作技艺(张如华)、傣族刺绣、傣族漆器制作技艺、布朗族传统纺织技艺(鲁明秀)、
佤族木雕技艺(保艾凯)、临沧市普洱茶传统制作工艺(阮仕林)
传统戏剧
1
滇剧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现状及存在问题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本,我们看到了传承人就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就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身,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就是保护传承人。”[3]传承人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他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临沧市非遗传承人现状大致如下:
(一)传承人老龄化严重,后继乏人
调查发现,临沧市非遗传承人普遍存在老龄化严重、非遗传承人后继乏人等现象。如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俸传诗79岁;傣族面具制作技艺仅有两位传承人,一位75岁,另一位已去世;陶器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罗星青54岁,其他非遗传承人的年龄多在60岁以上。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过去传统生活方式下的产物,很多非遗项目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变的当下,由于制作难度大、制作时间长、经济效益低等多种原因,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不足,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赚钱也不想学习非遗项目,这些都使传承人青黄不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传承人性别差异明显,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据调查,临沧市非遗传承人男性多于女性,有的非遗项目尤其是技艺类的项目甚至有“传男不传女”的不成文规定,如傣族面具制作技艺,陶器制作技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和佤族鸡枞陀螺的传承也以男性为主。调查中,只有孟定芒团的傣族手工造纸技艺呈现出“传女不传男”的特点。非遗项目传承以男性为主,而男性又往往是家里的收入保证,在仅靠掌握非遗技艺不能维持生计的情况下,非遗传承人后继无人的现象就会更加突出。此外,临沧市非遗传承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绝大多数为小学学历,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凭的传承人屈指可数。传承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会直接制约该项目的传承与推广,进而影响到该项目的保护与发展。
(三)传承人收入差距大,传承人人数分布不均现象突出
非遗传承人都有专项补助经费,根据相关文件规定,国家级传承人补助金为每人每年2万元,省级传承人每人每年5000元,市级传承人每人每年2400元,县级传承人每人每年1200元。除国家级传承人可以依靠补助金勉强为生外,其他级别的传承人因非遗项目产生经济效益多少而存在较大差距。如陶器制作技艺、滇红茶制作技艺、米线烹制技艺、柴氏手撕鸡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均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此类非遗传承人收入可观。再加上此类非遗制作技艺学习难度不大,制作时间短,所以,此类非遗技艺的传承人相对多。如陶器制作技艺及流程相对简单且日产量高,同时,陶器远销海内外,经济效益好,因此近年来积极参与此类技艺学习的有90多人,其中,已申报的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14人,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传承人2人,区级传承人10人。近两年,在南博会上热销的柴氏手撕鸡,通过电商不仅走出了云南还远销到广州、上海、北京等地,一年的销售额高达3000万左右[4]。因为经济效益可观,许多年轻人纷纷加入手撕鸡的技艺学习队伍,手撕鸡技艺不缺传承人。相比之下,傣族面具制作技艺、布朗族蜂桶鼓舞、佤族鸡枞陀螺、佤族木鼓舞等因只在本民族节日期间进行展演,无法成为谋生手段,传承人收入不高,传承人或以务农为主、或依靠子女赡养才能维持生计。再加上很多非遗项目学习时间太长,如傣族面具和傣族象脚鼓制作既耗时间又费体力,完成一个面具或象脚鼓都需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且销售仅限本民族节日活动或政府的收购保存和展览,创造的经济效益较低,使得传承人屈指可数。
(四)政府的重视和宣传程度直接影响传承人队伍建设
政府的重视和宣传程度不仅影响着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年轻人的加入程度,以及传承人队伍的建设。如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土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在碗窑村新建了土陶展览馆,开发了陶吧等旅游项目,开办临翔区陶艺表演文博会、碗窑土陶展览会和2019、2020云南临翔国际柴烧创作营活动,大力邀请国内外制陶大师和本土制陶技艺传承人相聚一堂,共商制陶技艺的发展与传承之道。2019年,在当地政府扶持下成立的临沧炼玉陶瓷文化公司和景德镇合作生产的第一窑瓷器在碗窑村试窑成功,预示着临沧制陶产业将蓬勃发展,前景光明。政府的重视和全方位推动土陶制作技艺发展的举措,使年轻人看到了掌握该技艺后的生机,为这项有近300年历史曾一度衰败的技艺迎来了发展契机,并形成了“全村玩泥巴,男女制陶器”的局面,整个村现已形成原料、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大作坊[5]。在傣族象脚鼓方面,政府积极举办傣族象脚鼓舞大赛,傣族象脚鼓展演会等活动,北京、上海等多家媒体的记者纷纷前来观摩、采访和报道。政府的宣传与报道以及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推动了这些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所以,此类技艺传承人培养相对容易。相比之下,傣族面具由于影响力仅限于本村以及其他傣族村寨的村民,范围狭窄,发展空间相比另外两个非遗项目小得多,年轻人学习与传承的意愿就更低。
(五)传习馆或传习培训班成效低
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2·
护工作机制,积极设立“传习馆”和“非遗培训机构”,以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培训学习,扛起传承非遗的大旗。然而,以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和傣族面具制作技术为例,传承人俸传诗和李友良均亲自担任传习馆的主讲老师,他们将几十年的制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但年轻人学习意愿不高,缺乏热情,导致多数人不愿意学或所学技艺不扎实,甚至半途而废。另外,传习馆培训时间少则几个月最多只有半年,有限的培训时间使学员无法真正掌握且熟练运用制作技艺。年轻人的学习意愿以及传习馆培训模式都导致传承人队伍中缺乏年轻的血液,进入后继无人的“死胡同”。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力度落实好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机制
非遗传承人在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云南省在2010年发布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对省级非遗传承人的申报、评审和认定等做了详细规定。2019年12月10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发布,并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将这些非遗传承人的认定、管理与保护的相关制度与政策落到实处,在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发展中尤为重要。一方面,应加大普查和申报力度,建立完善的非遗传承人数据库,全面掌握当地非遗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对传承人过少甚至缺乏的非遗项目加大宣传和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应设置传承人专项保护经费,提高传承人补助金,让传承人通过保护与传承其代表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能维持生计,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同时才能更好地吸引年轻人加入非遗保护队伍。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传承人保护和传承意识
首先,可以将新媒体作为宣传渠道,发挥“互联网+”的新优势,创建相关微信公众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非遗传承人进行宣传报道,让更多人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现状。其次,政府可以定期组织传承人开展宣传活动和展演活动,增设非遗文化宣传栏,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人的
生存现状等,让民众在感受非遗之美的同时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强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自觉加入保护与传承队伍。
(三)鼓励传承人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实行市场化,使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临沧市陶器制作技艺的市场化就是一个成功案例。临沧市博尚镇依托土陶文化,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建设美丽乡村与土陶特色旅游相结合,打造以陶瓷文化、休闲观光、生态旅游为主的旅游特色村寨。通过该项措施不仅促进了土陶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还使传承人在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中获利,更以此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纷纷加入。另一方面,对于生产性非遗项目,如滇红茶制作技艺、米线烹制技艺、柴氏手撕
鸡制作技艺等,政府可以引导和帮助传承人自办企业,以有效解决传承人培养问题和传承人生计问题,并通过非遗助推乡村振兴。
结语
非遗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举足轻重,保护了传承人,才能保护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出现传承断层、断代,甚至消亡的情况。当下,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任重道远,不仅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参与,更需要政府和传承人做出全方位的努力。
注释
[1]云安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2011-02-26)[2021-03-01].zwgk.
[2]杨绍波.浅谈临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21-25.
[3]冯骥才.谈文化遗产保护[N].河南日报,2008-06-13(9).[4]陈鸿燕.临沧云县手撕鸡促进当地农户脱贫致富[EB/ OL].(2018-06-18)[2021-03-01]./yn/ ttyn/20180618/t20180618_524273454.shtml.
[5]搜狐.窑变:临翔区碗窑土陶技艺的“涅槃”之路[EB/OL].
(2019-01-27)[2021-03-01]./ a/291819509_100021362.
(责任编辑:梁士奇)
·3·

本文发布于:2023-05-30 00:1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85377023200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pdf

标签:传承   技艺   文化遗产   物质   保护   制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爆笑的笑话
    绿豆荚-三帮车视2023年3月16日发(作者:森林运动会)1幽默笑话大全爆笑经典短信幽默笑话大全爆笑1、口误伤不起呀:一次坐公交车,到某站台时,司机突然问到:有人下车么,没人我下啦!顿时车上笑做一团。2、听说你工作疯狂,难道是爱共产党,领导大家人人夸,能明白多么恨你,可否痴心改一改。(请看每句第三个字。)3、工作是苦是累,我们积极面对,干好职属分内,与同事友好相对,拿到工资问心无愧;花得自在,用得
  • 801℃幽默笑话段子
  • 794℃恋爱说说
  • 773℃五儿孝母
  • 740℃陈大惠老师
  • 418℃银行印鉴卡
  • 411℃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 366℃联想思维
  • 357℃分门别类
  • 353℃译林小学英语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